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端木
寒夏2021-05-22 15:073,267

  在裕丰城的东部,一座从外面看上去和普通的大户人家没什么区别的院子建在那里。不过这院子虽然普通,可你要从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这里边住的是谁,他准会告诉你这院子里边住的可不是一般人,单单凭借院子大门上挂的“端木府”三个字便可看出。

  要说端木这个姓氏,在别的地方,别的国家,并不常见。可是在陵国,至少在这裕丰城里,姓端木的可是不少。您要问为什么,那还得从这院子的主人说起。

  在这院子继续住的不是别人,而是当今陵国的国师——端木典。说起这端木典,在如今这乱世中,倒也算是个人物。他是陵国上一代国主,也就是上官明启的父亲,上官延华最好的朋友,上官延华在位时他便是国师,在上官延华去世后又尽心尽力辅佐上官明启,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两朝元老。好不夸张的说,陵国今日的繁华,绝离不开端木典以及他的同代人所做的努力。

  而上官明启也是十分的敬重这位老臣,原因很简单。上官延华病逝时,上官明启还十分年轻,几乎所有大臣都在担心他能否担起陵国的重任。在此时闹的满城风雨之前,是端木典站了出来,力排众议,亲自到各个大臣家中走访,说自己相信世子有能力治理好陵国,希望大家可以齐心辅佐世子,至此,这场风波才告一段落。而经过了这么多年,在他治理下的陵国日益繁盛,上官明启没有让人们失望,也没有让端木典失望。

  如今,端木典虽已六十七岁的高龄,但他仍然坚持每日走路上朝,他说这是他的习惯,改不掉了。上官明启也多次提出让他搬进宫内居住,但都被端木典回绝了。

  “这院子是你父亲赐的,以前我俩还常常在院子里一同饮酒,一同评判天下。如今只剩下我一人了,我也不想去别的地方了。”

  听他这么说,上官明启也不再强求。只是闲来无事时总会来这里,与他这位叔父饮上几碗茶。

  端木典虽然年迈,却始终不遗余力的为陵国出谋划策,这次同意与夏国结盟,便是他向上官明启提的建议。

  他给的原因是:陵国与安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自幽影军停止出动后,我国军备力量近些年始终没有大的增长,此番若是对上安国的虎啸军,只怕会出什么闪失,但若是与夏国结盟,一来可以借用夏国的军备力量一同抵抗安国,二来也可以减少一个敌人,扫除后顾之忧。

  上官明启向来重视自己这位叔父的建议,而这次两人在对待夏国的问题上又是不谋而合,于是,上官明启很快写好了给夏国国主白景的回信,端木典在看过回信后,又在上面加了一条。

  “望贵国世子能亲自前来夏国联姻,以示两国将结永世之盟,成亲之后,明启定当派人专程护送世子与郡主回到夏国。”

  “叔父,白景会答应吗?”上官明启望着端木典胸有成竹的样子问道。

  “会的,为了夏国的繁盛,他什么都做的出来的。”

  “叔父好像很了解他。”上官明启不知道自己的叔父为什么会那么自信,仿佛他跟白景认识了很多年一样。

  “那件事情之后,也过了百年了吧。在那么多被寄予厚望的统治者手中过了那么多年。夏国却还是那个夏国,若是在白景手中,夏国还是没法恢复往日的荣光,那只怕是早晚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端木典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笑容。上官明启站在旁边,那是他第无数次感受到了自己这位叔父对时局和人性的把控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如今这几年,除去重大事务外,端木典便很少出现在王宫中了,倒也不是老头子不愿意再为陵国出谋划策,只是相对而言,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便是教育他的儿子,今年刚刚成年的端木亦灵。

  端木亦灵是端木典的独子,又因为是老来得子,所以端木夫妇俩从小便对这个儿子无比宠爱。而据说,端木亦灵出生的那天,还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在他出生的那天下午,裕丰城的天空罕见的阴云密布,似乎是要下一场大雨,天空黑的像夜晚一般,人们都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后来人们把那天的情形称为“噬天”。

  一直到端午亦灵出生那一刻,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天空顿时放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这件事情过后,端木府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孩子一定是天上的使者下凡,是神王派来要做大事情的。

  起先,端木典是不相信这些的,可是虽然不相信,他却也阻止不了下面的人乱传,久而久之,这些话越传越广,传到了裕丰城里一位有名的算命先生耳朵里。

  这位算命先生自称为天音道人,整个裕丰城里也没有几个不认识他的。人们都喜欢来找他算命,并且他从来固定的算命时间,永远都是随缘出现,若是能遇到,你便是他口中的有缘人,若是遇不到,那你即便是找遍了整个裕丰城,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就是这样一位算命先生,却在听说了端木亦灵的事后,到端木府登门拜访。在裕丰城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端木典自然也听过有关这位天音道人的传闻。如今这么一位高人为了自己儿子的事亲自登门,纵使端木典再不信之前的传闻,却也还是本着礼节好生招待了这位高人。两人还在书房有过这样一段让端木典记忆尤深的谈话。

  “大师,请用茶。”端木典朝桌子上下人刚刚端来的两杯茶摆了下手说道。

  “多谢国师,承蒙国师近几日的款待。国师若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天音一定知无不言。”坐在他面前的天音道人在端起茶杯时说出了后面那句话。与此同时,他的直言不讳也让端木典愣了一下。

  “大师观人入微,那我也就不隐瞒了。”

  “国师但说无妨。”他饮了一口茶,有些悠闲的说道。

  “大师刚来端木府做客时,曾经提过您是为了犬子而来。”

  “不错,我是这么说的。”

  “不知大师此话,是什么意思?犬子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大师这样的高人。亲自来到我这府上。”

  “原来国师是想问这个。好,如今时机已到,也是时候该告诉您了。”

  “愿闻其详。”

  “在此之前,请容许我询问国师一个问题,并且请国师如实回答。”

  “好。”

  “首先,我想请问国师,令公子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言,是在噬天之日所生,并且在公子出生后,天空便立刻放晴?”

  “那天,我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我夫人身上,并没有注意这些,只是听说外面阴云密布,我以为只是那只是一场大雨的前兆,便并没有在意,而在犬子出生后,下人突然跑过来说外面已经放晴,我当时正在整个人都在喜悦之中,也没有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好,我知道了。多谢国师如实相告。下面我也会将我所知道的全部告诉国师。”

  “好,高人请说。”

  “在噬天之日的前一夜,我夜观天象,发现第二日裕丰城里将会有一场大雨。起初我以为那只是一场普通的大雨,但后来我发现,那是一场天灾。”

  “天灾?”端木典的语气有些凝重。

  “不错,那场雨,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水灾,整个裕丰城都将淹没于这场洪灾之中。”

  端木典静静地听着,同时在心底细细的思索着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他忽然想起在自己的儿子出生前几日,工部传来的堤坝塌陷的文书,他曾经命人尽快修好,然后便将此事抛在了脑后,而自那之后,他也没再收到过关于修复堤坝的消息。若是堤坝真的没有修好,再加上大雨,那么天音道人所说的那番场景,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想到这,端木典不禁一阵后怕。

  “那请问先生,是如何阻止了这场灾难?”

  听了他的话,天音道人轻笑了一声。

  “不是我,我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什么能力阻止天灾呢?”

  “不是先生?那还有谁有能力阻止这天灾呢?”端木典有些诧异,他实在想不出这裕丰城内除了眼前这位天音道人,还有谁有这通天的本事。

  “如果我没观测的不错的话,那么阻止这场灾难的人,应该就是贵公子。”

  “什么?我儿子?可他才刚刚出生啊。”

  “正是他的出生,阻止了这场灾难。”

  “请先生明示。”端木典觉得自己已经有些听不懂他的话了。

  “在噬天消失的那个晚上,我再次观测星相,星相显示确有神灵下凡,阻止了这场天劫。”

  “神灵……下凡?”这场对话已经完全超出了端木典所能理解的范围。

  “没错。据我所知,凡是神灵下凡,皆需寄主。也就是需寄灵于凡人体内,下界后才可脱离。”

  “寄灵于凡人体内,莫非……”

  “没错,那日拯救了裕丰城的神灵应当就是寄主于令公子体内才得以下界,拯救苍生。”

  “为什么一定是我的儿子?”端木典毫不思索的问出了身为父亲的他最关心的问题。

  “这个,恕我不能回答,这是天神的行为,我也不敢妄加揣测。”

  “那这会对我儿子造成什么影响吗?”毫无疑问,自己儿子的安危成了端木典此刻最为关心的事情。

  “这个您大可放心,神灵附体,是千万年都难得一见的事情,此事对令公子有百利而无一害,而我也会为公子祈求神明的保佑,以答谢公子的大恩。”

  “那就多谢先生了。”

继续阅读:第十七章:贵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朝刺客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