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得知端仪皇后有了身孕,更是欣喜万分,赏赐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及补品给端仪皇后,对她腹中龙胎也是万分期待。
老永宁王暂时不能动端仪皇后,否则龙胎一旦有个什么闪失,他也吃罪不起,这才暂时安定下来。
“端仪皇后加大药量的之后,不出半年,太、祖皇帝便毒发,整日昏睡。太医们使劲浑身解数,也找不出原因。那个时候师弟已经被太、祖皇帝逐渐冷落,在太医院里的地位连打杂的都不如,自然没有人找他去给太、祖皇帝诊脉,老朽也一样。”王太医缓了缓之后,又接着说。
那情形也正好如了端仪皇后之意,因她用的毒旁人就算看不出,从小跟着师父学医的夜长青和王太医肯定是看得出的。
当时他们又不知道是端仪皇后所为,若诊出来了,再禀报了太、祖皇帝,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
太医们几次商议过后,都说太、祖皇帝是因操心费力朝政之事,寝食不定,这才倒下。
夜楚离点头道:“不管太、祖皇帝为人怎样,他确实是一个勤勉的好皇帝,朝政大事从不耽误,批阅奏折也是一直到深夜,常因为过度劳累,趴在龙案上就睡着了。”
所以太医说他是劳累过度而病倒,更不会有人怀疑什么,因他的操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王太医忙道:“王爷说的是,太、祖皇帝一开始昏睡,朝中大事都由老永宁王把控,倒也不至于出乱子。端仪皇后知道太、祖时日不多,大仇终于要抱,心中安了几分,再想办法弄掉孩子,她就没有遗憾了。”
不出几天,太、祖皇帝病重,太医说他活不了几日。
老永宁王担心太、祖皇帝一去,才十几岁的太子无法掌控大局,朝政大权会落到端仪皇后手上,竟然要端仪皇后生下龙胎之后,为太、祖皇帝陪葬!
那时候太子已经十七八岁了,也不算太小,比当时只有几岁大的夜楚离大了不少。
不过太祖皇帝一向身强力壮,又是个权势欲极强的人,就是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愿意过早把大权交出去。
更何况先皇自出生就先天不足,一直体弱多病,性格比较怯弱,一向不为太、祖皇帝所喜,他对于朝政之事就更加不上手。
端仪皇后疼爱先皇,使得先皇对她很是依赖,心甘情愿叫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女子为母后的。
老永宁王也是担心以先皇的性子,将来登了基,肯定是受端仪皇后掌控的。
他的担忧虽然不无道理,他却不知道端仪皇后入宫只是为了报仇,对于朝政大权根本没有丝毫的兴趣。
“陪葬!”夜楚离闻言咬牙,“真是畜牲!”
大楚只在开国之初的时候有陪葬制度,因为太过残忍,百姓怨声载道,后宫人心惶惶,是以从前朝起,陪葬制度就已经废止。
老永宁王为了除掉端仪皇后,连废止的制度都重新提起,其心可诛。
“王爷说的是,老永宁王的卑劣与太、祖皇帝如出一辙,他兄弟二人倒真不愧是一母所生,一样的畜牲不如!”王太医念及所有亲人死的那么惨,对太、祖皇帝和老永宁王骂不绝口。
估摸着他这么多年在太医院忍气吞声啊,心中无比憋屈,一旦得了机会,肯定要狠狠发泄一通的。
沈云裳也是听的义愤填膺,追问道:“端仪皇后是为太、祖皇帝陪葬了吗?”
难怪要对外宣称她是暴毙,若不然人心惶惶,女子都不愿意入后宫,皇帝的子嗣岂不是更加单薄。
“回王妃,陪葬一事并未成行。”王太医接着摇头,“因太后极力反对,说是朝廷制定岂可朝令夕改,废止了的制度,又是如此残忍的制度,不能再重新推行,再者太后是很喜欢端仪皇后,不愿她无缘无故遭受无妄之灾。”
然而老永宁王对太、祖皇帝一番劝说,太、祖皇帝也是担心他大去之后,大权落在太后和端仪皇后手中,后患无穷,坚持要让端仪皇后陪葬。
先皇得知后极力反对,苦求太、祖皇帝饶过端仪皇后一命。
然而他越是如此,就越坚定了太、祖皇帝拉着端仪皇后一起死的决心。
“老朽和师弟虽然万般不愿端仪皇后陪葬,可我师兄弟二人只是御医,对朝堂上的事根本无权多言。师为弟救端仪皇后,一时心急糊涂,竟然半夜进入端仪皇后寝宫,要带着她一起私奔,亡命天涯。”王太医表情变的悲苦。
沈云裳叹了一声。
情到深处无怨尤,公爹做出这样的决定,虽说是有些冲动了,她却完全可以理解公爹那时的心情。
端仪皇后眼见得大仇得报,夜长青对她又一直不曾忘情,也不计较她又嫁给了太、祖皇帝,也不愿意枉死于陪葬制度之下,没多加考虑,就同意跟夜长青私奔。
然而在快出宫门口的时候,还是被老永宁王给撞上了。
沈云裳和夜楚离对视一眼,同时觉得他们的父亲和端仪皇后跟老永宁王莫不是上辈子的仇家,这辈子如此不死不休。
每一次的大转折,都是因为老永宁王。
“端仪皇后眼见情势不妙,将师弟藏到假山缝隙,她自己拔刀就冲着老永宁王杀了过去!老永宁王拔剑出手,一剑便刺中了端仪皇后的心口!”王太医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沈云裳和夜楚离也差点一起叫出声来,同时露出了愤恨之色!
原来端仪皇后竟是直接死在老永宁王手上的吗?
也就是说,老永宁王竟然是夜楚离的杀母仇人!
“其实当时端仪皇后出手并不快,老永宁王完全能反应过来,将她制住,可他还是借机杀了她,纵使太、祖皇帝和太后问责,他也完全有理由为他自己开脱,那个畜牲,他杀了端仪皇后……”王太医越说越愤恨痛苦,泣成不声。
端仪皇后身受重伤,太、祖皇帝也是没想到,在其他太医没办法的情况下,召了夜长青和王太医前去救她。
也正是借着这机会,弥留之际的端仪皇后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加上日后王太医问了夜长青,才明白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