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献一时间被赵焱有些噎得说不出话来,吞吞吐吐半天也想不一个对他有利的理由。
赵焱看着半天说不出话来的章献,沉声向一旁的王敦吩咐道:“老王,将这骄纵恶奴,欺压百姓的家伙给我拉下去当众痛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同时官降三阶!”
“另外,将此事通知刘言明那边,让他在下一期报纸上将今天之事原原本本写上去,不许为其半点隐瞒!”
章献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惨白,身体重重一晃,直接瘫倒在地,整个人失魂落魄。
他身为乾国当代最具名望的大儒,正三品大学士,无数的门生都在在朝廷担任官职。
早已习惯了这种高高在上,受人追捧敬仰的感觉。
现在,赵焱不仅要当街打他五十大板,还要将他一口气从正三品降到从四品!
面子彻底丢了,要沦为笑柄不说,他那些曾经的门生,官阶不少都要反过来高于他。
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虽然有百般的不甘心,但事已至此,他也不敢再忤逆赵焱。
不然,以最近太子赵焱杀伐决断的行事风格,盛怒之下,就是直接把他的脑袋砍了都有可能。
毕竟,刚才他手下的那些奴仆,可是真的在这位太子殿下的面前亮了凶器,要对齐喊打喊杀。
赵焱手下那些杀气腾腾的白龙卫,没有扑上来把他这个当主人的乱刀砍死,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
好在他身后还有章家这颗大树,现在官阶低一些,等到日后找准机会也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
至于被太子殿下打了五十大板,他也不会害怕。
反正现在在他们的圈子里,无论是谁被赵焱针对了,反倒会被旁人高看一眼。
因为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是与赵焱对立的。
当然,他们这些世家门阀,也绝对不可能看着赵焱这样继续嚣张下去。
他这个仇,总有一天会报复回去!
王敦领命,赶紧安排身边的白龙卫去处理。
处理完章献的事情,赵焱让马夫柳云加快速度赶路,他和王敦很快就回到了养心殿。
“老王,你赶紧去弄一份举国上下的大儒名单,顺便将他们比较出名的学生也包含在内。”
“记得附上他们平时里的行事作风给本宫,要尽可能详细一点。”
“尤其是白龙卫暗探掌握的那些黑材料,千万不要吝啬笔墨,本宫有大用。”
处理完奏章,赵焱放下手中的朱笔,杀气腾腾的向伺候在一旁的王敦吩咐道。
如果大乾上下的儒生都是如此,那么就不是他亲自监考一场科举考试能够解决得了的。
还得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等王敦那边调查完,如果上下都是如此的话,这一次科举过后,他便思索一点比较稳妥的办法,将这毫无用处的儒学从大乾国中逐步废去。
然后,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修建新学府,举办新学,培养这个国家需要的人才,并贯彻忠君爱国的思想,彻底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殿下,是想对这些大儒动手吗?”
王敦闻言,一脸担忧的向赵焱问道。
这些大儒在大乾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甚至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极其崇高,拥有着恐怖的话语权和号召力。
贸然动手的话,恐怕会引起一众读书人的强烈反弹。
天下读书人何其之多,这可是一股比世家门阀破坏力更强的力量。
赵焱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暂时不会轻易动他们。但是,本宫可以想办法慢慢的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对于这一点,赵焱还是很有信心。
将科考的内容进行改革,减少儒家在考试之中的的分量,那些书生想要入仕,就必须做出改变。
否则,他们所学的东西,在这个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时代,除了高谈阔论,将会彻底的无用武之地。
相信权衡利弊之下,他们会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再者,将改革定在科举考试之后,对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不公平而言,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这一届科举作为主考官的赵焱,还是会遵循以前的风格,择优录用。
而后面的科举考试因为改革,考试的方向逐步的改变,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减少儒学的分量。
到时,他们这些大儒的影响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日渐降低,直到被彻底的抛弃。
一旦如此,完全可以兵不血刃解决这个问题。
而用不着大动干戈,直接跟他们这股庞大的势力硬碰硬!
“殿下说的是!”
王敦闻言,明显松了一口气。
他是真的害怕赵焱操之过急,并因此激怒了这些儒生。
如果调查过后,发现那些大儒真有问题,能够兵不血刃再好不过。
不然,大乾肯定又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毕竟,大部分读书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傲气。
不会像几大世家一样,反复的权衡利弊。
他们往往都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做事,根本就不会去计较什么后果。
一旦疯狂起来,必定是鱼死网破的结局。
赵焱对王敦吩咐道:“老王,你赶紧抓紧时间让白龙卫去调查,务必尽快把相关的资料给本宫呈上来。”
“另外,将近十年的科考试题都拿过来,本宫准备好好的查阅一番。”
科举考试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已然不能再耽误。
若是准备不充分,恐怕那些老狐狸又会找出诸多借口来找他的麻烦。
赵焱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给他们任何的机会。
“殿下,老奴早已经命人准备好了。”
王敦脸上闪过一丝狡黠,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近几年的科考试题,恭敬的递到赵焱的手上。
赵焱在早朝中和那些朝中大臣争锋相对之时,他便猜到赵焱需要用到这些东西。
所以他提早就命人准备好并整理成册放在这养心殿之中,以供赵焱能够随时翻阅。
“老王,有心了!”
赵焱欣慰接过王敦准备好的历年科考试题,说了一句赞赏的话,开始细细的查阅起来。
一番查阅之后,赵焱不免有些头疼。
这些考试的试题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死板。
而且,限制颇多。
与前世历史上盛行于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如出一辙。
就这种试题,全部依靠死记硬背,能够脱颖而出的只能说是记性好。
其他方面他看不到任何的优点。
充其量只能够培养出一群高分低能的官员,根本不足取。
赵焱皱着眉头思忖片刻,暗下决心,且不管那些大儒的品性到底如何,对于学制的改革,都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