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端庄贤惠的模样,一脸善心道:“此次臣妾带来了皇上所赏赐的金银首饰,这么多年的,都在这。”
秋红嬷嬷命令宫人把箱子抬上来,打开。
金灿灿的首饰和银子,满满一箱子。
萧睿神色有所缓和,从龙椅上起来,将杨贵妃扶起,“爱妃这份善心,定会让百姓们心存感激。”
“臣妾担忧江中百姓,能出点力,心里就安慰了。”
杨贵妃低着头,愧歉道:“臣妾擅自走出宫门前来,还请皇上恕罪。”
这话,像是在提醒萧睿什么。
萧睿沉声道:“爱妃此次功过相抵,禁足便解了吧。”
杨贵妃眸子一亮,抬起脸来,笑得明艳动人,“臣妾谢皇上隆恩。”
低下头的时候,她嘴角勾起一抹得意之色。
想困住她,没门?
突然,宫外太监大声禀报:“姜贵妃娘娘到。”
随后,姜弥月进入御书房。
看到杨贵妃,她一点没有在意,神色淡然,来到萧睿面前躬身行礼。
“臣妾参见皇上。”
萧睿本来扶着杨贵妃的手松开,托起姜弥月的手,原来严厉的眉眼此刻一片温柔。
“月儿来了。”
姜弥月温婉贤惠道:“皇上,臣妾听闻赈灾的银两被上下其手,官员们中饱私囊,臣妾帮不上什么忙,希望这些银票能解江中灾情的燃眉之急。”
采云呈上手中的盒子。
人人都知道,姜弥月在入宫之前,还是武侯夫人的时候,在南城做了三年的生意。
那三年,做的生意风生水起,几乎与北原首富齐名,富可敌国。
杨贵妃眯着眸子,故意问:“姜贵妃也有这份心啊,不知,所赠多少呢?”
她看采云手捧着的盒子方方长长的,不大,估摸着没多少东西。
险些成为女首富的出手,竟是如此寒酸?
萧睿面色温和,“月儿有这份心,江中百姓定会感到开心。”
采云暗暗白了杨贵妃一眼,打开了盒子,交给容公公。
“这里是五十万两的银票,可到任意一处钱庄兑换银子。”
众人震住。
多少?
五十万两?
姜弥月居然这么富有!
姜弥月神色淡然,眼底一片自若,“皇上,赈灾要紧,希望臣妾这些银票能为皇上分忧,若是不够,臣妾再想办法。”
萧睿目光灼灼,看着姜弥月,爱若珍宝。
“月儿,你简直是上天赐给朕的宝物,五十万两,足够解决此次赈灾,解决了国库紧缺的燃眉之急。”
姜弥月温柔一笑,“能帮到皇上,臣妾就放心了。”
杨贵妃脸色惨白。
对比姜弥月所给的五十万两,她先前拿出来的三千两,显得寒酸不已。
……
此事,广为流传,姜弥月的名声自此打响。
因此,百姓们纷纷夸赞姜弥月,说她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此话,自然传入了宫中。
永寿宫。
太后简直不敢相信,“这哪是娶了个贵妃,这是娶了个福宝啊,姜贵妃眼下不但帮了皇上,解决燃眉之急,更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是我们北原的福啊。”
太后一向礼佛,双手合十,满心激动感谢上天。
景嬷嬷垂首附和,“姜贵妃心地善良,帮助了百姓不说,这入宫才一年,便生下了皇子,此次又帮了皇上大忙,看来姜贵妃和皇上,是天赐良缘。”
太后满心欢喜,“没错。这一次,哀家要让皇上立后,非姜贵妃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