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秋雨和张巧玲同时喊道,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
“秋雨妹子认识玉君?”
“巧玲姐认识君姐姐?”
两人同时开口。
陈玉君看到两人,也是一喜,随即就惊讶道:
“你们两个……”
在陈玉君的印象里,乔秋雨和张巧玲应该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人才是。
毕竟一个是住在大兴村的普通姑娘。
一个却是县令千金。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会在一起,还很相熟的样子。
张巧玲笑道:“这是我娘认的义女,我的义妹。”
又狐疑的看了看乔秋雨和陈玉君,道:“你们两个怎么认识的?”
陈玉君笑着将乔秋雨救了她的事情说了遍,就有些感慨的说道:
“没想到秋雨妹妹竟然是巧玲姐姐的义妹。”
张巧玲一听陈玉君也是乔秋雨救的,脸上满是骄傲。
不愧是她的义妹,人美心善!
“对了,玉君你什么时候来乐齐县的。”张巧玲道。
陈玉君眼底闪过一抹黯然,说道:
“来了有一阵子了,只不过孩子还小,离不开人,就没去叨扰你。”
邱家的事情,她还是放不下,之前说好要去乔秋雨家,也一直没去。
尤其是邱家的人竟然几次三番去娘家找她。
爹娘已经明确传达了她的意思,说了她要和邱家和离的事,可邱家根本不放手,说什么也不愿意和离也就罢了,还几次三番的提着礼物上门求见。
前段时间更是在娘家门口跪了一天一夜,引得她娘家都被人指指点点。
她知道邱家人要做什么,更怕他们找到她,带走她的玉儿去救那两个孩子。
她必须保护好她的玉儿。
所以她始终不敢露面。
陈玉君不想说自己的事情,连忙转移了话题,问起了张巧玲的近况。
张巧玲看出陈玉君心里有事,但她不愿意说,她也不好多问。
主要是,她们自从各自成亲后,联系就越来越少了。
她也不知她们之前的情谊还剩下多少,就算看出她心中有事,也不好多问了。
张巧玲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得知她竟然离开了石家,恍惚了一瞬,有些惊诧,随即就是由衷的替她高兴。
张巧玲还年轻,的确是不该一辈子守着石家过的。
她笑着道:“恭喜你。”
张巧玲笑了笑,道:“如今我带着儿子回家住了,玉君有时间的话就来我家找我,对了,我明儿个要带儿子去秋雨家住几天,玉君你要不要也一起去?”
乔秋雨也笑着道:“君姐姐有空带着玉儿来家里玩啊。”
陈玉君笑着点了点头。
街上人来人往,几人寒暄了几句,就分开了。
看着乔秋雨和张巧玲离开,陈玉君眼底满是羡慕。
一直到乔秋雨等人和张夫人会合,又上了马车离开,她才收回视线,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
就见刚才被她打发去买东西妙晴回来了。
“走吧。”
陈玉君带着妙晴往酒楼走去。
妙晴手里提着一盒点心,笑着:
“小姐猜的果然没错,刘记的点心铺子果然还开着呢,奴婢买了小姐和夫人最喜欢的杏仁酥和桂花糕。”
陈玉君道:“今儿个上元灯会,刘记定是不会那么早关门的。”
逛了半晚上灯会,她有些饿了,忽然就想吃刘记的桂花糕,就让妙晴去买了。
却没想到碰到了乔秋雨和张巧玲。
想到两人,陈玉君脸上就浮起了一抹笑。
上次见张巧玲还是两年前。
记得那会儿的她正为儿子的病情和石家的琐事操心,眉宇间是化不开的愁容,身上都带着股子戾气。
两年没见,她的状态越来越好了。
她今儿个的状态,让她不由回想起她们以前还在闺阁时。
她家不在乐齐县,但家中在乐齐县有生意,还有两个庄子,幼年时她经常跟着爹娘来庄子上小住,就是那时认识了张巧玲。
自那后,她每次来乐齐县都会去找张巧玲,慢慢成了无话不谈的闺友。
那会儿的她们真的很快活。
一直到六年前,她们陆续成亲。
刚成亲那会儿,她们还会时不时约一下。
可随着石大公子身死,石商霖病重,张巧玲就很少再见她了。
她约了几次,每次她都避而不见。
后来,她也琐事缠身,就更没时间约她了。
两年前的那次相见,也是像今儿个一样的偶遇,可那会儿她忙着求医。
而她也因成亲后一直未有身孕发愁,四处求医,没顾上她。
两个不幸的人碰到,哪怕曾经是那般要好的闺友,也都变的无话可说。
如今能看到她好起来,也是极好的。
陈玉君在心中由衷的祝福着。
同时,马车上。
“秋雨妹子,你在看什么呢?”张巧玲奇怪的问道。
乔秋雨收回视线,笑道:“看街上的花灯啊,真热闹。”
刚才,她的手心又热了。
她立马就想到了之前看到的那一抹疑似乔招娣的绿色身影,赶紧掀开车帘去看。
可却什么都没看到。
“是啊,今年灯会上的人比往年都多。”张巧玲笑道。
往年的上元节也都有灯会,可却远远没有今儿个热闹。
也是今年大多数人都过的不好,听说衙门会发放免费的花灯,就都过来领了。
她刚才放花灯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许愿明年风调雨顺,日子能好过一些。
一行人回到张府。
张夫人亲自送乔秋雨等人去客院休息。
而张巧玲则去安顿着石商霖睡下。
看着石商霖的睡颜,张巧玲有些心不在焉,想着今天见到陈玉君时她的状态,就不由叹了口气。
等从石商霖的小院出来,就吩咐道:
“翠儿,明儿个你安排人去打听一下玉君家的事情,我总觉得她好像有事。”
“是。”
“你也去休息吧。”
张巧玲打发了翠儿去休息,她躺在床上,脑海里全是她还是姑娘时和陈玉君一起的点点滴滴。
那会儿,她刚来乐齐县不久,因为陈家的原因,她哪怕作为县令千金,也处处被排挤。
那天,她和母亲一起去参加宴会,被人排挤,一个人孤零零的躲在一边,是陈玉君主动和她说话。
后来,她们关系越来越好,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可……
想到后来的事情,张巧玲就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