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季铭原本想好的一大堆劝说的话顿时又咽回了肚子里。
纳尼?
苏兆斌导演打的这一通电话,不是为了挖墙脚,而是要来做我们这部戏的导演?
这倒是喜闻乐见啊!
只不过,他卫啥不打袁总的电话,却要贾真去问呢?
难道……苏导是冲着他的面子才过来的?
这小子现在已经这么有牌面了??
苏兆斌确实是冲着贾真来的。
之前贾真仗义出手助他脱困,他一直都记在心里。
在娱乐圈这个人情淡薄的圈子里,贾真这样真性情的人实在太少了,能与这样的人交好,也是一种幸运。
正好借这个机会,投桃报李一番,两人的关系说不定能更近一分。
况且,苏兆斌认定了贾真以后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他现在咖位还不算太高,结交起来不难,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雪中送炭,永远要比锦上添花更厚重,更值得珍惜!
6月20号,在袁仁的四处奔走之下,《对决》剧组的主创人员总算是凑齐了,一大票人乘飞机飞往横州影视城开始拍摄。
说到这事儿,贾真不得不再一次对袁仁的远见表示佩服。
去年陪着贾真在横州影视城拍了将近一年的戏,袁仁居然跟横州影视城管理处的经理混成了好哥们。
送了两瓶好酒,硬是从人家手里要来了一个旁人千金难求的摄影棚。
苏兆斌导演作为总导演加盟了这部电影,而吴晓波则丝毫没有被人鸠占鹊巢的失落感,反而非常兴奋。
能跟着这样一位优秀的新锐导演学习经验,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就这样,他主动降级,给苏导当起了副手。
还不到30岁的小吴知道自己还有着许多的不足,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给自己充电学习,对以后的事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苏导确实是个实在人,不仅自己主动加盟,还带来了一位摄影指导,美其名曰“买一送一”,让袁仁乐不可支。
这位摄影指导名叫刘小超,是苏兆斌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一直在国外发展,近期才回国。
按理说,俩人既然是同学,那年纪应该差不多大才对。
可是这俩人站在一起,却不像同学,反而更像叔侄俩。
以至于刘小超喊苏导“老苏”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在喊“老叔”。
刘小超长着一张娃娃脸,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厚的像啤酒瓶底一样。
不认识的,估计会以为他还是个在校大学生。
飞机上,刘小超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顺带说了几部自己在国外掌镜的影视作品。
贾真对他提到的那些电影名非常陌生,一部都没看过。
反观宋俊杰、吴晓波等人,每听到一部影片,都要发出一阵惊呼。
看样子,他们虽然不认识刘小超这个人,但对他提到的这些影片却是非常的熟悉。
众人不认识刘小超,刘小超自然也不认识眼前的众人。
大学毕业后他就出国深造了,然后留在那边打拼,对于贾真、季铭、甄子佳这些新近崛起的年轻一代演员,一个都不认得。
刘小超对自己的这趟回国之旅表示很担忧——
无他,这个剧组太像“草台班子”了。
第二天一早,剧组举行了简单的开机仪式后,便开始紧张的布置场地,为下午的开拍做准备。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小超端着一份盒饭,挤到苏兆斌身边坐下,叹了口气道:“老苏啊,你说我是不是贱?”
“放着国外好好的牛排不吃,居然跑回来吃盒饭!”
苏兆斌又好气又好笑:“嗯,你确实贱!”
“不过这你可怨不到我身上,又不是我求你来的,是你自己上赶着要过来的。”
刘小超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气呼呼的道:“我哪知道国内的拍摄环境这么差劲啊!”
“话说回来,这剧组也太穷逼了,你瞅瞅这设备,能拍吗?”说着,他伸手拍了拍手边的摄影机,一脸的鄙夷。
“我在国外玩的可都是过亿的大制作,再看看这个剧组,我估计制作经费顶破天也就不到一千万吧?”
苏兆斌在桌子底下偷偷踢了他一下,道:“你给我小点声!”
见他一脸的不服气,翻了个白眼道:“好莱坞设备那么好,你不在那呆着,跑回来干啥?”
“有能耐你再回去啊,回去吃你的牛排去啊!”
刘小超撇撇嘴,道:“还不是我们家老爷子逼得,他老人家说了,我要再不回来,他就跟我断绝父子关系!”
“你说,我能不回来嘛?”
“老苏啊,我的命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