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句丽弓箭手发现飞上天的箭矢少了许多过后,自然是会看向身边的战友的找原因的,而不找不要紧,一找就让他们的士气降到了谷底,瞬间到达了崩溃的边缘。虽然还在军官的指挥下还在进行抛射,但是射击的频率却大幅的下降了。
“传令!各团酋矛手结方形数阵!”
射击频率的大幅下降,自然是被一直听着箭雨声的全体征东军发现了,李少全觉得弩兵再抛射两波可能会出现一个不错的战机,于是下达一个命令。
“不用管这些软绵绵的弓箭射击了,全体酋矛手列方形数阵!快速结阵!”
“方形数阵!快速结阵!厚度20排,分千人队列阵!”
“方形数阵!快速结阵!厚度15排”分千人队列阵!”
“以百人队为单位,厚度10排!结方形数阵,快点!”
……
听到李少全的命令,团长们大体已经猜到李少全要干什么了,所以立马根据自己团所处处在的位置,对自己的团下达五花八门的命令。
“射!”“射!”“射!”……
当酋矛手们的数阵列的时候,征东军弩兵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第二次抛射,之后又经过长达一分钟的装填,开始了他们的第三次抛射。
“夺!夺!夺!”“噗!噗!噗!”……
一如既往还是两种声音,射在地上的声音和射中人的声音。
由于之前高句丽的弓箭手被射中倒下的数量非常的多,站立着的人数没有之前的多了,所以这次高句丽弓箭手新增伤员倒是少了几百人了。不过之前被射中的人因为再次中箭,惨叫声也大声几分了。
这次没有受伤的弓箭手,就不想之前那样继续射击,而是完全停下来,开始茫然的看向周围了,三分钟三次的弩兵整齐抛射,让高句丽的弓箭手直接减员五六千人,每个弓箭手身边都是大量的伤员,现在他们只想撤到盾牌后面去。
“酋矛手冲锋!”
见此情景,李少全果断的下达了冲锋的命令。此时不冲,更待何时?
“冲锋!”“冲锋!”“冲锋!”……
征东军一直静待李少全命令的的团长、千人长、百人长们听到李少全的命令后,立马对自己指挥的部队高喊着下达了命令。征东军的酋矛手方形数阵也立马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像高句丽的军阵冲去。
“长矛挺直!突刺准备!后排准备酋矛传递!”
“第一排前排准备战斧投掷!”
“咬死前面的高句丽弓箭手!跟着他们追!”
……
因为冲锋面对的目标不同,自己所在的团的数量也不相同,所以冲锋的路上各个方阵实际指挥官又下达了不同的军令。
“逃啊!”“逃啊!”“逃啊!”……
本来士气就已经跌倒谷底的高句丽弓箭手,看到结成方形数阵整整齐齐奔跑而来的酋矛手,还没有交上手就溃不成军、开始乱七八糟往高句丽的盾阵中跑了。
要是步兵是经验丰富的精锐的部队,肯定是不会在这种时候让弓箭手进入自己的军阵的,甚至还会因为弓箭手冲阵击杀死弓箭手,但是可惜的就是他们大多数都是最近几个月才征招起来的新兵,属于第一次上战场。
所以他们的选择就是打开军阵,放弓箭手进去。而面对敌人大规模的冲锋不结成密集的阵型反而是以这种更加松散的阵型应对,无疑就是找死。
“投!”“轰!”“轰!”“轰!”……
在部分征东军在冲锋到10米左右时候投掷了一波斧头过后。所有方阵都开始接二连三的撞上了高句丽的军阵上,改进过后的酋矛那长度为70厘米左右的细长矛头,在冲锋加成的作用下轻松的洞穿了有盾和无盾的高句丽人,然后推着矛头上重伤或者死去的高句丽人撞向其更后方后方发出巨大的声响。
声响发出的同时,必定又代表矛头上那些重伤或者死去的高句丽人让让后面的高句丽人踉跄了一下,而这个踉跄立马就会让另一些没有刺上东西的酋矛刺上那个高句丽人,或者串上那个高句丽人。随后这些串上的高句丽人的酋矛,又会让新的高句丽人踉跄,让新的酋矛或者前面拔出来的酋矛刺上新的高句丽人,或者串上新的高句丽人。
……
“怎么会这样?”
渊陀看着被征东军冲击得七零八落的军阵失了神。
明明刚刚还是好好的,就指挥弓箭手的将领派人汇报一下射击情况,请求把弓箭手撤退下来这一小会功夫(因为渊陀下达了擅自退后者斩的军令,所以撤退需要请示一下),结果情况就变成了这样,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啊。
“将军撤吧,我们回南边的大营据守!”
渊陀的副将对渊陀劝说道,淡定入他这样的人,现在也不淡定了。因为在他看来,按照燕国人这样的攻击强度和攻击效率,高句丽军队很快就会全线溃败。要尽可能的在全线溃败之前,指挥没有与燕国人接战的军队撤退,否则此战将损失极其惨重。
“传令!骑兵进攻燕国人的弩炮!”
渊陀没有理会自己焦急的副将,而是急忙下达了另外一条命令。
副将的建议没有问题,也是渊陀打算做的,但是想如果不除掉那300多架弩炮,他们的防守也会非常的困难,所以他打算先让骑兵摧毁一些燕国人弩炮再撤退,或者至少骑兵发起对弩炮的攻击过后再撤退。
“骑兵溃散了!”
然而天不遂渊陀的意啊!渊陀身边的传令兵刚刚转身准备去通知的时候,巢车上观察的士兵就传递来了骑兵的情况。
其他军队针对征东军步兵的冲锋,以大量的盾牌和密集的人员,好歹还能稍微的进行一下抵抗。但是骑兵就不行了,征东军五米长的酋矛和密集的阵型简直就是骑兵噩梦,让他们完完全全的成为了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没有一点的还手之力。
在极短的时间里见证了无数的战友死亡过后,骑兵们觉得除了逃,他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