近几日,许瞳神情恍惚。正如日记里面所记载,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夜已深深,那颗小小的心,突尔暗生情愫。
第二天早课,他不敢正眼瞧楚湘女,至少不再是以前的那样舒服。楚湘女兰心蕙质,只有装的难得糊涂。许瞳开始怀疑楚湘女是否真正理解他的故作高深,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爱情是麻醉剂。恋爱者的智商等于平常人智商的根号下开三次方。难道是楚湘女文学天分高,情感能力低?
许瞳心中理想的爱情是完美无缺的,夕阳下,相伴一生,女子温婉细腻,亭亭玉立,一颦一笑千金重,陌上花开缓缓归。爱情。一场龙卷风。有着席卷一切的力量。像童话世界诗歌里面的情景。浪漫主义的情调。花前月下独徘徊?不对,驿外断桥边,两两度浪漫,残垣断壁,浪漫的相遇发生浪漫故事。
只羡鸳鸯不羡仙!永结同心,此生不移。不在乎柴米油盐,你有钱或没钱,我只在你的面前。管什么天长地久,只愿一生你手牵我手。故事不会有结局,即使要结束,也须空前绝后,梁祝化蝶般。
决不允许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西方的浪漫很残酷。东方的浪漫具有美感。许瞳对楚湘女犹如欧阳修的“醉瓮之意不在酒。”当然,许瞳“一片冰心在玉壶,脉脉此情难诉。”只此而已。所以楚湘女情丝万缕,也只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楚湘女身上独特的气质已完全把许瞳吸引,把许瞳征服。
其实,楚湘女的爱情观平朴简单: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她只需许瞳的一句话,实实在在的三个字,八个字母。 “我爱你”或“I love you”。君一言,终身可托。但是,许瞳仿佛不屑于这种语言上的修辞,他所信奉的爱情观是相对无语,胜似千言万语。
虽然楚湘女长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但骨子里的古典气质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那种特质像诗歌里的诗句,唯美而纯真。楚湘女喜欢《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郎情我意,纯出天然,无须修辞。楚湘女在寻求着,缘分即宿命。乃上天注定。不是海市蜃楼美丽幻境,而是彼此始终如一将心寄托。在所有楚湘女所交往的男朋友中,至今她没有发现让她欣悦的。
有时,落寞的心态和孤独的身体,不断刺激着她潜意识内的冲动。因寂寞的相爱,注定不能长久。楚湘女对他们的感觉是虚无的。灵魂的交托,她更多地相信许瞳。但是,许瞳迟迟没有说出让她欣喜的话语。
若说梅艳芳的遗憾个人没有对他说出三个字,那么楚湘女的遗憾是许瞳连八个字母都不肯向她说出口。
其实,楚湘女和许瞳之间的事情,林丽比任何同学都清楚。只是她情难自己,爱装作糊涂。林丽以表面的欢快却始终掩饰不住内心的凄楚。每当许瞳向她打听楚湘女的事情时,她的心立马零下几度,哇凉哇凉地。
许瞳不知他的无意行为,无疑对林丽是一种伤害。然而,等许瞳意识到林丽的真实存在时。他才感受到事态的重要性。他才想到他的残忍无情,他的移情别恋。他有种难言的苦楚憋在心头,许瞳不知如何向林丽道歉。
解释明白吗?仿佛没有必要。坦白从宽?我许瞳既喜欢你又舍不得楚湘女。花心如斯,天理不容?
许瞳喜欢平静的感情,波澜不惊,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个人一直走下去,感情与日俱增,日益加深。形成一种妙不可言的关系,无可比拟。两心相许两情相悦,飘渺之境出神入化。迷障被清风吹开,脸上露出欣喜地笑容。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我爱你,三个字很重,许瞳骨子里填充着不自信的因素。
所以,他觉得爱情来之不易,我爱你这三个字的力量非同一般,所以他不轻易说出这三个字。用嘴巴说出,口是心非;用心说出,心有灵犀。以不变的真心传递着此情不移。我爱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某天某时,相互微笑说,我的微笑为你而留。
楚湘女对老师们的深恶痛绝已经充斥在眼睛里,骨子里,深入内心里。而老师们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海外学子,既来之则不安之的态度倍感厌烦,无不希望这等学生全部死光死绝才好,最好灭绝才对。
楚湘女比较厌烦老师们的故作高深,不肯降低身份,把所授的学问以轻松的方式,简简单单的告诉大家。
楚湘女对老师们的心理甚是无语。她的“厌烦”是字面上的意思,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厌烦,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老师们仿佛故意将学问搞得很深不可测,借以提高身价和含金量。
再者,老师们喜欢生搬硬套强词夺理。学生一旦有新创意,他们不但不夸奖,还要落井下石。
她想,学生和老师应当教学相长,像两国之间达成合约一样,没有相互压榨现象。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不能以军事力量论高低,或者以尊师重道的思想抬高老师的地位。一方的强大必然造成倚强凌弱,以大欺小。
有一次,楚湘女向老师们介绍西方教育模式的益处,希望其能借鉴。老师们对于美女提出的建议采取兼容并蓄的迂回政策的态度。若是男生,管你帅还是衰,一律采取动之以怒,拿考试成绩说事。
楚湘女道:“我越来越理解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