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元镇收下奖品后,把尸体回归原位,当他再次看向那没被补齐的死因,顿时对黄玄道肃然起敬,纵然刺杀未遂,可他一心为民的侠义精神,却是世间少有。
他本想离开,转身的功夫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孔方儒!
陇元镇回忆起他第一次赴宴时,众位士子在席间揶揄他的话,孔方儒乃是国子监祭酒,同时兼任太学博士,属于大端文人士子里的领军人物,所写诗文暂且称得上华丽,有诗灵之称,与江南棠棣书院的陆宗明,并称为大端文坛领袖。
这样的人,什么时候死了?
陇元镇好奇起来,拿起铜环把停尸柜给抽出来,他定睛细看这位文坛领袖,白发洁白、眉目坚朗、鹤发童颜,穿着一身雪白的宽袖儒袍,哪怕死了,清俊文气也荡漾不止。
他双手按着孔方儒的脑袋,集中意念呼唤辑异城。
叮咚一声,疆域图出,辑异城现,孔方儒的生平往事,化为鱼龙百戏,鼓瑟吹笙徐徐开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孔方儒,大端国子监祭酒,太学博士,同时,他还是玄帝的老师,为太子太师!
孔方儒出生的时候,是明皇初登大宝的英武之年!
这位年轻的帝王,面对被卫后和长平公主败坏的江山,表现出极大的信心,他想一改前皇积累的弊病习气,将日月换新天!
为此,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请姚崇入阁为相,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开疆拓土、与民休息,经历数十年励精图治,大端焕然一新。
当科举成为读书人做官的主流,那些被宗室和世家压制的读书人,终于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朝中获得功名出将入相,孔方儒也是在此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国子监,靠着自己的经略文气,成为国子监长官,因颇有诗才,与贺知章一起并称为诗坛新才。
他与玄帝李御的师徒之缘分,还要从李御小时候说起!
钟王李御出了玄都宫后,明皇按照惯例为他寻得名师作为老师,自此以后,孔方儒成为李御的老师,专门负责提高文化素养,一直到钟王被贬出京,一直都是他在教导钟王学问之事。
可以说,孔方儒比钟王大三十岁,比之明皇更像是钟王的阿爷,知道李御进国学比较晚,手把手教导他读书习文、四书五经,让他在短时间内赶上诸位皇兄的进度。
李御在道观中不比国学,有很多东西都没学过,每次都有很多新问题要请教他这位皇子之师。
对于孔方儒来说,比李御的出身和地位高的皇子多的是,其他皇子也都知道,能得到文坛雅士的辅佐于前程有所裨益,接近孔祭酒的目的多不单纯,要么是礼尚往来要么是吹嘘追捧,鲜少有讨论辞赋文道之事。
钟王却不同,他从不涉及权势党争,若要去问孔祭酒,必定是与文化有关,聪明好学、谦卑谨慎,颇有君子之风,孔方儒也乐意为钟王解答困惑、指点迷津。
直到钟王十七岁,他被皇兄猜忌贬斥出京,孔方儒苦劝明皇无果,只得接受现实,不过,他作为钟王的老师,在其他皇子权臣对钟王避之不及时,丝毫不避讳二者的关系,亲自到开远门外送钟王西去。
此后,哪怕师徒二人远隔两地,也继续与李御保持书信,他做的这一切,并非真是想与李御交流文学,而是不想李御消息闭塞再受到奸人所害。
为此,他假借与李御讨论文学为名,在书信中将长安的局势情况尽数告知,太子党动作、肃王党应对、明皇的看法、群臣战队、长安风貌以及诸般情报……它们全都借由安西留后院的军事驿信,源源不断从长安进入安西。
可以说,李御远在安西十年,若是没有孔方儒的周全,必定会彻底丢失长安的消息,哪怕他再去搜集消息,又有谁能比孔方儒得到的消息更全更新,像他这样的国子监祭酒,靠着儒生士子,多的是机会了解京城的新消息。
也是因为如此,李御从安西归来后,得以靠着这十年来的情报,暂时在京城站稳脚跟,同时挑选能人建立自己的朝堂人脉。
孔方儒做这一切,并非是要冒险从龙,只是可怜他这徒弟孤苦伶仃远走安西,从来也没想过要得到什么,等李御被册立为太子,他因护持有功,成为位列三公的太子太师。
至此,孔方儒坐稳大端文坛魁首的位置,此后,也是经由他的介绍,李御集结起一批有真才实干的官僚进入太子幕府,一个官员进入幕府,代表着他成为太子的宾客,同时也意味着与太子绑定了,将来太子继位还好,若不能继位,那必定会被彻底搁置。
孔方儒此举,算是正式参与帝位对赌,为太子和自己争取今后活命的机会,他一直都因为,天行正道才能成为天下之主,经常劝太子韬光养晦、潜龙在渊,不要争一时之长短,要着眼于未来。
起初,李御确实谨遵他的教导,也以未来人君要求自己,做到仁爱正直、循规蹈矩、孝敬爱亲,甚至,还在孔方儒的撮合下,娶江南儒林仕宦望族沈家女,此举确实加强了李御与南方官宦的联系,但也因为此事得罪了不少北方的门阀旧族。
施恩仁义这种做法,于人君而言确实能装点门楣,但若用来政斗敌手,那无疑有些天真,当李林府、旸国忠的共事来势汹汹时,李御光靠正道,完全招架不住贪官的攻势。
当年,舆图案发酵后,李御这才知道,光是自己立身持正根本没用,若要斗败这些贪官佞臣,就要比他们还要奸诈,他告诫自己,吃了哑巴亏暂时可以按下不表,但是一定要把自己受到的屈辱,全都还回去。
等李林府去世后,他的儿子很快因为谋反被抓,至于他儿子为何谋反,又为何也是与敌国互通有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太子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