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高公啊,以前是个马奴!”
“啊?”
陇元镇惊的筷子都掉了,以前至少是个读书人吧,怎么看也不像是马奴啊!
金不换撕开鸡腿吃得满嘴流油,继续说道:“确实不假,高盛通生于开元初年,十来岁的时候,家族败落吃不起饭,就被家人卖给了人牙子,辗转几次送进钟王府做了马奴……”
那时玄帝还未登基,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不但要受其他皇子的欺负,还得忍住亲娘不亲亲爹不疼,也唯有德妃还愿意在乎他给他吃饱穿暖。
依端朝祖制,皇子年满十五要出宫开府,他已经十七岁了,却还住在十王院,那个地方距离皇宫再近,也只是个大型宿舍,唯有开府在外,才算是真正成人,德妃求了玄帝很久,玄帝才命将作监、礼部为他建造钟王府。
所谓钟王府只是给他个体面而已,实际上他只是个郡王爵,连亲王都算不上,府邸的规格也是在诸位弟兄中最小的,司农寺那些啖狗肠的老刁吏见钟王不受宠,做什么事也不会放在心上,分给他的奴婢也都是五弊三缺,老弱病残。
高盛通就是这时候被分到钟王府!
那时,他还不到十岁,站在马厩里还没马屁股高呢,到了钟王府以后,长年都被年长的老马奴欺负,不但白天要搬运草料给马擦身理毛,晚上也得伺候老马夫洗脚。
这样的日子他一干就是五年,等到十五岁时,才算有了转机。
太子李英与诸王争斗站队,钟王不肯偏向哪一方,二者都不想见其骑墙,就使了手段把他送出京做官。
李御年少时,曾经被明皇封为安西大都护,朝臣刚好以皇子成年需要历练为理由,送他去河西前线,以脚踏实地履职戍边。
当时安西大都护驻地龟兹城远在天山附近,距离长安有一万两千里,边地苦寒、前线危险,那么远的距离去做官,其实就跟流放已经没区别了,玄帝本来也没多看重这个皇子,顺水推舟就把他派去安西。
德妃听闻,拉着杨昭仪求了好些天,玄帝才允许他带着一队府衙亲兵履职,还允许他带十几名奴婢随身伺候。
钟王去河西这事儿传开以后,明眼人都知道是流放去了,王府里面的奴婢更是人人自危,他们在京城都尚且过得不好,一旦去河西岂不是更加艰苦,甚至,还有可能被胡匪给掳走做肉羹,暂且不提到了河西怎么样,光是赶路就要将近半年,路上万一出了意外,那可不好!
不管是怕死还是不想吃苦,奴婢们对这件事并不热衷,甚至,谁被选上都要哭爹喊娘。
钟王宅心仁厚,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得把王府里的奴婢聚敛到一起,言说里面的厉害关系后,让奴婢自己做选择,要么跟着他去河西,要么就留在府中,几番争执下,奴婢都不愿意去,唯有一个十五岁马奴站出来。
高盛通想着,与其在王府洗老奴的臭脚,不如跟在主子身边,去了河西是生是死,他都认了。
钟王本也不想带那么多奴婢,正好顺水推舟只带了高盛通一个人,奴仆二人在衙兵护送下,从长安出发越过陇右道,经历半年辛苦来到安西大都护府。
这半年,主仆二人在衙兵护送下,虽说没有吃衣食大苦,舟车劳顿这种小苦却也不可避免,钟王还以为小奴会受不了逃走,没想到他比自己还能吃苦,旋即高看他一眼,又知道他曾经上过学塾,索性提他做了侍读官。
安西贫瘠苦寒,出了天山附近全是无垠荒漠,若再往沙漠走一点,连城镇都完全消失了,就好像是黄沙漫漫的海洋,辽阔无垠,不见生人。
钟王虽说是安西大都护,在都护府却也只是个闲职差事,安西军政要务全都被副都护陇世君把持,陇将军来汇报军情,不过是把每日要处理的政务军情告知一遍,然后再自己定夺,钟王知道插不上手,也从来不过问政事,只礼貌性听完汇报,就去做自己的事,或是带着府兵衙兵去打猎,或是参加宴会典礼。
这段时间,高盛通白天跟着钟王游猎天山、习武骑射,晚上扎进书房研习四书五经、武策文论,可以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几乎可以不用考虑任何人情世故,也不考虑什么利益均衡,只要安稳待在钟王身边,就已经感觉自己脱离了苦海。
钟王自去安西后,在安西待了将近十年,这十年,他与安西副都护陇世君成了知己之交,十年的时间,哪怕不参处理任何军情政务,也知道了安西藩镇是如何运行,知道了,维持大端边区庞大的藩镇需要做什么!
对于忠王而言,这十年也是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十年,他一直以为安西藩镇和京城权贵形容的一样四夷宾服,实际来看,安西藩镇只是表面繁荣顺定,背地里,始终有胡人势力在暗流涌动,安西都护只是斡旋调停之地,若非有陇世君镇守河西,这里必定还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也是在这里,都护府衙兵金不换和高盛通相识成为朋友,此时金不换是安西军户,拖家带口在都护定居,二人交情不浅,同时喜欢上当地汉商之女陆无忧,其间的一应往事暂不必说,金不换知道军旅苦寒、生死无定,不如文官稳定,想着汉女跟着自己会吃苦,就自己放弃了这段感情,让陆氏跟了他。
高盛通知道,这辈子怕是要生活在安西了,求着钟王给自己和陆氏赐婚,二人算是在安西扎下根,如果不出意外,高盛通和陆氏会在河西白头偕老,却不料,意外总是比计划先到一步。
时间来到开元末期,太子李英与诸王被武惠妃陷害,先后争斗失败被逐出权力中枢,李英和其余二王更是被直接赐死,武惠妃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儿子肃王扫清障碍。
这一举动早就被明皇看在眼里,他怕册立储君后,自己会被储君以及宰相架空,决定放弃肃王,在不受宠的皇子中找到合适人选,这个人选不能太有能力,最好资质平平甚至愚钝,这样也好方便做他的提线木偶。
他看向诸王,除了五弊三缺、母家太卑没资格继位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太子李英这样的能力强悍之流,把想当太子写在脸上了,给他一支亲卫,立马能来个玄武门老把戏。
另外一种,就是不堪大任的酒囊饭袋,想在其中找到一个不喜欢惹事的皇子何其艰难,他在苦苦求索时,终于想起还有个皇子,因为不想站队政斗被驱逐出京十年了。
钟王李御,就这样进入明皇眼中!
在明皇看来,德妃来自鄂国公府,出身已经是一等一高贵,李御宁愿被放逐十年都不想站队,可见其品行坚定、中庸能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远离京师十年,在朝中无背景、无人脉、无谋略,一旦成为太子,绝对无法威胁到他的地位,只是个提线木偶。
明皇一想,这不就是他要找的人?
立马以思亲为由,把李御召入京师,册封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