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三国:开局捡到蔡文姬,华佗在世也难医>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 必须留在身边曹操郑重的点点头,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宋明轩之前说过的十二字方针。
深挖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今地盘到手,正是实行这些计划的最佳时机。
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
不过他很快补充道:“我让曹仁、曹洪他们来帮你打理转运事宜,我得先去找一个人。”
宋明轩疑惑问道:“找谁?”
“张邈张孟卓。”
曹操解释道:“如今我们要离开盟军。”
“他当初是因为我的邀请,才放弃安稳,来参加会盟讨董的。”
“我不能就这么不辞而别,总得问问他的意见。”
“看看他是否愿意跟我们一同离开。”
宋明轩点头,笑着提议:“如果可以,尽量争取让他跟我们同路。”
“之前我们势力薄弱,根基未稳,邀请他效力或许还显得底气不足。”
“但现在我们手握三郡之地,麾下将近三万兵马。”
“有足够的资本吸纳人才,他若能来,对我们也是一大助力。”
听着宋明轩的话,曹操忍不住笑了,摇头纠正道:“不是将近三万,是三万两千多。”
“而且,骑兵占了大半,战力不俗。”
“此去追击董卓之前,我又向孙坚孙文台借了三千精锐骑兵。”
“荥阳遭遇徐荣伏击,虽然损失了几百人,但整体战力未损。”
“如今还带回了九千多人马,算是满载而归。”
他说着,脸上露出一丝骄傲。
像极了考了高分,迫不及待向家长邀功的孩子。
眼中满是期待夸奖的神色。
宋明轩一愣,没想到曹操真的去找孙坚借到了兵。
带回了这么多人马,笑着夸赞。
“论这与人周旋,能说会道的本事,还得是大哥你,小弟甘拜下风。”
“换做是我,未必能从孙坚手里借来这么多精锐骑兵。”
曹操连忙摆手道:“不不不,谋取袁术的物资,逼退袁绍的施压。”
“不费一兵一卒便收编两万军士,还顺利拿下三郡之地。”
“为兄在贤弟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不敢有半分攀比。”
一旁的典韦听着二人相互吹捧,脸上没什么表情,下意识地转过头去。
心里暗自腹诽:俩老六,搁着相互装起来了,净说些没营养的废话,忒恶心人!
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尽快把物资运走呢!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曹洪、曹仁、夏侯渊等人的呼喊。
“二哥,我们回来了!”
此时,曹仁、曹洪也带着驻守在外的兵马返回了军营。
之前二人奉命在袁绍大营外围布防。
一旦双方彻底闹翻动手,也好形成呼应,做好接应准备。
如今曹操、宋明轩安全回营,局势平稳。
他们自然也率部撤了回来。
“妙才呢?”
宋明轩目光快速扫过众人,没看到夏侯渊的身影,眉头微微一皱。
难不成半路上出了什么变故?
“啊!”
曹仁、曹洪刚要开口解释。
曹操连忙抢过话头,语气自然的说道:“妙才在后面殿后呢!”
“你之前特意提醒,担心袁氏兄弟记恨在心。”
“会在半路设伏动手脚,我让他率领两千人马压阵,稳妥起见。”
“估计明天就能赶到虎牢关与我们汇合。”
虽说反复叮嘱过几人,要对貂蝉的事守口如瓶。
但曹操还是怕他们一时疏忽说漏嘴。
他压根没见过貂蝉,莫名其妙把人请了回来。
这事儿难免会引起宋明轩的怀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瞒一时是一时。
宋明轩恍然大悟,他也就是随口一问,没见到夏侯渊,单纯怕出意外而已。
既然只是殿后,并无危险,便没再多想。
笑着对曹仁、曹洪二人道:“刚刚和袁绍谈妥了,他答应以盟主身份代行天子诏令。”
“册封大哥为东郡太守,元让为济阴郡太守,老典为东平国相。”
“以后这三块地方,就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之地了。”
“三地?”
“啊?”
曹仁、曹洪顿时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
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宋明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本以为能拿回之前许诺的人马物资就不错了。
没想到直接拿下了三个郡国的控制权。
这收获也太大了!
典韦则一脸懵圈,挠着后脑勺,眼神茫然又无措。
东平国相?
那职位听着就跟太守差不多吧?
让他杀人打仗,冲锋陷阵,哪怕是刀山火海他都敢闯。
可让他治理地方、处理政务、跟官吏百姓打交道。
还不如让他去单挑吕布呢!
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曹操在一旁满脸笑意的补充解释。
“这都是你们二哥凭着一张嘴,跟袁绍据理力争,步步紧逼周旋而来的。”
“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三郡,厉害得很!”
他转头看向满脸纠结的典韦,连忙安抚道:“你放心,就是给你顶个名头。”
“彰显你的功劳,让天下人知道你的功绩。”
“届时你依然待在二弟身边,跟着他冲锋陷阵就行。”
“东平国的治理事务,我会让公台去负责,不用你操心。”
听到这话,典韦这才如释重负,长长舒了口气,憨笑着道。
“原来是这样,俺还以为真让俺去做什么国相呢!”
“这活儿俺可干不来,光是想想就头疼得很。”
宋明轩无奈的看向曹操,提出想法:“让公台去东平干嘛?”
“他理应跟着你去东郡才对。”
“到时候我和老典去治理东平。”
“元让治理济阴,公台帮你稳固东郡的根基。”
“咱们三地同步发展,相互呼应,效率更高。”
这是宋明轩原本的规划。
夏侯惇不光勇武过人,治理一郡之地的能力也不算差。
只要定下大体方针,他照着执行,基本不会出大差错。
陈宫智谋深沉,心思缜密,跟着曹操坐镇东郡这个核心发展地。
帮忙处理政务、安抚民心、整合资源,再合适不过。
宋明轩本想带着典韦去东平躲个清闲。
没想到曹操直接打乱了他的计划。
曹操坚定的摇了摇头。
“东平让公台去治理就好,你必须待在我身边。”
“以后军中大小事宜,不管是打仗还是理政,我都要跟你商量。”
“你不在身边,我心里不踏实。”
“而且,两地相隔虽然不算远。”
“但真有紧急情况,来回奔波也麻烦,容易耽误事。”
对曹操来说,无论找什么借口,宋明轩必须待在他身边。
哪怕他能通过日记知晓宋明轩的一举一动。
哪怕相隔万里也能知道他在做什么、想什么。
但只有宋明轩实实在在的待在身边。
他才能真正安心,做事也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