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钰离开后,端木亦灵又独自在院子里徘徊了一会,在总结出一套像模像样的说辞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向父亲的书房走去。
可来到了书房门前,他却又开始犹豫。手不断的在房门前移动,想要敲却又有些不敢敲。在这期间,不断有下人从他身边经过,而他也只能摆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假装自己只是随便站在这里。
这样几番之后,他终究是不堪其扰,决定先去找自己的母亲商量一下。
还未进母亲的房间,端木亦灵便开始大喊大叫起来。
“娘,你说我该怎么跟爹说啊?我爹他……”话说到一半,他却突然像个哑巴一样呆立在原地。
而他面前站着的也并非他的母亲,而是刚刚在正厅说自己要去书房看书的父亲。父子间的对视,让气氛变得无比的尴尬。正当两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时候,端木夫人却突然从国师的身后站了出来。
“你们父子俩啊,遇见事了倒是一个毛病。”这话说完,父子二人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得了,你们父子俩干脆就在这好好聊聊,把心结解开。我就不在这掺和了。”撂下这么句话后,端木夫人便出了房间,只留下父子俩,两人看看对方,又瞧了瞧这房间的布局,却始终不知道从何谈起。
最终,还是国师先发了话。
“坐吧。”
“是。”
两人在一旁的桌子两边面对面的坐下。
“这个……”端木典刚要说话,却被门口突然出现的声音给打断了。
“老爷,少爷。”
两人循着声音看去,发现端木夫人的侍女小莲正站在门前,手里还端着一个木质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壶酒,两个酒盅,外加一叠炒熟的花生米。
“什么事啊?”
“夫人让我过来给老爷和少爷送酒和下酒的小菜。”
“送进来吧。”
“是。”
将酒和花生放到桌上之后,小莲便出去了。又留下了父子二人看着桌上的酒一言不发。
“爹,娘这是让咱们俩,以酒论事?”
“你娘这个人,就爱搞这些市井小民才会做的事情。”
“市井小民做的事,往往比咱这大户人家有意思的多。”端木亦灵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后,端木典却没有接着这个话头继续聊下去。
“罢了罢了,倒上吧。”
端木亦灵闻言,点了点头。先把两个酒盅一边一个的放好,又把那叠花生米往中间挪了挪,这才端起酒壶开始倒酒。
那酒壶大约常人的一拃多高,通体白色。端木亦灵一手捏着瓶口,另一只手托着瓶底,先给自己的父亲的满上后,又将自己的酒盅倒满,倒了整整两满盅酒,桌子上却是未溅一滴。
其实这对端木亦灵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场面混迹于裕丰城各大酒楼的端木公子,若是喝了这么多年,却连倒酒都没学会,那便是白瞎了这么多年花出去的酒钱了。
倒完酒后,端木亦灵先举起了酒杯,敬了自己父亲一杯。两个瓷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后。父子二人的对话,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刚才在院子里跟钰儿都聊了些什么啊?”
端木亦灵自放下酒杯后便一直在等父亲说话,他设想了很多父亲可能会用的开场白,却没有想到父亲会首先关注他跟我钰姐姐刚才聊天的内容。
“钰姐姐问我,为何要去参军。”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听到这,端木亦灵才明白过来,敢情这是父亲不好意思直问,借着自己跟钰姐姐聊天的内容来套自己的话。他突然想到自己回来之前父亲跟钰姐姐在正厅聊了许久,没准就是拜托钰姐姐来探探自己的底。
“我说,我是为了守护陵国的百姓,才去参军的。”
“哼。”这一声“哼”让端木亦灵心头一紧,眉头也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我还不了解你,你心里什么时候装过百姓的安危?”
“爹,人是会变的,你不能老用老眼光看人啊。”
“你不要为了进军营,便随便想个理由糊弄我,你若如此,我是绝对不会同意你参军的。”
听见自己父亲把话说的如此决绝,端木亦灵有些难过,但更多的是惭愧,看来自己以前确实是没少让父亲失望,甚至于自己吐露心声都让父亲觉得自己在骗他一样。
“爹,我承认,我以前是不务正业,还爱给您惹麻烦,如今闹的您不信我,都是我咎由自取。可这一次,我是真的没有骗您,我是真的想去守护陵国的百姓,才想去参军的。”
面对端木亦灵的一番真心话,端木典没有说话,自己拿起酒壶续满了自己面前的酒盅,小口的饮着。
见父亲不愿说话,端木亦灵也没有强求,继续吐露着自己的心声。
“我从小就喜欢荆山,您是知道的。我从小到大,一直想做个荆山那样的英雄,受万人敬仰。”
“想要受万人敬仰,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端木典语重心长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端木亦灵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可小时候又怎么想得到这些呢?以前我总以为荆山之所以受万人敬仰,是因为他的行刺,但最近我才想明白,荆山之所以是英雄,不光是因为行刺,而是他行刺之后,救了无数的百姓,救了天下。他为了天下可以牺牲自己,这才是英雄。”
“这些话,是你钰姐姐说的?”作为父亲,端木典很清楚的知道,以自己儿子的心境,是绝对说不出这番话的。
“是鸿春说的。”
“夏国世子白鸿春?”
“对,就是他,我们现在是朋友。”端木亦灵说这话的语气无比自豪。
“那让你参军,也是他的主意。”
“他给我提了个建议,主意是我自己拿的。他说,每个守护百姓的军人,都是英雄。”
“哦?这我倒是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看见你做了一个让我还算满意的决定。”
“爹,你别小看您儿子行吗,我……”端木亦灵刚准备吹嘘自己,却突然发现自己父亲刚才好像说了几个字。
“还……算……满……意。”他小心翼翼的重复着这几个字,同时脸上又露出了贼兮兮的笑容。
“爹,您刚刚是说了这几个字对吧。”
“我刚刚有这么说过吗?”面对快要乐成傻子的端木亦灵,平日里德高望重的国师此刻却罕见的以记性不好为由耍起了无赖。
“爹,刚才我听的仔细,您可不能耍赖。这么说,您是答应了?”端木亦灵的眼睛里闪着光芒,脸上的表情则写满了期待。
“参军这事,你母亲若是也同意的话,我不阻拦。”端木典还未说完,他便高兴的像是要从地上跳起来一样,但端木典随后的一句话,却是又将他摁在了地上。
“但是,同意是同意了,去之前,你要跟我约法三章。”
“只要您答应。甭说三章,三十章都行。”端木亦灵很爽快的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第一,此番进了军营,无论多么劳累困苦,绝不可半途而废。”
“放心吧爹,您儿子我最能吃苦了。”面对端木亦灵的自夸,端木典好似没听见一般,继续说着自己的第二条约法。
“第二,若是在战场上立了军功,切不可以权谋私,欺压百姓。”
“爹,您儿子不会做那样的事,更不是那样的人。”
“第三,我们与安国就快要交战了,上了战场之后,哪怕再惧怕,也绝不可临阵脱逃。”
端木典说完之后,端木亦灵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从这约法三章中,他听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底线,同时他也听出了父亲对自己的期望。
父亲希望他做个不懈、正直、勇敢的人,而这些,都是父亲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期望,不光是在军营中,在平常,在以后,父亲一定也是希望自己成为他想象中的那个人。
明白了父亲的想法后,端木亦灵在自己的父亲面前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孩儿定当自勉,以报父亲养育之恩。”
听着自己儿子的话,端木典站了起来,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他的眼神中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感慨、不舍、欣慰、担忧,这些情绪在一瞬之间竟让他有些说不出话。
“亦灵,你要记住,进了军营,你代表的就是陵国,而上了战场,你身后就是陵国的百姓,你要是退缩了,他们,就只有等死。”
“儿子明白。”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几滴泪水从端木典的眼眶中滴落。
“去吧,去询问你母亲的意见,这几天好好陪陪她。”
“是,儿子这就去。”
端木亦灵弯着腰退出了房间,直到走出房间后,他才直起身子抹掉了脸上的泪水,同时暗暗的发誓,自己绝不会再让父母失望,也绝不会在战场上,弃百姓于不顾。
端木亦灵从房间离开后,端木典又独自一人在房间中待了许久。他想了很多事,包括端木亦灵参军之后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以及对他上了战场后的担忧,同时他也对自己那天的决定感到欣慰。
白鸿春,看来,你就是那个贵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