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过了两天,报名要出去的宫女倒是渐渐多了起来,可能是她们慢慢地才明白了这个政策的真正含义吧。
到了第五天,要出去的人数突破了两百,俞季已经很开心了,笑着对蓝酥说道,“真的,朕一直觉得我们宫里人数太多,其实根本用不了有这么多的宫女嘛,现在,妃嫔也没有几个,所以每一个宫里的宫女人数过剩,很多都是闲着的,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情况下,是非反而就多了。”
蓝酥点点头,“也是,能出去一部分是好的。”
又过了几天,表示想要出宫的人数止步三百人。
俞季觉得有些奇怪,这明明前两天看起来,大家只要明白了这不是赶她们出去,而是用银子送她们出去,然后就改变了主意了,可是就只有三百人?
“陌语,你去了解一下,看看这些个姐姐们是为什么不想出去啊?”
俞季将宫女称为姐姐们,将蓝酥和陌语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陌语去了解了一下,回来之后,对俞季说,“皇上,这两天要出去的,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二十四五岁的最多,年龄大一些的几乎没有,三十岁以上的也就才不到十个人,四十岁以上的连一个都没有。”
俞季听了恍然大悟,“是不是她们担心自己就算是出去了,也找不到人嫁出去啊?”
蓝酥和陌语一听,很有道理,“皇上说得对啊,对于她们来说,一个女子一生的黄金时间显然已经过去了,就算是出了宫,她们能嫁给谁呢?还不是要孤独终老,这样子的话还不如在宫里继续待着呢。”
其实,就算是在宫里待着,年龄太大的人也待不到很久,宫里是不会为任何人养老的。
古代的女子,或许真的缺少一种自己出去做事情的想法,在俞季看来,三百两银子已经不少了,任何一个人拿着这些银子,都能够做很多的事情,至少,能够把这些银子当成本钱,做一点小生意吧?
三百两银子,那可是古代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拥有的数量。
再加上每一个宫女出去的时候,她们各自的主子还会给她们一些赏赐,这样子加起来,四百万两银子应该是有了吧。
那也算是一个富婆了,有了这些资本,做点什么不可以养老呢?
宫里过来过去就是这么些人,都是这样子的风景,这么多年都待在这里,总应该到了厌烦的时候了吧?
反正俞季是不能理解这些人。
除了一些人年龄太大了反而不想出去了之外,还有一部分确实是担心自己出去了反而会吃亏,比如家里重男轻女的,姑娘拿了几百两银子回去,反而落不到手里多少,父母和兄弟会将这些银子占为己有,然后将女孩子嫁出去,嫁给一个不怎么样的男人,从此她就要过上清贫辛苦的日子了。
与其出去受苦,还不如继续在宫里生活。
这就是另一部分人的想法。
俞季经过这件事情,又有了几个想法,第一个是,要在宫里给这些宫女培训一些生存方面的技能,自然不再是单单的针织刺绣,而是关于一个女子,怎么样更有尊严地在社会上生存?就算是脱离了原生家庭,也没有丈夫和孩子,她们应该怎么样活着,才能更精彩和有趣。
还有一点,俞季觉得自己这个皇上或许应该兼一个媒婆的职责,帮助那些二十多岁三十岁上下的宫女找一个如意郎君。
那些宫女更够在选秀的时候脱颖而出,从而进宫当了宫女,她们的姿色自然是不会差的,俞季希望能让这些美丽的女孩子摆脱年纪大了就找不到夫家的命运。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将人家选进了宫当了宫女,才导致人家找不到丈夫的?所以,俞季决定“将功补过”。
还有一点,就是以后宫女到了二十三岁,便可以申请出宫,自由婚嫁。并且,有不到二十三岁,但是有特殊情况的,也可以向监理司提出申请,由监理司审查之后放她们出去。
俞季慢慢地发现,自己正在进行一项漫长而艰巨的改革之路,这条路看起来是充满了光明的,实际上,却要越过重重围困,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才可能到达路的那一边……
真正的任重而道远啊!
这些天奚泷都没有怎么出现在俞季眼前,但是俞季做的事情,他却一直是知道的。
他特别支持她这么做,并且,暗地里还派了一些人去做哪些宫女的工作,让她们知道出宫其实是很有好处的,甚至连俞季想到的,以后要告诉宫里的这些女孩子们怎么样在社会上生存才更好,奚泷都替她想到了。
突然增加的那两百多人,很可能就是听了奚泷派去的人出的主意,才觉得出宫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
出宫的这些事情做完,蓝酥又一次认真地问俞季,“皇上,以前我们都有采选的规定的,现在这个传统也不好将它废了吧……这毕竟是传统。”
这个问题,俞季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主意,因为现在宫里并不缺宫女,而且,自己又不需要妃嫔。如果这两样都不需要的话,选秀还有什么用呢?
于是她告诉蓝酥,“这两年就先不要进行选秀了,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时间也紧迫,等这些强国的措施都真正地实施了,在考虑选秀这些事吧。”
蓝酥点了点头。
已经是二月中旬,天气已经渐渐地暖和了,白天太阳好的时候,已经可以脱去棉袄穿上夹衣,俞季觉得整个人都在阳光下变得轻盈起来,似乎长一对翅膀,她就能飞了。
因为季节的关系,北燕的人暂时不会打过来,粮食还没有收割,草原上的草也才要冒出新芽。
至少要等到七八月份,战争才会开始吧。
那么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俞季便可以整一整朝廷的这些事情。
比如说,消除奚泷对自己的巨大的威胁这件事。
以前,就算是别人说奚泷怎么样怎么样,俞季都不会真正以为这件事有多么可怕。
甚至那一次,她的好朋友严恪大人亲口跟她说出奚泷的阴谋的时候,她都没有那么清醒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然,刑部尚书严恪因为这件事,被奚泷发配到了大理寺,理由倒是非常好听,说是严大人铁面无私,做任何事情都公平公正,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最适合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