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开口就是一段长达百余字的对白。
只字不差,抑扬顿挫。
这段词念完,周围立即响起了一阵由衷赞叹的声音。
与此同时。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贾真的脸上。
贾真见状,便也努力调动起情绪来,“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早见主公,自有定议。”
紧接着,程普、黄盖、诸葛瑾、吕蒙等人轮番上前,阐明自己的主张。
这几人没有张昭的情绪那么厉害,但也都将台词的内容复述得非常准确。
很快,这段冗长的文戏结束,效果相当理想。
“主公,饮胜!”
“请我主公,再次饮胜!”
“主公叒饮胜。”
“主公叕饮胜……”
一轮下来,孙权饮了不下七八杯。
但这厮仗着量大,不服气又抽了一段周瑜的戏份。
很快,鲁肃带着一众武将纷纷下场。
贾真的周瑜稳得一P,不仅台词分毫不差,就连情绪也拉到满格,几乎都能拿来直接拍摄了。
在座的学长们见此,一个个也一改之前不屑的态度,口中不乏对小师弟的认可之意与溢美之词。
孙权没奈何,只能苦着脸又饮下了好几杯。
很有些“作茧自缚”的意味。
但苦逼的谐星也有好处,最起码融入群体的效率正在肉眼可见的提升。
接下来的几轮,孙权学了个乖。
故意挑了几段没有周瑜的戏份。
这下总算是“雨露均沾”,有背错词的学长开始领罚。
贾真笑呵呵地坐在一旁静静观战。
这些老学长有人背得流利顺遂,也有人背得磕磕绊绊。
但看得出,所有人在这之前都有敬业的背台词。
这,就是中戏所谓的“戏比天大”!
甭管角色是否重要,演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依然会严肃认真。
既是艺人,便要有艺德!
一转眼,背台词的小游戏已经进行了将近半个小时。
就在张昭和鲁肃单挑,逼着孙权猛喝的时候。
宴会厅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离门最近的贾真上前开门一看,却见门外站着两位熟人。
——《三国》总导演范正豪,以及诸葛亮的饰演者梁剑云!
见到这两人来了,屋里正玩儿得兴高采烈的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还是你们中戏的会玩啊,行酒令都能飙戏。”
范正豪笑着看了众人一眼,扫了一眼场中狼藉的杯盘,“瞧我把谁给你们带来了。”
说着,他转头看向一旁的梁剑云,道:“孔明来了,正好舌战群儒!”
……
范导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登时脸色一变。
本来,他们背台词只是玩笑。
江东这边的演员阵容相对比较“寒碜”。
真论起明星大腕,贾真都算是冒尖的那种了。
再加上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中戏,论师承贾真又是所有人的小师弟,因此大家其乐融融的玩游戏,余人也并没有主咖、边缘人物的自觉。
然而,北电出身的梁剑云如果加入进来,情况却立马就变得不同了。
似乎娱乐局一下子成了竞技局。
舌战群儒?!
如果真让梁剑云在台词上碾压了大家。
丢得可不仅仅是“江东”的脸,丢得还是“中戏”的脸!
众所周知。
江湖有:佛门、道门。
学术有:北大、清华。
影视有:北电、中戏。
做为艺校中的TOP1,北电、中戏究竟花落谁家一直都有争论。
不黑不吹的说,两所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有点不太一样。
北电比较偏向偶像派,观众喜欢什么就培养什么明星!
中戏比较偏向实力派,演技就是演技,戏就是戏!
所以中戏人鄙视北电时,总会酸上那么一句——
大家是演员与明星的差别!
再加上总导演范正豪在旁观战。
游戏一下子似乎就成了考试,也由不得大家不紧张。
但范导本人显然没有这层自觉,今天片场那边刚结束了拍摄,他就带着主演梁剑云匆匆赶了过来。
三国魏蜀吴,孙吴名义上三分天下。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江东组总是最不受重视的一组。
要明星没明星,要预算没预算,俗称的草台班子……
但剧组不重视,不代表他这个当导演的也会选择性的歧视。
至少面上,还是要刷一刷“一视同仁”的人设的。
“今天江东群贤进组,我没有忘。”
“所以特意减了拍摄量,就是想着要过来看看。”
“结果好么,计划赶不上变化,紧赶慢赶的还是没赶上你们开席,这才刚散。”
听到这番话,在场众人一个个尬笑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虚伪地让服务生赶紧给两个大佬加座位。
“范导、剑云来得正好,日料多是冷盘生鲜,也用不着热菜,添双筷子就行了。”
“服务员把酒温温,拍了一天戏肯定都累了,喝一杯热的正好解解乏。”
这场接风宴本就是范正豪派人安排的。
他这时候也不矫情,见桌子正中位置有人搬着餐具给他腾地儿,于是盘腿就坐下了。
梁剑云倒也干脆,直接叫服务生把小桌加到了贾真的旁边,“我吃不惯鱼生,挨着我兄弟坐就行。”
贾真赶忙将刚刚端上来的寿喜锅端过去,“哥,锅子刚刚端上来,我没动过,你先吃点垫垫。”
梁剑云嘴角微微勾起,“客气啥,拿个碗咱俩分着吃。”
众人见此,大为吃惊。
咱们中戏的这位小师弟可以啊。
居然能让梁剑云当面称兄道弟!
莫非两个人是亲戚?
这可是真人不露相啊。
以梁剑云今时今日的咖位。
想要提携谁,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难怪小师弟横空出世之后,星路畅通堪称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