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杭的带领下到达第一个打井点,就对杜杭手下挖井的工匠和召集的民夫提出了批评,这个和杜杭想的一样,朝廷的工部官员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接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李少全手下的工匠纷纷的脱掉外衣穿着单衣,或者直接**上身,露出一身的腱子肉,就开始给杜杭的人展示正确的挖井方式了。身上的肉和膘就是杜杭的亲卫看到都非常羡慕。
这么好的身体你不做战士,建功立业,做什么工匠啊。这就是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在他们眼里工匠是一个非常没有前途的事情。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群工匠现在这么膘肥体壮的完全是最近一年养出来的,而且他们的薪水可不比士兵的差啊。
地址已经选好了,也就不用选地址了,所以直接开始挖土、做井桡。明月城的工匠拿出一大堆的滑轮,在一众人好奇的目光之下,组装几个简单的工具,然后捅穿几根竹子,搭配几块布做几个鼓风设备就开始挖井了。
明月城的工匠挖井的方法非常的特别,速度也非常的快。一般挖的井上下的大小几乎都是一致的,或者下面的宽度比上面的宽,但是明月城工匠们就完全相反了,都是上大下小的,以阶梯往下延伸,而且整个井不仅是标准的四边形,也非常的大(以阶梯结构往下,如果上面不大的话,下面根本就不够了。)。
“这样挖的好处就是,我们挖的速度哪怕非常的快,上面的泥土也不会垮下来把我们盖住,另外这个水井哪怕很久没有维护,上面的泥土也很难到最下面把这个井掩盖了,让井无法使用,当然弱点也是有的就是雨水容易进来,水不是很干净。
但是这个井的水毕竟主要的作用是浇灌庄稼,不是饮用。所以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影响。甚至还可以这样收集到更多的雨水,更方便灌溉庄稼……”
负责操作通风设备的工匠见周围的人一脸疑惑,进行了解释。
周围人恍然大悟,难怪你们能挖得这么有恃无恐的啊。
“那为什么做成方形啊?”
杜杭也点了点头,随后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这样简单,这个挖起来比较方便和容易掌控,也方便在井口安装风力取水机,另外放井桡,和在周围安装护栏的时候也方便许多。”
工匠继续解释道。
杜杭听了点了点头,这是什么?这就是专业啊!你只是想着挖一口井,人家都想到了维护保养,已经安装附属的设备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啊。
“有大石!”
突然井下的人大声的吼了一声,打断了杜杭的想象。
“这可怎么办啊?”
杜杭一下子就慌了,井下发现大石头这种事情,就是挖井过程中非常麻烦的事情了。因为根本没有办法抬起来,如果大到敲碎要花很长时间,或者不能敲碎的话,就代表这口井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围观的人也是心中一紧。
“大概有多大?”
然而明月城的工匠没有一丝的换乱。
“长宽厚都有四尺以上。”
井下的人回答道。
杜杭听到这话,心都凉了半截,这有点恐怖啊,这么大的石头,根本没办法提起来,在井里要敲多久啊?这是要放弃井的节奏啊,难道最后就是一个小池塘吗?
“好!可以直接拉起来,我把绳索放下来你们套上,然后你们先上来,把石头提起来过后,再下去。”
通风的工匠说道。
“……”
周围的人都陷入了呆滞,难道这些工匠吗?那么大的使用这么提起来啊。但是因为水平比别人差太多了,他们也不敢说话。
也幸好没有说话,因为在用几根大木头加固了安装定滑轮的木柱子过后,几个工匠很轻松的驱动几头驴和马就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帮助之下把一个几千斤的大石头拉了上来。挖井的工作也很快又继续进行了。
“这是法术吗?”
杜杭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不是,是力学!这是主上教授我们的一种非常神奇的学问,它……”
工匠回答道,并开始给杜杭与周围的人传授其中的知识,到不是他好为人师,而是他觉得这些人的水平实在太差了,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在右北平郡推广风力提水机,依靠他们几个工匠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所以给他们讲的。
“原来那个法术的名字叫力学啊!”
“太生气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四两拨千斤吧!”
“明月城的工匠也真是了不起啊!”
……
显然围观的人并没有听明白,依然还是云里雾里的。
“现在你们应该都认得一些简单的字了吧,有机会的话,你们多读读工匠方面的书,多学习一些知识,对你们有好处的。”
对于周围人乱七八糟的理解,明月城的工匠也不在意,他之前也是这样云里雾里过来的,只是建议他在右北平的同行和周围只知道干苦力的人,多学知识。
“不知先生现在在李城令手下的薪俸是多少啊?”
杜杭觉得这个工匠绝对是个人才,于是动了挖李少全墙角的想法,不过看到好多的工匠都有驴和马代步,所以为了防止尴尬,先问了一下这些工匠现在的待遇。
“这个不好说,我现在是月俸8两左右,过年的赏赐是60两左右,平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奖励,比如那匹鲜卑的战马就是主公的赏赐……”
工匠虽然觉得杜杭的这个问题很没有礼貌,但是还是回答了,毕竟他觉得自己混成这样非常的好了。
“哇!工匠也可以这么挣钱吗?”
“同行不同命啊!”
“一个月8两银子啊,还有其他的,这都抵上我们一家人一年挣的钱了。”
“我就不该当兵,做工匠多好!”……
一群围观的人纷纷发出羡慕与感叹。
当然也不得不让他们感叹啊,虽然李少全大力的发展工业,让燕国许多的人都富裕了起来,但是时间毕竟还非常的短,所以大量的燕国百姓还是如同以往一样依靠土地为生,而目前土地每亩每年的收入大概也就500文钱左右,这还是不交税和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8两银子大概需要他们劳作二三十亩土地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