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使臣
寒夏2021-05-22 15:082,411

  这段历史是白鸿冬从他叔父那里听来的,从小到大,他已听过不下百遍。但他却始终对其中的某些细节留有疑惑。比如,堂堂一个大仁王朝,居然没有一人能出来继承帝位。关于这点,他问过叔父。他记得叔父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当时的皇室,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基本都被宁瑜杀光了,就算有侥幸逃脱的,应该也早已改名换姓。经历过那样的事后,又有谁敢出来继承帝位呢。”

  “就是说,还是可能会有继承人的存在喽。”当时还年幼的白鸿冬这样问道。

  “也许吧。”简单的三个字并不能填平少年心中的疑惑,他把这个问题记到了现在,可是如今,他却没心思想答案了。

  他盯着墙上挂着的叔父的画像。乍看之下,与父亲有几分相像,可细看之下,却又不同了。白景的脸上无论何时总带着几分严肃,而白笙却总显露出几分和蔼。

  自小叔父便告诉他们兄弟三个,他们的父亲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给了夏国,他不会放过任何让夏国兴盛的机会,而他们长大后,也一定要懂得为自己的父亲排忧解难。

  如今,夏国兴盛的机会来了,可是他没想到自己却要用这种方式,为父亲排忧解难。

  他感到烦躁,甩甩脑袋不再去想。一旁的小柒还在帮他修剪着指甲。她看着小柒认真的样子,忽然想到了什么。

  “小柒,我问你件事?”

  “嗯?”小柒抬起头望着他,好看的眸子里闪着疑惑。

  “你平常,是怎么分辨我和大哥的?”

  “唉?三殿下为什么突然问这个啊?”

  “呃……没什么,就是有点好奇。”

  “平常,能从很多地方看出来吧,像是头发或者穿的衣服之类的。不过我觉得三殿下和世子殿下最大的不同,还是在眼神。”

  “眼神?”白鸿冬有些疑惑,他从未注意过大哥的眼神。

  “是啊。三殿下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里好像有星星闪烁一样,而世子殿下则不一样,虽然他的笑让人很舒服,但是他的眼神却总是有一种让人摸不透的冷漠。”

  “是吗?”白鸿冬的语气有几分诧异,小柒说的这些他从来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大哥是个冷漠的人吗?

  “啊……可能也是我比较敏感吧。”也许是感觉到了白鸿冬的情绪变化,小柒急忙转变了话头。

  看着小柒有些慌张的样子,白鸿冬忍不住笑了笑。他用熟悉的动作摸了摸小柒的头,再度闭上眼躺了下去。

  “啊对了,小柒,最近有二哥的消息吗?”他看似有些随意的问道。

  “啊,最近好像是没有。”小柒认真的想了想后回答了他。

  要是二哥在就好了。这是他现在,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又过了些时日,陵国前来接世子的队伍到达了炎城。此次奉命前来护送世子的是陵国的军部总司,藺坤。此人虽长了一张不苟言笑的脸,却对外交这种事情应对自如,也难怪陵国国主会派他前来。

  欢迎陵国使臣的宴会上,白鸿春和白鸿冬终于再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只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再像往常一样并排而座,而是分别坐在了宴席的两侧。整场宴会下来,他们甚至没有对视过一眼。也许有人注意到了这点,但是没有人说出来,人们只是如过去的每一场宴会一样,开心的喝酒,吃菜。

  席间,藺坤和白景达成了一致,三日后,便带着世子前往陵国。大臣们纷纷端着酒杯来到白鸿春的桌前与他拜别。这些大臣们又何尝不知,此行的真实目的绝非联姻,而是去当质子。但他们更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出牺牲,而世子愿意当那个牺牲的人,他们敬佩世子,同时他们也真心希望世子能平安归来。

  三天很快过去了,启程的时刻到了。在拜别了一切能拜别的人之后,白鸿春朝自己的父亲行了最后一次礼,便上了马车。没有人发现世子有什么异样,除了小柒。她注意到今天的大少爷的眼眸深处,并没有如往常一般的冷漠,而是被另一种情绪所填满,她把那种情绪理解为,哀伤。

  白景独自一人坐在议事厅里,手中正握着一封信,从他的脸上无法看出他面对这封信时在想些什么。

  脚步声传来,白鸿冬手上拿着一封信件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王。”他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你三弟出城了么?”白景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信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半个时辰前刚刚出城。”谁也没有想到,眼前的白鸿冬竟是由白鸿春假扮的。二人早早便调换了身份,也许是在宴会上,也许更早一点。

  “你三弟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我想,不用我再多说了。”

  “儿臣明白,儿臣定不辜负父王,也不辜负三弟。”

  白景满意的点点头。

  “那是鸿秋的信吗?”他注意到了白鸿春手上的信。

  “是的。”

  “他那边有发生什么事情吗?”

  “二弟那边没有什么异常,只是询问了父亲身体最近如何,以及夏国是否安好。”

  “这孩子,那样的身体,却还是在为这些事情操心。”

  “那要怎么回复二弟?”

  “就说,一切安好,让他,安心养病。”

  “是。”白鸿春答应着,站起身想要退出房间,而在他起身的一瞬间,他看到了父亲放在桌子上的那封信上,印着一枚红色的鹰头。

  出炎城的路不算长,却也不算短,白鸿冬以为自己一定会把头探出马车去看看外面。但是他终究是没有。直到车队行进到了城门口,他吩咐下人叫停了走在前面的藺坤。

  藺坤并未感到厌烦,至少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变。

  “世子,出了什么事吗?”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没有,我只是想临走前再看一眼这座石像。”

  白鸿冬所说的石像不是别的,正是伫立在城门前的那座足足有三人高的灰色大理石像。那并非夏国的某一任君王,而是夏国的大英雄荆山的石像。

  荆山刺帝成功后,白叔言不顾众人反对,为他建造了这座石像。英雄,就应当有英雄的象征。他用这句话堵住了所有反对的人的嘴。

  很快,夏国国主要为荆山建石像的事传了出去,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人出钱,有人帮忙干活,百姓们都渴望能为这位拯救天下的英雄尽一份力。而这件事自然也传到了杨铭的耳中,这才导致夏国成了讨贼军的主要目标。当时杨铭甚至下令,拆除此石像者,赏金万两,官封刺史。

  可如今历经多年,这座石像仍然好端端的伫立在那里,似乎老天都不忍让这位英雄再遭什么劫难。此刻。白鸿冬站在荆山的石像前,望着这位天下公认的英雄。他想到了自己此时此刻所做的事,他配称的上是夏国的英雄吗?他问了问自己,没有得到答案。而这个问题,可能也只能等后人来评说了。

  重重的朝石像行了一礼后,他再度上了马车,随着一声响亮的行军号,整个队伍重新出发,奔赴陵国。

继续阅读:第五章:阿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朝刺客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