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绰泰然自若的看着他们,丝毫未曾因为这些人的只言片语而在心态上有什么变化。
相反,她更加自在了。
自在的笑着看着他们,道,“只要你们送来的那犁倶是从来没有启用过的,没有磨损的痕迹,没有泥土,我们家就退钱。”
说着,她叫上谢长安,两人拿了一个盒子一张桌子,并坐在桌前,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串一串的铜板。
“不是,我们不就用了一次两次吗,这你都不肯给我们退?谢家的,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其中一个婆娘在人群中大声喊道。
谢长安冷冽抬眸,“大娘,你是不是太贪得无厌了点?”
他一手护住妻子,不想让她和这些人起冲突,一面缓缓的说道,“我家娘子已经仁至义尽了,诸位若是有异议,倒不如来同我说,倒是不必和我家娘子絮叨。”
尽管心中对他们夫妻十分不屑,可是毕竟他的态度摆在这里,那些人也不能说什么。
何况多的是人着急想要来退钱,于是人挤人的排到了一起,先前那些批批赖赖的压根找不到机会来他们面前作妖。
一直忙到晚间回房,宋玉绰累的只想倒头就睡。
谢长安却一手拦住了她,担忧的垂眸,柔声问道,“你,你是不是被他们气傻了?”
否则她怎么会一直乐呵呵的接受他们的退钱要求?
宋玉绰白了他一眼,“咱们家这些东西可都是九折卖出去的,等过段时间又能原价要回来,这多好的事,你瞧瞧你,怎么还不满意了?”
原价……
谢长安转眼看她,了然的点了点头,唇角勾起,又轻轻点点头她的额头,“你真是鬼机灵。”
宋玉绰只是笑着让他去清点数目,自己转身坚持着陪他一起将东西归置到库房里,这才支撑不住的回房睡下。
次日一早,院子里就多了个不速之客。
来人满脸不怀好意,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老板知道你们夫妻俩日子过的不容易,特地让我们来问问你们,可是愿意跟我们一起合作啊?”
“赵园子的人?”宋玉绰眉眼都没抬一下,低着头,缓缓的问道。
来人点头,“怎么,听到我老板的名字就被吓着了吧?我们可是镇子上最好的木匠铺子!来跟我们合作,我们给你们三成利润,到时候咱两家一起混的风生水起,可不必你们现在这样好?”
风生水起?
他们分明是来找替罪羊的!
宋玉绰抬头,笑了,“快回去吧,你有在这劝我的功夫,倒不如回去和你的老板一起应付一下找你们退款的人们,省得将来怪我没提醒你。”
那人神情一变,顿时是一副张牙舞爪的模样,“我呸!丧门星的玩意,亏我们老板好心要找你们夫妻合作,没想到你竟然是这么不识趣的人,既然如此,倒是我们白来了,我们走!”
他一招手,身后的众多弟兄就扛着棍子走了。
宋玉绰站直身子,拍了拍身上的木屑,不远处的厨房,谢长安靠在门边,眉头皱起。
“下次,我来对付他们吧。”他说道。
他总觉得自己没用,但事实是,还没用到他呢,宋玉绰就轻易的将那些人赶退了。
宋玉绰摇头,“你回去温书,这些小喽喽也用的着你出手?”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显然,这时候压根就不是谢长安应该出手的时候。
谢长安还想在说,索性把话咽回去,而是转身回去拿了桌子上的纸,“我新做了一篇文章,你帮我看一看吧。”
宋玉绰这次没拒绝,身为现代人的她,在看事情上总有些不同的见解。
转过几日,果然如宋玉绰所料,那些人就再次来找了她。
只是这次不同寻常,那些人手里拿着的东西不再是他们家自己制作出来的木犁,反倒是外头那些店里买来的。
实在是差的太多了。
毕竟有系统的把关,谢氏叔侄用的木头的材料,犁头用的材料,技艺的精湛乃至于用心程度都是一眼可见的好。
但是那些就不一样了,一眼烂。
宋玉绰也只是扫了一眼,就转头,耐心的问道,“诸位拿着别人家的东西来我这做什么?”
“什么别人家的东西,退货,退货,我们要找你退货!”
人群中一道声音骤然响起,尖利刺耳。
宋玉绰偏头看了他一眼,轻描淡写的说道,“抱歉,不是我们家卖出去的东西,概不退换,若是想要算计,去找那些买给你们东西的人去。”
宋玉绰自认为自己说的很对。
本也不是自家的责任,他们爱找谁找谁去,谁知道那些人却是不依。
不知何时一群人挤了过来挡在她的眼前,赵园子更是直接说道,“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家的图纸都是跟你家婶娘买来的。绝对的一手的东西,可是这东西怎么买回来用了不过一天就直接脱落,当场砸到地里,一看就是你们故意对我们使了坏,难不成这你们也不认了?”
这话叫他们说的。
宋玉绰冷笑,“怎么着你们背地里蒙骗了我家婶娘,哄着她把那图纸卖给你们,还要来找我们的麻烦吗?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乡亲们你们瞧瞧,这就是咱们镇子上的大商人!”
百姓们议论纷纷,赵园子顿时气不过了,跳着脚大声道:“那就让你那婶娘出来和我们交接对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好说清楚,省了我再误会了你们!”
“我可去你的吧,你可别拿我家的图纸说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用的材料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材料,乡亲们,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想必都懂!从他们家那便宜买来的东西,他们敢用好铁吗?敢用好木吗?能请经验丰富的匠人亲自盯着制作和检修吗?凡是你有一点做的比我们好,我都佩服你!”
周遭人又是一脸的羞愧不已。
说到底谁不懂得那样的道理,只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便宜的东西乱了他们的心,便让他们忘了,一分钱一分货这样最浅显不过的,连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于是吃亏似乎也成了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