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修建好之后,庄园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蔬菜生意。
如今蔬菜的亩产都已经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就是每亩五千斤的亩产。当然这亩产可能因蔬菜种类不同而不同,但基本都在这上下。
而蔬菜的生长周期也被袁晞辰控制在一周的时间。同时二十亩地分别种植十种蔬菜,每种蔬菜的播种和收获时间都受到严格的控制,这也使得,天珠农庄每天都有一万五千斤左右的蔬菜卖出去。
光光是蔬菜这一项,每一天,天珠农庄的利润,就能达到五十万左右。每个工人的提成,每天都至少能保证有五十块以上。
当然,天珠农庄的产出还不止于此。如今其他的食用鱼,如鲤鱼鲫鱼黄花鱼等,也都已经纷纷成熟。而袁晞辰对于鱼和果树所采取的策略都是,不在同一天卖掉。这样的话,作为天珠农庄第二高端产品的出售,鱼和果树都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光是这两样,每一天也能为苏舒茗带来五十万左右的利润。
光是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能达到三千多万。
不过,花钱如流水,这三千多万很快又会被投入到农庄的持续开发当中。
比如,农庄四周道路的修缮。前段时间苏舒茗可是直接赊账给工程队的。当然修路的工程队也是知道,修路款不可能那么快到账,毕竟修路可不便宜。有的,甚至两三年才会到账。当然,直接跑路的也不少。
当然,现在农庄盈余比较多了,苏舒茗的回款速度,明显就快了许多。甚至他们才刚刚产生一笔账单,一周后苏舒茗便是能够及时地奉上。
除此之外,还有农庄四周围墙和电网的设立,这可是十分要紧的,毕竟她可不希望有人再进来了。
税收、豪华农家乐餐饮店的建立、田野设施的维护等等,这些都需要钱。
不过饶是如此,每个月苏舒茗和袁晞辰还是能够存下不少钱的。用不了几个月,他们可能就能在金稻城市中心买豪宅了。
就连袁晞辰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毕竟,现在他们每个月的纯收入,已经可以和以前在袁氏企业当总裁一年的税前年薪+各种津贴福利,相媲美了。
鉴于他们现在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的人事事务和行政事务,苏舒茗和袁晞辰也是不禁无奈地宣布,他们管不过来了。
所以,苏舒茗便是再次动身前往金稻城,从人才市场那里找来五个人负责天珠农庄的人事事务和行政事务。
只有一些重大的决定,才需要苏舒茗和袁晞辰亲自去处理。
比如现在,苏舒茗又决定,继续拓宽天珠农庄的销售渠道。
当然,鉴于农庄现在的规模,自然不可能继续提升亩产,继续寻找更加多的买家来拓宽销售渠道。
那么就只能考虑,将商品的种类拓宽。
看着天珠农庄中什么都有,唯独就是少了些生气。
这种生气,并不是那些树木和只会在水里的鱼儿所能给予的。
说白了,就是动物。
苏舒茗想着,要不要养几只鸡,然后来下蛋?
记得以前流行过一种游戏,就是建设农庄的。这种游戏到了一定程度,便会解锁牧场。
现在,苏舒茗觉得,自己也是时候,该建设一个牧场了。
所以,她决定来到市场上,去打听下,有关于养鸡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是搜集情报,看看最近哪种鸡或者鸡蛋好卖。
在市场上转了一圈之后,苏舒茗便是发现,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叫做黑羽绿壳鸡蛋的鸡蛋。
所谓黑羽绿壳鸡蛋,便是黑羽鸡下的绿壳蛋。
原本,黑羽鸡就是夏国产肉最多最好的一种土种鸡。其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极低,十分适合用来作为养生鸡肉。
而人们发现,如果给黑羽鸡投喂一定比例的蔬菜、玉米、红薯和高粱混合而成的天然饲料,那么黑羽鸡便会产下一种绿壳蛋。
这种绿壳蛋的营养价值极高。高营养价值,也为黑羽绿壳蛋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更有甚者,一些研究人员甚至拿黑羽绿壳蛋来做研究,最后推出各种各样的养生蛋。也就是在它们的食物中添加各种营养,如碘蛋,富硒蛋等等。甚至有给黑羽鸡喂中药的。这样生出来的鸡蛋还具有药用价值。
本来,普通的黑羽绿壳鸡蛋便能卖到十块钱以上一个。加上了那些噱头的养生蛋,更是能卖得二十块到五十块不等。
如此价格高昂利润空间巨大的农产品,自然吸引了苏舒茗的注意。
她也想要养殖一批黑羽绿壳蛋。
可关键是,这绿壳蛋可以通过饮食调节,但是黑羽鸡,却必须要买别人的种鸡。
可是,苏舒茗问了一圈下来,都没人肯卖。
要不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好心地告诉她,因为黑羽鸡的特殊性,所以都没人肯卖掉黑羽鸡的种鸡来养殖。
毕竟,现在市面上黑羽绿壳蛋的单个售价都在三十块往上的了,所以苏舒茗怕是买不到黑羽鸡的种鸡了。
所以,苏舒茗只能另外想办法。她发誓,这种稀有的生物,她无论如何也要买到。
也因此,她一个个不厌其烦地问了那些贩卖黑羽绿壳鸡蛋的摊主。
只是,这些摊主都只是小摊小贩小农户,貌似还是一个村的,一个个都是对口风把握得很紧。
他们可并不想别的村也能够发现这么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最主要的是,黑羽绿壳鸡蛋一旦样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低了。
所以,就算自己少卖一点,他们都不会答应给一对种鸡自己养殖、生蛋。
自然,最终苏舒茗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过,像是这样改变鸡饲料配比从而影响鸡蛋质量的法子,苏舒茗也算是学到了。
所以她打算试一试。如果苏舒茗并不是用黑羽鸡,而是用食用范围更加广泛的黄羽鸡进行培育,不知道最好能不能生出绿壳蛋。
仅仅只是多了一层颜色,价格就翻了十几倍。像是这种利润空间巨大的买卖,自然也是引起了苏舒茗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