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太子侧妃
殷十月2025-07-02 17:442,027

秦柔原本因为梁修承请旨苍白下来的脸色,更难看了几分。

她怎么都没想到,在这种正式场合一向表现得以相府为重的秦姝,会再次拒婚不说,甚至还直接把自己跟梁北溟的关系摆在了明面上。

这还不算完,她甚至还把自己给拉下水了。

“陛下,皇后娘娘,民女这么做,也是为护全太子殿下的名声。”秦姝一点都不考虑秦柔的心情,她看着上头的两人,理不直气也壮:“民女早了解到,太子殿下与吾妹感情甚笃,若是十年真心,就因为民女带着嫡女身份回来,就瞬间枉顾,这要置太子殿下的名声于何处?”

你这——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

“民女怎能让殿下与吾妹成为只能相望不能相守的苦命鸳鸯,还请陛下赐婚于吾妹与殿下,好成了一桩佳话。”这几日被梁修承烦得不行,秦姝今天是铁了心要送秦柔和梁修承一份大礼。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这大礼行的那叫一个大方:“民女恳请陛下能成全了一对有缘人。”

这么一番慷慨陈词,秦姝都快把自己给说哭了。

她眼中含泪,额头微微发红,那情真意切的目光扫过去,看谁谁心虚,就连老皇帝被她这么看上几眼,也是一阵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就那一张秀丽绝伦的脸,那凄楚可怜的表情,还有因为迫切磕头红了一片的额头——

皇帝看的心里都是一揪。

这一看就不是干坏事儿的长相。

一定是太子不对。

众人看看秦姝,再看看阴沉着脸坐在自己位置上,安如泰山的梁北溟,心中一阵感叹。

果然是天家薄情,这秦家嫡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明心迹,明明刚才摄政王还应下了,如今竟眼睁睁看着秦家女如此悲惨,却无动于衷。

皇帝看着秦姝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却是比其他人更早留意梁北溟的反应,见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这才开始放下心来。

若是秦家的嫡女当真与摄政王情投意合,此事可是就难办了,太子在摄政王面前将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威胁,等他这个当皇帝的不在了,江山易主就只是梁北溟一句话的事儿了。

还好,如今看来,倒像是秦家女一厢情愿,而他这个皇弟,像是没多少那方面的心思。

梁北溟此时已经笑不出来了,咬牙看着秦姝现在这模样,再看看底下还是一脸不死心的梁修承,一颗心都快碎了。

什么大侄子,打死得了。

他第四次蠢蠢欲动想起身,刚一有动作,立马接收到来自秦姝的警告的视线。

他准确无误读出了那目光里的信息——敢出来你给我等着。

梁北溟老老实实窝回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板着自己的面瘫脸,心里却已经开始扎梁北溟的小人儿了。

你小子最好快点给我应了,不然,他家姝儿多跪一刻钟,他就送这小子一份礼。

又一次制止蠢蠢欲动想要破坏她计划的梁北溟,秦姝松了口气。

她容易吗她,一边要酝酿情绪演戏,一边要留意自己不能说错话,还不能忘了那边不安分的梁北溟,生怕他这个时候跑出来护在她面前,直接把这事儿的影响给闹大了。

果然,皇帝见秦姝都这样了,梁北溟也只是冷眼看着,这才打消了疑虑,重新将注意力放到梁修承身上:“皇儿,此事,你以为如何?”

梁修承一看这事儿风向不对,连忙辩解:“父皇,姝儿本就是儿臣心悦之人,又有婚约在前——”

“太子殿下说笑了,姝儿回京不足半年,与殿下十年相伴之人,又不是民女,何来心悦之人?”秦姝毫不可客气打断梁修承的话。

这要是让他一直说下去,这事儿还没完了。

“既然如此,朕也不好做那棒打鸳鸯之人,只是秦家次女身份低微,太子妃乃储君正宫,未来一国之后,身份不能胡来,还是要慎重些好。”皇帝以前虽然不会直说,但就是瞧不起秦柔身份的。

只是今日之事太过闹腾,梁修承又表现的不懂事了些,皇帝总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责骂自己的儿子,自然是要拿着秦柔的身份,多说几句。

老皇帝说着,也不管秦柔更白了几分的脸色,一句话定了此事:“今赐秦家次女为太子侧妃,入住太子府,仍需全了礼数,正妃入门之前,不得先行入府。”

秦柔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皇帝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巴掌,狠狠打在她的脸上。

“秦大小姐身为相府嫡长女,自是要先论此事,早寻良人,皇兄觉得如何?”梁北溟被秦姝接连来了好几个眼神杀,早就坐不住了,一见她的事儿已经完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上回这么冲动是什么时候了。

正好,方才两人的关系才被半真半假地放到明面上来说,说不定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先把人定下再说。

自己心上的女子,总是挂着旁人未婚妻的名头,时间久了,他怕自己会忍不住大义灭亲。

皇帝神色不明地看了秦姝一眼,这才看向梁北溟:“此事不急,毕竟是秦家家事,倒是你,这么多年了,准备何时纳妃?如今连子嗣都有了,是不是也得给人一个身份了?”

这老皇帝,哪壶不开提哪壶。

梁北溟面色当即板了下来:“臣弟后院之事,自会处理,便不劳皇兄费心了。”

这明显的顶撞,让现场再次安静许久,倒是皇帝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你这个做皇叔的,可不能跟一群小辈学,一个个的都不纳妃,这让朕何时才能抱到小娃娃?”

秦姝差点没脱口而出让皇帝自己生一个,可看看那早已灰白的头发,默默道了声哀。

算了,人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别为难他了,只是可惜了那貌美如花的三千佳丽,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入了宫。

皇后对梁北溟此举分外不满:“陛下到了摄政王这里,真真是一把子的好脾气,可是把摄政王的这性子给惯出来了。”

继续阅读:第二百六十三章 九座大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太子妃重生后,七个哥哥跪求她回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