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先生又算到了今日你我二人会在此相见?”他之所以会突然这么问,其实是因为上一次这个道人说过他能通过星相提前观测到事情的发展,当时白鸿冬还不太相信他说的话,但谁让他后来真的遇到猛虎了呢,排除他故意放老虎来咬自己这种正常人几乎做不出来的可能外,那也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他真的观测到了。
“那倒没有,昨夜小人忙着跟嬷嬷们打牌,没太注意星相。”他倒是还挺诚实,白鸿冬心中不禁无奈的佩服起他来,不过这也解释了他刚才为什么那么困倦。
“那不知先生是怎么知道的?”
“其实上次我就知道了,只是世子没明说,我也就不好挑明。”
“你俩先停一下。”一直在旁边看着二人闲聊的上官明启终于忍不住了,自打刚才,这俩人就一直当他不存在一样。
“听你们俩这话,你们是早就认识。”上官明启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捉摸不透的微笑,同时细细的端详着白鸿冬和地蕴。
“也谈不上认识,就是先生帮我算过一卦。”
“没错,一卦之交,仅此而已。”
“原来如此,那正好,今日叫先生来呢,其实就是想让您给我女儿和鸿春定下个良辰吉日。”
“良辰吉日?世子要成亲了?”地蕴好像有些不敢相信,脸上挂着值得玩味的笑容望着白鸿冬。
“没错,劳烦先生了。”白鸿冬诚恳的冲着地蕴低下了头,他是真的很看重这个日子。
“能为世子的终身大事进一份力是我的荣幸,何谈劳烦,只是……”
“只是什么?”上官明启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国主你也知道,我干什么都离不开星相,可现在是白天,也没星星让我看,所以我想,能不能请国主和世子等我一晚,待我今晚算出个结果,明日再来回答国主和世子”
他这句话总算是让两个人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刚刚他们两个都不约而同的以为要生什么变故。
“当然可以。”
“那国主,我就先回去休息了,以方便晚上观测。”
“好,劳烦先生了。”
向上官明启和白鸿冬行过礼,地蕴离开了房间,而在他离开后不久,白鸿冬也以去找上官钰为由离开了屋子。望着白鸿冬逐渐远去的背影,上官明启不知是该开心还是该失落。女儿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他自然要开心,可这就意味着,他要离开自己了,一想到这个,他就开心不起来了。这可能,就是父亲吧。
白鸿冬从屋子里出来后,先是在附近找了一圈,却并没有发现地蕴的身影,他有些失望,便决定先回琴枫阁。可他刚到了琴枫阁门口,却看见地蕴正面带笑容等在那里。
看到地蕴,白鸿冬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他加快步伐来到了他身边。
“先生等很久了吗?”
“也没有很久,只是世子若再不来,我可能就要在你这门口睡着了。”
他的话让白鸿冬轻轻的笑了出来,他一向喜欢与有意思的人交谈,而现在在他眼中,地蕴就是这么一个人。
“先生要进去喝杯茶吗?”白鸿冬问出这句话时已经推开门要往里走了,在他的设想中地蕴一定是不会拒绝的,可就在他即将踏进屋子的一瞬间,却得到了他否定的回答。
“茶就不喝了,我之所以在这等世子,其实就是想问世子一些事。”他的话吸引了白鸿冬的注意,他顺势停下了脚步,挥挥手示意地蕴继续说下去。
“我是想问世子,上次狩猎可有像我说的那样遇见了猛虎?”
“先生料事如神,我的确是碰见了猛虎。”白鸿冬没有任何犹豫的告诉了他,他觉得他有权知道,毕竟他曾经好心提醒过自己。
“可有受伤?”
“不重。”
“我之所以问世子这些问题,是因为据我前些天的观测,那颗招致灾祸的凶星依旧还在世子的命格之中,上次的老虎就是它招来的。”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这一劫,还未结束。”
从地蕴脸上略带担忧的表情来看,他应该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真的在提醒白鸿冬。
“可我最近没有打猎的计划了。”这倒是事实,虽然白鸿冬以前时常陪白景打猎,但那也只是因为大哥箭术不精而已,他本人是不太喜欢猎杀动物的。至于上次打死的那只老虎,则完全是为了自保。
“那世子可否是要出征?”
“也没有,我刚刚才从前线回来不久。”白鸿冬的语气没有什么变化,可心里却悄悄的添了一分谨慎,地蕴刚刚突然转移话题,让白鸿冬有些怀疑他在刺探军情。
“无论如何,还请世子小心。根据我的观察,世子下一次要遇见的老虎,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知道为什么,白鸿冬总感觉地蕴对自己过分关注了,但说到头他毕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所以白鸿冬也不好多说什么。
“多谢先生。先生真的不进去喝杯茶?”
“不了,我这就回去歇着了,晚上还要和星星聊聊世子的事情呢。”地蕴说完也不等白鸿冬回复,便自顾自的朝白鸿冬来的方向走去,嘴上似乎还在哼着些什么,那是一些白鸿冬从没听过的东西。
“那就谢过先生了。”因为怕地蕴听不见,白鸿冬这话是轻轻的喊出来的,而地蕴也没有回答他,只是背对着他挥了挥手,同时哼唱的声音也悄悄的大了些。
第二日,地蕴将推算出的日子写在了纸上交给了上官明启,是下个月的初二。一开始,上官明启和白鸿冬都觉得会不会有些太近了,而在地蕴的极力劝说下,二人最终还是欣喜的同意了。
日子定下之后,上官明启便立刻派人着手准备,同时将自己昨天下午写好的十几封亲笔信,全部都差人送了出去。把这些事情吩咐下去后,上官明启又向白鸿冬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最近一段时间内先不要去找上官钰,其实这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而上官明启的意思是,尽管他们两个已经对对方无比的熟悉,但规矩还是要遵循的。听上官明启这么一说,白鸿冬虽然心里有些不乐意,但一想到很快能娶钰儿为妻,他便老实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婚宴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白鸿冬没再去找个上官钰,上官钰也没再在众人面前出现过,而他们二人之间若是有什么话想说,也只能通过上官晴来传话,这样一来二去,我们的小郡主反而成了最累的那个,但她这次却一反常态的没有任何怨言,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