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儿,你别这样!”老夫人心里难受,看他这样更是落下泪来,又觉得这样太晦气,努力笑出来,“你方才也说了,又不是第一次去南疆,具体情况你都了解,到时你小心点,不会有事的!你把一切都扔给我一个老太婆算怎么回事?我可不给你管,你的媳妇孩子,你自己照顾!”
说到这,还是绷不住,哭了起来。
若是一家人都在一起,为了儿媳孙子,她累死也心甘情愿,可是离还没有去呢,就先向她交代身后事,这让她怎么接受得了?
夜楚离笑了笑,说:“母亲心心念念盼着孙儿,自然是该由母亲照顾,儿子不但是云裳的夫君,母亲的儿子,也是皇上的臣子,定当为皇上分忧,自古忠孝难两全,若是儿子不能在母亲跟前孝顺,也请母亲千万原谅。”
“别说了,离儿,你别说了!”老夫人心如刀绞,泪如如下,“你不会有事的!我、我便是豁出这张老脸,也去求着皇上不要派你去南疆!云裳这就快生了,你作为孩子的父亲,怎么能不守在身边,想必皇上定会体谅你的!”
夜楚离阻止道:“母亲万万不可如此!刚才儿子已经说了,为皇上分忧是儿子应尽的本分,若是儿子请辞,朝臣们怎么想?他们若是纷纷效仿,还有谁会为皇上担责担风险?母亲也不要过于担心,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定会活着回来见母亲,还有云裳和孩子的。”
“对,你一定要活着回来!”老夫人深吸一口气,用力擦了擦眼泪,“咱们可不兴这样!离儿,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云裳和孩子,等你回来!”
夜楚离点头:“我知道,为了你们,我一定会好好活着的!”
三人紧紧抱在一起,互相安慰鼓励。
蒋辞和韩襄站在门口,都很不好受。
韩襄感动又难受就不说了,就连蒋辞这个七尺男儿都热泪盈眶,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他们都知道内情,也明白沈云裳和夜楚离无论做什么样的抉择都无比痛苦,偏偏他们还一点忙也帮不上,唯有对两位主子生死相随。
安抚好老夫人之后,沈云裳和夜楚离回到了房间。
夜楚离扶沈云裳坐下,端了一杯茶递到她手上,深情地看着她说:“云裳,刚才的事情多谢你了。”
要不是云裳想了一个相当完美的理由应付过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对母亲说,才能打消母亲心中的疑虑。
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是死在母亲前面,只要别让母亲知道他已经不在,直到母亲离世,也只有遗憾,没有痛苦,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沈云裳摇了摇头,苦笑说:“这有什么好谢,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母亲还是那么难过,我又救不了你,够没本事的了,你就别再笑话我了!”
其实沈云裳一开始是想直接说自己怀的胎有些先天不足,可能不大好,孩子可能会小产,让老夫人先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孩子突然没有了,老夫人实在是无法接受。
夜楚离心疼无比,轻声说:“别胡说,我哪里笑话你了?我说的都是真心话,而且日后我若是不在了,你一定要好好的,替我照顾好母亲,我未能尽的孝道,你替我尽了,将来到了九泉之下,我也会好好感谢你的。”
现在说这些话,他已经没什么顾虑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不是你不希望它发生,它就不会发生的,一旦接受了某件事情的结果,也就看淡了生死。
沈云裳也没特别的情绪,说:“放心吧,我会好好的,我也一定会救你。如果你不在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我要咱们一家人,你我,孩子,还有母亲,咱们都能好好活着,尽我自己所能守护你们。”
夜楚离点头。
其他的话无需再多说了,只要沈云裳保护好自己和孩子,他也不忍心再对她苛求。
可是看到老夫人对这个孩子那么期盼,这话她又着实说不出口了,临时想到夜楚离要去南疆为借口解释自己和夜楚离这段时间的异常。
“我稍后进宫一趟,你多休息休息。”夜楚离接过沈云裳手中的茶杯放到一边。
今天不用上早朝,他有足够的时间跟皇上好好谈谈。
沈云裳眸光清亮地看着他说:“你要把你的事情告诉皇上吗?”
估计永宁王肯定不会说实话,皇上还一直不明内情,如果夜楚离真有个什么,会给皇上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皇上都倚仗夜楚离,若不让皇上心中有数,早做安排,朝堂一乱,夜楚离死也不得安心。
夜楚离早知道她聪慧无双,什么都瞒不过他,也不否认,点头道:“不错,这件事情必须要早让皇上知道。你不必担心了,我会跟皇上说的。”
“我还是一起去吧。”沈云裳站起身来,“皇上到时候若是情绪不稳,我也可以帮着劝劝。”
她倒是不反对夜楚离跟皇上说这件事,她若极力阻拦,夜楚离万一猜到她要拿孩子的性命救他,一定会阻止。
有些事情提前不让他知道,等到事情发生了,他纵然生气难受,也只是一阵就过去了。
现在就让他知道,他决然不同意,两个人一定会闹到不欢而散,甚至可能场面失控。
夜楚离想想自己拙嘴笨舌的,的确不是个会安慰人的,也就同意了:“也好,那你就再辛苦一趟吧。”
沈云裳笑道:“这有什么辛苦的,跟你在一起,无论做什么我都不觉得辛苦。那咱们走吧。”
两人换了衣裳,整理了一下仪容,一道坐马车进宫。
顺德帝此时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他刚刚登基的时候,朝臣上奏的事要如何处理,他都拿不准,要问夜楚离的意思。
是以那时候夜楚离一天里有大半天的时间都留在皇宫,陪着顺德帝批阅奏折。
顺德帝登基这几年,慢慢熟悉了朝中的一切,也成熟起来,批阅奏折的时候已经不必夜楚离陪着,只有在商有难以决断的大事时,才会诏夜楚离商议。
他对夜楚离的依赖,比以前大大减少,夜楚离才不太担心自己的死会让顺德帝完全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