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教授的点拨
月下火2025-11-06 18:002,509

省城的夜晚,党校生活区深处,一栋爬满常春藤的老式单元楼里,灯火通明。

陆摇跟在一位相熟的江东大学马哲院老师身后,一步一步踏上楼梯。

引路的老师低声叮嘱:“小陆,周老教授脾气有些孤高,但学问是真材实料,尤其对基层党建和干部培养理论有独到见解。你待会儿说话注意分寸,关键是真诚。”

“我明白,谢谢李老师引荐。”陆摇点头,他手中提着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用深蓝色土布精心包裹的方正物件。

敲门后,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的老人开了门。他就是周老教授,退休前是省委党校的资深教授,门生故旧遍布省内政学两界。

“周老,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大龙县新竹镇的陆摇镇长。”李老师连忙介绍。

“周老,晚上打扰你休息了。”陆摇微微躬身,态度恭敬。

周老教授目光锐利地扫过陆摇,在他年轻却沉稳的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他手中那个包裹上,眼中有光:“进来吧,小陆同志。”

李老师稍微做一会,他就借口先走开,让陆摇他们单独谈。

厨房中慢炖着汤水,有中药的味道飘出来,周教授就让陆摇去书房。

书房不大,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书籍,有些线装古籍甚至用牛皮纸细心包着书皮。

陆摇轻轻将那个蓝布包裹放在书桌一角,小心地解开系扣。里面露出的,是几册纸张泛黄、装帧古朴的线装书,封面上的字迹苍劲有力。

“周老,听李老师最近在研究古代的初刻本,晚辈机缘巧合得了一套,不敢私藏,特来请你品鉴指正。”陆摇的声音平和,带着对学问的尊重。

周老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像孩童见到了心爱的玩具。他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册,凑近台灯,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的纹理,查看版刻细节和钤印,口中喃喃:“是它,就是它!品相如此完好,难得,太难得了!”

他脸上露出由衷的喜悦,看向陆摇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小陆镇长,这份礼物,太重了。你费心了。”

“宝剑赠英雄,古籍赠鸿儒。能物归其主,是这套书的福气,也是晚辈的荣幸。”陆摇谦逊地回答。

周老教授小心地将书放回,示意陆摇坐下,自己也坐回藤椅,神色恢复了学者的严肃:“你们新竹镇的事,我略有耳闻。灾后重建,新镇规划,还有那个镇属矿企,搞得有声有色,是件好事。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你前面那两任,书记和镇长,是怎么倒下的,你心里要有杆秤。他们走过的歪路,你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陆摇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周老教诲,晚辈谨记。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我选择权力。若只为追求金钱,大可以下海经商,那样或许更自由,财富积累也可能更快。但权力,能让我做更多事。”

“哦?”周老教授身体微微前倾,显出兴趣,“那你需要权力,具体是想做什么?”

陆摇没有直接回答宏大的目标,而是从自身经历说起:“我最早在市政府秘书科,是最基层的岗位。那时能感受到权力的存在和流转,却始终隔着一层玻璃,无法真正触及和运用。后来到了新竹镇,成为镇长,手中第一次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推动新镇搬迁,成立镇属矿企……看着规划一点点变成现实,我才真切体会到,权力是实现抱负的工具。但越做,越觉得能做的、该做的还有更多。”

“所以,你需要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权力,不是为了掌控,而是为了做事。”周老教授缓缓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你是个实干家,这很好。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想做事、能做事的年轻人。”

他接着问,“那你觉得,在基层干事,最需要的是什么素质?”

陆摇沉吟片刻,道:“成熟且可行的理论指导。”

“不是权力本身?”周老有些意外。

“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事务极其具体琐碎。”陆摇解释道,“下面的干部需要的是清晰、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如果上面的政策制定得不‘接地气’,脱离实际,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就很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取一些变通甚至违规的手段。结果可能是事办了,但路走歪了。所以,顶层设计时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考量至关重要。”

“看来你在基层这段时间,没有白待,成长很快啊!”周老教授抚掌轻叹,对陆摇的见解颇为赞许,“能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并且思考到政策制定层面的问题,你的视野已经超出了很多同级别的干部。”

两人就基层治理、干部培养、政策落地等话题深入交谈了很长时间,书房里时而响起周老教授爽朗的笑声,时而陷入沉思的寂静。

期间,一位气质干练、年约三十的成熟女子轻轻敲门进来添过茶水。她是周老教授的女儿周雯,平时负责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也协助处理一些文书工作。她悄悄打量了陆摇几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直到夜色深沉,陆摇才起身告辞。周雯将陆摇送到门口,她没有多说话。

返回书房时,她看到父亲还在灯下爱不释手地翻阅那套古籍,忍不住说道:“爸,这套书看起来很贵重,你就这么收下,合适吗?我看这个陆镇长,年纪轻轻就能拿出这么贵重的东西,未必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清白。”

周老教授抬起头,看着女儿,摇了摇头:“雯雯,你这回可看走眼了。陆摇这个人,不简单。他会是个好官,至少,是个想做事、也知道该怎么做事的好官苗子。”

“不见得吧?”周雯蹙眉,“这套书,我虽然不懂行,但看这品相,市场价少说也得几十万。他一个乡镇镇长,哪来这么多钱?我们还是小心点,少来往为妙。”

“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老教授用手指轻轻点了点书页上一处极其隐蔽的、用朱砂绘制的小小标记,“这套书,我上次见到它,是在江家老爷子的书房里。那是他的心爱之物,绝少示人。陆摇能得到它,并且拿来送我,这本身就说说明问题。”

周雯吃了一惊:“江家?你是说……陆摇是江家的人?”江家在省内的地位,她自然是清楚的。

“那倒未必。”周老教授沉吟道,“更可能的是,陆摇通过某种方式,展现了足够让江家看重价值,江家才愿意拿出这样的藏品,助他打通关节。这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考验。陆摇的背景你我都知道,几乎是白手起家。他想往上走,需要贵人提携,但前提是他自己得是块值得雕琢的璞玉。”

他顿了顿,看向女儿:“雯雯,你和陆摇年纪相仿。有机会的话,可以多接触接触,就当交个朋友。这个年轻人,未来或许不可限量。现在结下善缘,对你将来未必没有好处。”

周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爸,我明白了。我会留意的。”

周老教授不再多说,重新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合上古籍,用一块柔软的丝绸仔细包好,然后起身,将它锁进了书柜最深处一个带锁的抽屉里。

继续阅读:第234章 书记召见,不速之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独步青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