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张使君堪称仁义典范
于秋陨S2025-07-28 18:192,025

  “阁下竟如此大胆!”

  楼亭城上张毅一声凛喝。

  亭长徐茂跟两位伶女瑟瑟伏地。

  冷汗已然浸湿衣袍。

  张毅身边的军师徐庶颔首不语。

  魏延、甘宁扶刀在侧,面如黑铁。

  主公很少动怒。

  必是亭长胆大妄为,迁怒我主。

  徐茂身形跪伏的更深。

  “张使君,下官斗胆解释,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

  “非是我等不念故土,非是下官玩忽职守,实是当地民意所向。”

  “我辈困于夹缝之中,属枯木蚍蜉,楼亭虽在徐州境内,却是三不管之地,田已荒废,人丁凋敝,税产聊胜于无,还得受彭城、下邳强人盘剥遏制。”

  “本地百姓早已不堪负重,故而只能妄自菲薄,违背祖上遗愿,告别故乡,求生于别处。”

  徐茂挥泪陈述:“张使君在楼亭驻军,七日来辖内百姓秋毫未犯,如此仁义之主,下官铭刻在心。”

  “下官斗胆,恳请张使君收留!”

  徐茂叩行三次,忽的直起腰杆,颤巍着从内襟里取出一块粗帛。

  上面血迹斑驳,竟是允指血染的万民书。

  徐茂身后的名伶更是泣不成声。

  献伶,是有求,也是无奈。

  宰鸽,亦有求,更是无畏。

  他们对徐郡律法视若无睹,已然摈弃了人生最后的退路。

  张毅目光复杂。

  诸侯争霸,无人料及民间疾苦。

  今日自己若不应允,楼亭之众恐怕也会毅然踏上迁徙之途。

  彭城跟下邳即将爆发大战。

  “主公,民心可依啊。”

  徐庶一言打破了微妙的气氛。

  张毅捐袖俯身,搀上许茂的手臂:“快快请起。”

  “使君答应了?”徐茂愁眉瞬展,欣喜之中糅着几分感激。

  “起来说话。”

  张毅有些意动。

  楼亭虽小,却住民两万。

  抽离老弱病残,轻壮尚有三千。

  若能武装起来,倒也能短暂割据。

  但是要想长久,需低调发展。

  具体策略便是继续以羸弱示人,暗自藏器,以待时机。

  反之则会遭到曹、吕大军跌荡。

  眼下楼亭成为三州弃乱之地,皆因其没有价值。

  大争之世,诸侯能容得下边陲贫镇十所,断不能容边陲繁亭一座。

  张毅思索再三,已然谋定,遂携手徐茂往衙内走去。

  “楼亭安危,子民衣食皆可交付于我,只是百姓断不能迁。”

  “使君何意?”徐茂眸中再次露出失落之色。

  张毅看徐茂实是憨厚耿直之人。

  韬略策论跟他陈述再多也是对牛弹琴,只好从传统观念切入。

  “战马怀旧将,黎民思故乡。”

  “楼亭百里,葬敛民人先驱,举家易,断念难。”

  “若贸然迁徙,百姓两万余众,不能尽服。”

  说白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

  即便有人举家迁走,念想难断,不便诸侯凝聚人心。

  张毅此言绝非杞人忧天。

  思史烟云,追忆后汉。

  按照正常剧本,刘备投荆州,驻守樊城。

  听闻刘琮开城迎曹。

  备断然不降,在樊城据守曹军先锋。

  自知不敌,便往江夏出逃。

  荆州治所以及附近的百姓、部分不愿投降曹操的士人共计十余万,请命追随刘皇叔。

  刘备携民过江,曾是传唱天下的佳话。

  标榜后世的仁义之君也是自此得来。

  可是……

  百姓念故之心就如一颗充满魔力的种子。

  随着刘备联孙抗曹,坐荆州、平四川,定汉中,那颗种子也在茁壮成长。

  直到蜀汉鼎立,荆、蜀派系隐隐呈现出分庭抗礼之趋势。

  荆人思乡,蜀民思安。

  自此形成北伐扩张与固步自封的两种对抗思潮。

  从而促成了诸葛孔明与李严的政斗。

  二人不过是被推举到风口浪尖的代表罢了。

  古往今来,天下即人心。

  承引悠悠众心,满足悠悠众想。

  自然不乏追随者前赴后继。

  是以,易地安民,实为古之大忌。

  老马知途,百姓思祖。

  传承华夏数千年的纽带信仰,终难抹平。

  这一点,张毅知。

  徐茂作为故土亭长,焉能不念故土?

  “留下吧,守着祖辈们曾经挥汗如雨的这片土地。”

  “我有一策,可使楼亭乱世后,留有余庆。”

  张毅欲言又止,直接说怕徐茂遗忘。

  故而他伏到案前提笔挥毫。

  徐茂兴致使然,盯着案上竹简,只觉的自己将得贤者馈赠,楼亭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张毅撰内外两策,短短两行。

  【对外坚壁清野,使周边刺史断了盘剥之念。】

  【对内筑墙积粮,轻壮披甲,以求自保。】

  “使君——”

  徐茂咧嘴挠头,顿时急成了猴。

  使君此举莫不是胡闹?

  筑墙之财何来?

  积库之粮何来?

  轻壮之兵器甲胄,又从何来?

  “徐茂,你有所虑,我有所诺。”

  “我说过,楼亭温饱安全我会负责。”

  张毅决心已定。

  楼亭虽小,却毗邻徐、豫和荆襄三州。

  此地贫瘠荒芜,不易召人羡嫉。

  正是构建谍网的好地方。

  一旦提领此地,他即便身居南阳,也能知晓天下大事。

  那等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然,美丽要付出成本。

  张毅需要一位专精谍报、渗透的人才在这边活动。

  需要将楼亭打造成藏器蓄势的堡垒。

  如鲠在喉一般盘在诸侯割据的天下腹地,待机而背刺!

  不过最棘手的成本,还是当地赋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还得想办法给楼亭开辟新的产业,以盘活当地经济。

  毕竟,曹司空给的那点粮饷,不过是杯水车薪。

  什么?

  曹司空给钱粮?

  给了。

  就在张毅说服了徐茂之后。

  甘宁在城楼上看到了川延不息的滚滚车流。

  带头的则是曹操麾下的军曹粮官王垕。

  就是历史上曹操大战袁术时,被曹借首级一用的那位运粮官。

  张毅箭步出城相迎。

  魏延、甘宁跟随张毅身后。

  两人但见驶来的粮车在地上犁出掌许宽的印辙,便知此番钱粮必不在少数。

  张毅又何尝不知,心中赞叹:曹司空阔绰!

  其爽朗的笑声令徐庶大受感染。

  更让后面迈着小碎步斗胆跟随的楼亭亭长大为刮目。

  徐茂眼中糅着睿智与庆幸之色,暗道:不曾想使君势大,竟是一方诸侯!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四章 粮草被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争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