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主任懵圈,季禾却十分乐呵。
这场面比她预想的要壮观许多啊!
时间倒流,回到前日。
她去纺织厂和钢铁厂厂长办公室晃悠了一圈,奉上了请帖。
告知他们后日要在国营饭店弄个纺织厂和钢铁厂的联谊答谢粉条宴,希望他们作为主办方能按时参加。
胡厂长一听乐了,纺织厂想要开联谊答谢宴那也是跟服装厂开,怎么能和钢铁厂开呢!
于厂长也直摇头,话里话外的意思与胡厂长表达的一般无二。
季禾真诚的很,把自己的目的全讲了。
她觉得吧,以她对纺织厂的贡献来说,胡厂长没问题,果然在她一顿吹捧之下,胡厂长点头答应了。
于厂长就有些难弄。
所以那日去厂长办公室,特意到钢铁厂车间晃悠了一圈。
想着要是碰上什么疑难杂症,她顺手给解决了。
于厂长看在她也为厂子出过力的情况下,估计也能过来捧个场。
试问她怎么知道车间会出现难解决的问题,那得亏她穿越之前追的那些狗血小说。
反正里面全是这么写的。
她运气不错,还真让她碰上了。
钢铁厂新进了一台进口仪器坏了,花重金请外国佬帮忙维修。
外国佬傲气极了,一边维修一边叽里呱啦的骂华国人都是猪,说明书都读不懂,还和同伴说要换掉仪器上的零件,让华国猪花钱购买。
她这暴脾气就上来了,上去用外语一顿交流,最后把那外国佬气跑了。
车间主任着了急,眼看着气的脸通红,张嘴就要骂她。
她上去一通乱捅咕,就给机器修好了。
嗯,最主要依靠的是黑心狗这个金手指。
为了以后不露馅,她还特意在黑心狗那里恶补了华国五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机械发展史,并学习了各种仪器原理以及如何维修。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她修好进口仪器这事办的不小,没一会就被传进了于厂长的耳朵里。
于厂长找过来,并亲眼见证她修好的仪器重新启动后请她去办公室喝茶。
夸奖自不用说,还拍桌子保证,粉条全宴这一天他一定到。
得了于厂长的保证,她立马用于厂长办公室的座机电话给食品厂和啤酒厂打去电话。
借着于厂长的虎威邀请了两个厂子的领导来参加粉条全宴,并在撂了电话后立马送上请帖。
至于那个服装厂厂长是胡厂长请来的,一个纺织厂一个服装厂,相辅相成的存在,胡厂长一个电话过去,人立马到位。
这些厂长们能过来是在季禾意料之中,那些政府来的领导却是意料之外。
她瞅了瞅,县政府来了好几个领导,官职最大的那个是县委副、书、记。
“四套班子”中排名第一的“首副”。
还有财政局局长,工业园区负责人……
好吧,剩下的她也不太认识。
这几个重点认识还是因为她在纺织厂闲来无事看报纸时记住的。
她真没想到啊,当时她本着广撒鱼饵好收场的原则,在给其它厂子送了请帖之后厚着脸皮去了一趟政府。
她就觉得这请帖要是真能被哪个领导看在了眼里,人家顺便过来一趟,那她就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现在……这便宜有点多是咋回事?
她是个会观察的,通过于厂长和县委副、书、记熟络的谈话就猜出这些人是于厂长请来的。
因此她得出一个结论,于厂长这人能处!
有事他是真上啊。
那边于厂长在和领导们交涉之后转头在人群里找季禾。
瞧见她双眼放光的盯着政府领导,无奈摇头。
他赶紧走过去挡住了她的视线。
“你再这么看下去,领导可就要找你问话了,小姑娘家家的,就不能矜持稳当点?”
那天看过她大刀阔斧如男人一样修过仪器之后,于厂长就无法再将她当成正常小姑娘对待。
试问,谁家小姑娘能单手抬起三百多斤的铁嘎瘩?
谁家小姑娘能将扳手拧到差点起飞?
季禾听这话不服了,“我怎么不矜持,不稳当了?于叔,你看看我今天穿的这一身,不够淑女?再看看现场这有条不紊的秩序,我还不够稳当?”
于厂长头疼,瞅向季禾的眼神却带着宠溺,“行了,知道你厉害,过去吧,等拍了照后赶紧开饭,别让领导们等急了。”
季禾点头,两人一同往主桌走去。
于厂长关心询问:“突然来了这么多人,食材可还足够?”
季禾点头,“够的,我全家都在后厨呢,粉条不够就现漏。”
“你全家都会漏粉条?”
“嗯,基本上吧,只是这里的水不行,我已经让我爸回去取水去了。”
“这里的水为什么不行?”
“不甜!”
于厂长若有所思,“我说你做的粉条为何吃着有一丝丝的甘甜,原以为是土豆淀粉原有的甜味,没想到是来自这水?”
季禾点头,“没错,就是因为这水,不管是从清洗还是粉浆到最后的煮粉条用的全是泉水村的泉水,我家水井就是泉眼埋缸成井,做粉条用的水全部是泉水,这味道可不是一般地方能做出来的。”
这就是她保证粉条厂在泉水村建厂的底气。
泉眼,镇上可没有!
泉水镇之所以叫泉水镇,可不是因为镇上遍地都是泉眼。
而是因为泉水村得名。
这么多年,公社主任貌似忘记了这一点。
当然,一个不懂漏粉条的人又怎么能发觉这其中的差异。
以为找个会漏粉的师傅就成了?
呵呵,做梦!
她种下的树结出的果,谁也别想空手摘了去。
说话间她把一个纸盒袋递给于厂长,于厂长心领神会,听音知意转身吃饭的时候就把纸盒袋递给县委副、书、记:
“魏书记,这是新做出来的干粉,就干嚼也能吃出一股甜味,这全赖于泉水村的泉水啊。”
一直在外面伸脖子往里瞅的公社主任将这一幕完完全全的看在眼里。
瞅着就贵重的纸盒袋里装的东西能便宜了?
这不明晃晃的贿赂么!
好啊,一个小丫头为了和他争夺建厂位置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他一思腹,召唤副主任就走,“我们去县政府。”
走之前他又回头确认看了一眼,那人确实是政府的县委副、书、记,他听说此人和县长不对付。
县委副、书、记姓魏,县委书记不在的时候,大家通常会喊他卫书记。
魏书记乃于厂长好友,两人一个院里长大。
这次看着他面子过来捧个场,本想着打个转立马离开。
没想到场面弄得还挺大,竟然请来了报社记者。
他立马给县长和书记打了电话。
县长没什么,倒是书记说了一句,“用完午饭回来时,带一些粉条回来,咱们县底下新冒的笋尖,我这个做书记的总要把把关才行。”
不过一句玩笑话,县委副、书、记却听出了两个意思。
一个是你既然去了就吃了饭再回来。
另一个是回来时别忘记打包两个菜让他也尝尝。
这第二意思很有意思。
一个小厂,什么时候也能惊动县委书记惦记了?
恐怕这厂子上面有人照应。
魏书记再看这排场,也觉得挺像那么回事。
尤其是那个忙里忙外瞅着就不大的小姑娘。
年纪轻轻不怯场,独自举办了这么个大场面不说,竟然还请动了省城晨光报社记者出面。
这姑娘不简单。
为官者行事说话不能端着,尤其居高位者更是要做到亲民随和。
故而魏书记在于厂长面前讲了两句季禾小小年纪行事稳妥、巾帼不让须眉之类的客套夸赞。
说者随意,听者却上了心。
于厂长顺嘴就提了季禾如何怒斥外国傲慢佬,又是如何修好那台进口仪器的。
于厂长口若悬河,一旁的胡厂长心里就不是那个滋味了。
季禾明明是他厂子的人,怎么就是他钢铁厂的才女了?
胡厂长不甘示弱,把季禾如何搞定外国出口订单,又画出怎么出彩设计图,去了省城学习出差又是如何辛苦为纺织厂谈妥订单的事情也冲着魏书记说了。
能执笔画图留订单,能讲外语修仪器,出门还能谈订单。
这几件事可都不简单。
单说一样做好了都能被称做人才,可这姑娘是这几样全会!
这一下魏书记心里倒真生了几分赞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