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子远唬我?
于秋陨S2025-07-28 18:192,026

  一点人情世故都没有吗?

  老子在沛郡囤兵二十万。

  张毅小儿唯有五万之众。

  却如此小觑自己。

  简直狂悖无知!

  吾堂堂大汉丞相,还跟你这小小州牧聊个勾八!

  正当曹孟德手握青釭剑,傲然起身准备离开时。

  张毅发出一阵轻蔑的嗤笑。

  “我劝孟德此番回去,小心用兵。”

  哟?

  就你能耐?

  你在教吾做事?

  曹操的眼神似要杀人。

  身后司马懿见状,便双手藏在袖袍之中缓步上前。

  张毅这边徐庶也相迎而上。

  双方军师来到各自主公身旁候着。

  后方的先锋将军跟军队都不曾妄动。

  “子远老弟,吾倒想问问你,此战你败,可愿臣服与吾?”

  曹操摩挲着胡须,笑问张毅。

  张毅洒然笑道:“孟德会聊天!”

  “我发展势力从不曾考虑地盘有多大。”

  “人兴方能地活。”

  “你确有中原二州,粮草重地,然我麾下兵士更胜,名将更强,生涯未曾有败。”

  张毅绝非夸夸其谈。

  曹操闻言,脸色确有一丝惊讶。

  张毅属实没有打过败仗。

  他算名副其实的百战百胜。

  张毅盯着曹操。

  孟德身后的司马懿似要开言,张毅悍然冷笑:“孟德,我早已看淡胜败。”

  “纵然败了,我便退出徐州,退守南阳,继续做我的主簿。”

  “只要将你曹孟德的兵锋削弱,自有群雄尽相啃你血肉。”

  “你地处中原,为诸侯觊觎的中心。”

  “纵是你的江东盟友,到时候也会背刺。”

  “你与诸侯一损俱损,我再劝荆州牧出大军横扫中原。”

  “到那时,尔等阴谋家真如破砖烂瓦一般,各自归西。”

  张毅此言一出。

  曹孟德已是脸颊颤栗。

  此番计议,戳及人性。

  更刺痛了曹操的软肋。

  他挟天子令诸侯,声援他的盟军看似强大。

  实则各怀叵心。

  各有所图。

  一旦张毅将徐州跟寿春弃如敝履。

  必将引得群雄争夺。

  两块骨头,六个人抢。

  这天下岂能不乱?

  江东孙策跟曹操的盟友关系也就不攻自破了。

  沛郡的决战,被张毅一分析。

  俨然成了曹操最大的心疾。

  张毅败了,还有退路。

  凭借南阳郡,他可以屯兵十万。

  韬光隐晦。

  可曹孟德不能败。

  甚至是险胜都不行。

  他必须得大胜,而且是速胜。

  否则,兖州、豫州对那些渴望入主中原的诸侯们而言,诱惑太大了。

  “孟德,你可知天道使然?”

  “子远,此为何意?”曹操眸中异色越盛。

  “大汉江山四百年,自董卓之祸才算国祚崩裂。”

  “然天下人心依然向汉,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已不是秘密。”

  “诸侯皆有异心,却不知今日之山河,岂是百年能定之大局?”

  “四百年江山,若被尔一人所覆?岂不悲哀?”

  “最起码,得三代人的努力,到那时候,浪潮褪去,方能显现谁是英雄。”

  “你我皆不会长命百岁,舞台是子孙后代的。”

  “你儿曹昂、曹彰,勇多而谋寡。”

  “曹冲聪慧过人,却锋芒毕露,必遭杀身之祸。曹植盛名难负,反被虚名所累,曹丕足智多谋,却泯了良心人性,颇有孟德之风,奈何却无孟德之持久。”

  “你之疆土,终有三马食槽之祸也。”

  张毅言犹未了。

  曹操身后的司马懿便是心头剧怔!

  张毅此言,振聋发聩。

  今日预判,近乎神仙。

  他岂能知晓我之心藏?

  然,虽然司马懿不知道张毅玩的上帝视角。

  可冢虎终归是冢虎,鹰视狼顾,真实野望岂能暴露丝毫?

  司马懿迅速敛起眉宇间的凌乱与不安,故作不解道:“三马食槽?彭城侯所言岂是西凉马腾乎?”

  “在下听闻西凉马腾、马超、马岱皆为人中骁勇。”

  张毅目光瞥向司马懿,傲然冷笑:“呵呵,足下应变机巧,不愧为当世前五的谋臣。”

  司马懿颔首不语。

  心中骂骂咧咧:张毅,你特喵别说了,不要再继续说了。

  你把底牌掀翻,我还怎么演?

  不过,司马懿也对张毅心生了敬畏。

  暗表心智:张毅不死,大事难成!

  曹操已将猜忌的对象投向西凉马腾。

  但西凉距此千里之遥。

  而今论起也不过是茶后谈资。

  眼下曹孟德最惊心的则是张毅对他膝下众公子的品评。

  说的简直太准确了。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

  曹操有些怀疑,自己的儿子,难不成是张毅所生?

  曹昂、曹彰却是勇猛的战将。

  尤其是曹彰,深得曹操喜欢。

  因其一脸黄须儿,颇有盛年曹操之风范。

  关键其手持一把听风刀,威不可挡。

  许褚多次赞美:曹彰之勇,当为后世虎侯。

  只可惜,曹彰有勇无谋。

  反观他最溺爱的曹冲。

  年仅六岁。

  表达出的聪明才智,已成许昌百官交口称赞的神童典范。

  曹冲称象,展示出来的灵活思维也让曹操赏目。

  可冲儿年幼,不堪重任。

  曹植确如张毅所言,盛名难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他整日饮酒邀朋,夙夜斗诗。

  笔下诗篇已成天下佳话。

  更被众士子们吹捧品评。

  然,在真正的大诗人曹操眼中,曹植的轻浮虚荣之心,早已昭然若揭。

  此子根本不适合继承大业。

  剩下的曹丕!

  曹操琢磨不透。

  丕公子处处谨慎,却有透着几分憨厚。

  曾几何时被曹操视为不思进取、不善谋略的废物、饭桶。

  可如今听了张毅的话。

  曹操陷入恍惚。

  怎么?

  吾儿曹丕反而是最有前途的?

  但是,不能跟吾一样持久?

  这是何意?

  还有,曹冲的杀身之祸又是何意?

  曹操皱眉眯眼,涌现出满满登登的猜疑之风。

  张毅小儿,为何如此懂吾之公子?

  绞尽脑汁,一阵风暴。

  排除了某种可能后,曹孟德叹息一气。

  恐怕张毅大智若妖,才是最贴切的解释。

  此等大才,竟如此隐藏。

  一瞬间,曹操觉得身边的冢虎不香了。

  卧龙凤雏也不好了。

  若是吾有张子远,这天下早就大定了。

  “孟德老哥,方才我言,老兄身后众公子不堪大任,你若逐鹿天下,可曾计好身后之事?”

  面对张毅再次询问。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一章 愚公移山,其志难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争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