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一夫多妻制
豆酱2021-11-10 14:152,041

  “娱乐周刊天天报道,沈清最近也麻烦缠身,沈老爷子不从心想让旗下儿女陆续接管产业,两房姨太太闹得不可开交,她不一定能帮你”

  施唯嘉知道苏玉春在香江只认识沈青。

  苏宝花和苏翠珊大吃一惊,香江居然可以公然娶两个老婆?

  “香江1842年被Y国统治后,婚姻制度上依旧朝清朝看齐,准许一夫多妻制,直到71年婚姻法改革才确定一夫一妻,但是在71年前结婚的一夫多妻依旧有效。

  沈家老爷子有一个正房,一个姨太太,正房生了一儿一女,姨太太门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沈家正房人口凋零,作为正室的大女儿,沈清压力不小。

  再说了,保不齐是杞人忧天,最后什么事都没有,我在距离医院不远处有一处公寓,刚好三室二厅,你们可以住到哪里去。

  附近有菜市场,苏大姐可以买菜做饭送到医院,大家也能休息得好一点,酒店的床单被褥不知道用过多少回,很脏。”

  他询问似的看向苏翠珊,后者频频点头。

  施唯嘉的每一条意见都说到她的心坎里。

  “你们先跟着唯嘉的安排,我去一趟警署”

  苏玉春的我行我素也在施唯嘉的预料之内,他能罗列出数条一定要跟着去的理由,可又答应了带苏家其他人去公寓,施唯嘉被自己的提议搬起石头砸脚。

  这年代的香江的大体布局和后世相差不大,苏玉春很轻松的就找到了闹哄哄的香江警署。

  “昨天钵兰街又当街火拼,那群人实在是太嚣张”

  “又是抢地盘,三合还是14K,别是大圈帮那群人吧!”

  聊天的阿sir各个蹙眉深感头疼。

  大圈帮全是从内地辗转到香江谋求生存的人,比起本地帮派,警署对大圈帮的恶意更大。

  如今内陆唱响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有点门路和头脑的都知道香江回归是大势所趋,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人唱衰。

  当初Y国人来到香江时,这只是个弹丸之地。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港腾飞成国际中转站,不可否认确实有Y国的功劳,可能连Y国人自己都没想到一个小破港能够发展到成为亚洲四小龙。

  对于Y国来说,改革开放后华夏沿海一带廉价的劳动力具备吸引力。

  华夏要香江回归,宣誓主权,Y国想要更低的关税,做生意的通道,廉价的劳动力。

  简而言之就是双方大佬各取所需,压根不需要听取香江小弟的意见,香江回归必然是水到渠成,毫无争议!

  而只看到内地经济目前还不如香江,想要获取高收入的一部分香江人当然有怨言。

  已经有人注意到苏玉春,当听见标准的普通话时,接待她的女警官眉头微不可闻的一皱。

  苏玉春被带到另一侧相对安静的角落。

  “我的丈夫叫章容先,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没有回酒店,而我的朋友说他和九龙城寨的人起了冲突。”

  女警官快速的扫了她一眼,眼神已经带上了同情,并不再记录。

  “九龙城寨很乱,想要找到人不容易,那是个三不管的地界。”

  “所以警署不会调查我丈夫的失踪案?”

  “你来香江做什么?”

  女警官并不正面回答,换了一个问题。

  “我的外甥女到香江治疗”

  “你们在香江有亲戚?”

  “有朋友,而且我在香江有一层楼。”

  “一层楼?你是香江人?”

  “我是华夏人,香江人也是华夏人,没差别”

  警署另一头的吵闹声盖过了两人的交谈声。

  “出事的是华商会的人,今天早上警署还没开门就被华商会的人堵着要求报案,那一群人在香江可是能呼风唤雨,这回不给个交代过不了关。”

  女警官见苏玉春朝那看后解释了一句。

  警署的负责人此时愁眉苦脸的坐在桌子后应付一群来势汹汹讨要说法的人。

  负责人被吵得头疼又不敢发脾气,毕竟最会做生意的华商会在香江的地位如日中天,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连港督都得看几分面子。

  “你们华夏人做生意真厉害”女警官想起面前的女人年纪轻轻就在香江有一层楼,由衷的说道。

  苏玉春懒得去纠正女人,翻了个白眼表示无语,问:“警署没办法立案,将我丈夫寻回来是吗?”

  “我们会立案,但你不要报太大的希望。”苏玉春点头,离开熙攘的警署。

  按照施唯嘉的地址找到公寓,还是凌国江开的门。

  施唯嘉带苏家二姐妹找市场买菜去了。

  刘语安的病和章容先的不知所踪还压在心头,让苏家二姐妹没有心思多逛。

  香江的菜市场几乎都是明码标价和按份出售,饶是看不懂繁体字,两姐妹也能从数字看出是多少钱。

  苏翠珊没有汇率的概念,只觉十几块的港币很贵,举着一把菜客客气气的问:“老板,能不能便宜点。”

  见老板低头码菜,苏宝花以为人没听见,又喊了一声。

  女老板抬起头白了两人一眼,一个男人从屋里冲出来用粤语朝两人大喊大叫。

  虽然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从手势和动作都猜出是让两人不买就走。

  性格急躁的苏宝花火了,插着腰质问,她们又不是偷菜抢菜的,杀个价咋都不允许了。

  停好车的施唯嘉穿过人群,走近憋得脸色通红的苏翠珊和骂骂咧咧的苏宝花,拉住气愤的苏家二姐,用粤语和商贩交谈。

  两姐妹也不知施唯嘉说啥了,总之刚才还气焰嚣张的老板讪讪住了嘴。

  “我在警告他们客气一点。”离开菜摊后,施唯嘉向两姐妹解释道,香江菜贩不流行讨价还价,人情味确实没有内地浓厚,但也算本地文化

  为了不花钱找罪受,在下一个菜摊,苏翠珊拿起一份胡萝卜赶紧,瞅了眼价钱后赶紧递钱。

  女老板把手边的绳一拉,示意两姐妹把钱放进装钱的红桶里。

  回去时经过气派的学校,两姐妹都被身着时尚潮流校服的香江学生所吸引。

  内地好多学校还是平房,相比之下,香江学校显得洋气多了。

  苏宝花萌发了送孩子来上学的想法。

继续阅读:第496章 有目的的殷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空间种田:农女发家富贵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