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赤壁之战,贾真在《三国》中的戏份终于全部杀青了。
实际上,他所饰演的周瑜实际上在赤壁之战之前就已经“挂了”。
因为城池戏的镜头都是之前一口气集中拍完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周瑜死的那场。
然后紧接着,他又去另一处外景基地拍摄了大战曹仁的戏份。
最终领兵夺取西川时,病倒在了半路上。
说起这段戏,贾真现在还心有余悸。
无它,日日夜夜跟“血”相伴,那是真的够够的。
周瑜在与曹仁作战时被箭射伤,自此身体每况愈下。
这段剧情反应在拍摄中,就导致贾真吐血的镜头比吃饭还多。
剧组里其他人吐血,一般都是用那种假血胶囊。
惟独周瑜,由于用量太大……
道具组这边是用色素加蜂蜜调成了血浆的模样来使用。
那时候拍摄计划紧,演员们来不及吃饭。
江东这边的将士们就忽悠贾真,让他偷偷咽几口血充饥。
贾真:“我也是信了你们的邪。”
谁要是最近发胖了,愁自己瘦不下来。
那就来咽几口这个“血浆”吧!
保管你一整天都没胃口。
到周瑜戏份杀青的这天,江东组专门为他举办了小规模的杀青宴。
没说的,就一个字——喝!
范导也特意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到宴会现场,席间大肆夸赞了贾真这前后两三个月来的表现,并表示期待日后还能有合作的机会。
对此,贾真自然是笑着点头。
老范不仅花钱败家是一把好手,圈子人脉是真不弱。
三五年一般不接本子,一接就是这种年度史诗大剧。
处好关系是有百利无一害的。
至于贾真,范正豪话里虽不显,实则也很满意。
虽说他并不负责主抓江东组的日常拍摄。
但在赤壁之战的拍摄中,周瑜作为孙刘联军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戏份还是非常之多的。
那段时间,贾真的表现堪称惊艳。
基础能力这些就不提了。
既能演出神采飞扬,恃才傲物,几乎将“尔等都是渣渣”写在脸上的周公瑾,也能摇身一变成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都督。
演好一出戏不难,演好一个角色也不难。
难的是演什么像什么,把经手的每一个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
目前的贾真的演技或许还做不到尽善尽美。
但是,他却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演员最重要的品质:抛开自我,沉入角色。
而且,这小子有心着呢。
有戏拍戏,无戏的时候往往其他年轻人都去休息了。
偏偏这小子就搬个马扎往剧组一杵,有事就帮忙,没事就以观众的视角看着别人的表演。
那时拍戏的演员,都是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成名老戏骨。
耳目濡染的,进步能不快嘛!
当然了,这些都是其次。
年龄优势在那放着,演技这东西是需要岁月和经验来沉淀的。
重要的是,这小子身上好似有一股魔力。
虽说他本人的性子淡了点,但架不住大家都想要亲近他啊。
不仅仅是大姑娘、小媳妇、半老徐娘们……
就连剧组里的糙老爷们相处久了也无不是拿他当子侄辈看待。
若非如此。
大家素昧平生的,谁会乐意替他自发的宣传《龙门飞甲》啊?!
事后,老戏骨们聚在一起闲聊。
聊到这茬儿时,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倒是梁剑云一语点醒梦中人——赤子之心。
像贾真这样胸怀赤子之心的演员。
在如今这个时代,实在是非常难得了。
这样的人,几乎做什么都会一飞冲天的。
压得了一时,也压不住一世!
……
正式结束了周瑜的三国之旅,贾真也得以重返校园。
中戏原则上是不允许学生在大一期间出去接戏的。
但是这么规定的目的主要是怕学生们过早地痴迷于赚钱,为些许蝇头小利耽误了学业,而《三国》这种鸿篇巨制自然不在此列。
至于《龙门飞甲》的假期,那是贾真以牺牲形象为代价从杨子莹教授那里“闹”来的,严格意义那叫事后补偿。
但当贾真再次回到学校时,明显感受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跟上学期的时候又不一样了。
贾真非常清楚,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对决》拿奖带来的影响。
跟《龙门飞甲》的20亿票房,完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象牙塔里的学子,远没有被社会毒打过。
荣誉才是大家苦心追求的精神满足。
至于物质?
读书人,谈什么阿堵物嘛。
钱,多俗啊。
当初刚入学时,贾真在众人心中不过是个出道较早的学生。
虽然发展不错,但在中戏这种星光璀璨的地方也没什么值得大肆称道的。
像他这样的学生,中戏不说比比皆是了,基本上每年都有几个。
但《对决》这部作品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3D电影节的奖项,那可是实打实的荣誉。
最为关键的,那部小成本文艺片,该剧是由中戏的贾真、甄子佳以及校友季铭作为主演的,等于给中戏挣足了面子。
入围竞赛单元之后,又以华丽至极的数据,直接把包括北影在内的一干表演类院校出身的演员按在地上摩擦。
这还不爽?
行,最近听说《对决》还送评戛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