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范正豪一脸希冀的望着自己,贾真苦着脸道:“周瑜的话,我没做过相关的准备啊……”
袁仁见范导似乎是铁了心想让贾真演周瑜,在一旁急得直挠头。
想了想,他犹豫着道:“是啊范导,这段时间贾真一直准备的都是赵云的戏,要不让他演一段赵云您先瞧瞧?”
“哎,这事儿闹的……”
范正豪失望地摇了摇头,重重叹了口气。
见范导叹气,袁仁心下一惊。
完了完了,得罪了这位大神,以后的路可不好走了。
他定了定神,试探地问道:“那……范导,这戏还试吗?”
范正豪想了想,颇有些无奈地说道:“既然小贾准备的是赵云,那就先按你准备的来吧,我们先看看你的表演风格。”
说着,他清了清嗓子,端起导演的架子来,道:“咱们先说好啊。”
“虽然不是正式的试镜,但待会儿你的表演我们还是要录下来带回去的。”
“剧组不是我的一言堂,得让其他领导都看看你演的如何,才能决定用不用你。”
“所以,虽然我个人觉得你的形象气质是没问题的,但我还是希望你能认真试戏,拿出最好的状态来。”
贾真点了点头,向范导道了声谢。
他知道,范导这是真的欣赏自己,才会说出这番看似告诫实则提醒的话来。
入行已经整整一脸,再经过前一段时间家教老师的恶补,贾真对于自己的演技,还是很有信心的。
在同龄的演员里边,自己的演技,应该是比较靠前的。
按照行业标准来说,自己至少也算得上是水准以上。
离演技派可能还有一点距离,但起码,自己现在应该算是一个称职的演员了吧。
从被袁仁稀里糊涂的拐下山开始,贾真这一路走来,在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跟很多人学到了很多东西。
能做到如此,与系统的帮助自然是分不开的。
但他自身的刻苦与努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今面对着《新三国》这种超级大制作的试戏,虽不敢说有必胜的信心,但至少已经毫不怯场。
范正豪接过助手递过来的笔记本电脑,问贾真道:“你准备的是哪一场戏?”
贾真道“第一卷第106场,刘备为救陶谦向公孙瓒借赵云这场。”
范正豪点了点头,坐回包厢的沙发上,并把电脑放在了大腿上。
他一边在键盘上敲敲点点,一边道:“ 那段戏不错,就从刘备带着赵云离开之后开始演吧,你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
说着,又把头扭向一旁的助理,道:“小吴,待会儿你给小贾搭搭戏。”
贾真答应了一声,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
范导说的那场戏,是公孙瓒同意以后,刘备兴高采烈的带着赵云前往徐州,在路上一直暗示他追随自己的一出戏。
挖墙脚挖到自己上司那里,不得不说,刘皇叔确实有够“无耻”。
众所周知,刘备是三国里有名的“穷鬼”。
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地盘没地盘。
所以,他就特别喜欢去找人家借,并且是逮啥借啥。
曹操的兵马他借过,公孙瓒的小弟赵子龙他借过,江东的荆州他也借过……
只不过……
借的时候大义凛然,可最后好像一个也没还回去过。
用现在老赖们的话来说就是——
劳资凭本事借来的,凭啥子要还?
这一次逮住了机会把赵云从公孙瓒那儿借出来,他当然也是打了有借无还的算盘。
不过对于赵云毕竟是个有着自主思想的小将军,是不是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刘备也不敢确定。
因此,他便借着一次闲聊的机会,来暗示和试探赵云,以弄清他心中所想。
赵云倒是一点也不扭捏,虽知对方是在有意试探自己,还是直言不讳地将刘备一顿大夸特夸。
什么心怀天下,乃是当世明主啦,什么扶大厦于将倾、整汉室之基业非刘皇叔莫属啦等等。
总之,这一波马屁拍的刘备是心花怒放。
两人随即一顿商业互吹,可谓是皆大欢喜。
有了这次试探,再加上在徐州两人成功的合作,日后赵云去投奔刘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大约两分钟后,贾真站起身,冲范正豪道:“范导,可以开始了。”
范导点点头,向一旁的助理小吴使了个眼色。
小吴手里拿着一份剧本,先是看了贾真一眼,得到可以开始的示意后,念出刘备的台词:“久闻将军英勇无比,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一旁的助理导演老吴拿着平板电脑,率先念出了刘备的台词:“久闻将军大名,今日终于得见,何其幸哉。”
贾真拱了拱手,微微躬身道:“刘大人谬赞了,云愧不敢当。”
小吴道:“赵将军不必过谦,依在下看来,公孙将军账下数万将士中,当得‘英雄’二字的,唯赵将军一人耳。”
“世人之道吕布之英勇冠绝天下,殊不知那个匹夫,又如何能及得上赵将军十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