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萧睿去了钟粹宫,柳淑妃平静的剪着盆栽花叶。
“皇子如何了?”
孟嬷嬷回话,“听闻从昨夜到今日,反反复复发热,钟粹宫那边传出消息,一早皇子吃了奶,便又发热了几回,可把朱太医等人给忙坏了。”
柳淑妃神色满意勾起了唇角,“朱太医没能找到病灶吗?”
孟嬷嬷脸上都是笑意,“听闻朱太医也手足无措,只能开药暂时退热。”
柳淑妃面色温婉,笑容愈发动人。
“如此,可要去看一看皇子了,不然,也显不出咱们的热心,啊,对,多给那人送点吃的,可不能怠慢了。”
“是,娘娘。”
……
永寿宫,太后烧香念佛,跪在菩萨面前诚心叩拜。
双手合十,拜完后,景嬷嬷将她搀扶起身,她慈和的面容关心了起来。
“皇子发热了一夜,可好一些了?”
昨夜册封,太后自然也在,皇子突发高热,太后本想去钟粹宫的,奈何过于紧张,头疼的厉害,只得回了永寿宫等消息。
景嬷嬷如实禀报:“说是皇子反复发热,朱太医一时没能找准病灶,如今就靠汤药退热。”
“怎会如此,好好的册封的大好日子,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后满面担忧。
作为皇室的长子嫡孙,太后自然格外在意。
景嬷嬷扶着她到了榻前坐下,端起一杯热茶。
“皇子尚幼,寻常发热能长身子,是好兆头,太后不必过于担忧,听闻姜贵妃不眠不休守了皇子一夜,姜贵妃贤良淑德,皇子定会没事的。”
太后赞同地点点头,“倒是听闻如此说法,姜贵妃性子也的确不错,虽曾有过婚配,却是第一个为皇室生下皇子的妃子,哀家瞧着她倒是可以制衡杨贵妃。”
“再看看,若皇子还是不好,便要格外小心了。”
景嬷嬷笑呵呵的附和,看得出来,太后对姜弥月愈发满意了。
……
柳淑妃来到钟粹宫,一番见礼后,没见着皇子,又见姜弥月面色憔悴,眼下一圈乌青,显然没睡好的模样。
见状,柳淑妃假模假样关心起来。
“妹妹,皇子可好些了?”
姜弥月满面愁容,“反复发热不见好,倒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柳淑妃观察她的脸色,着急道:“怎会如此?太医也没法吗?”
姜弥月叹口气,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模样,倒是什么也没说。
见状,柳淑妃不疑有他。
她扭头看向孟嬷嬷示意,孟嬷嬷拿出食盒,端出好几碟果子。
柳淑妃安抚道:“妹妹不必伤怀,皇子定会好起来的,这些果子是杨贵妃所赐,我吃着味道不错,给妹妹拿来一些。”
这几碟果子,其中有一味便是胡桃。
姜弥月先前在南城做生意的时候见过,她不由一愣,心想难道自己误会柳淑妃了?
她敢拿来胡桃,难道就不怕被怀疑是故意要害乐乐的人?
姜弥月故作不知,试探道:“这些吃食都是从北境那边进贡所来,杨贵妃竟舍得给姐姐。”
这些进贡之物,皇上并未赏给后宫,由于进贡太少,皇上便奖赏给了朝中几个立过军要大臣。
其中就有杨丞相。
杨贵妃既是杨丞相之女,自然便得到了。
可是,杨贵妃为何会给柳淑妃?难道,杨贵妃借柳淑妃之手害她的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