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雷鹏飞是要安排车送沈怀疆回去的,但他坚持走路也是一种修行,最后只能由着他去了。
回到家中,简单的和父母打了招呼,沈怀疆便急匆匆赶到了杨先生的住处。
当沈怀疆把钱放在杨先生面前的时候。
一贯高人做派的杨先生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
“那个怀疆啊,说好了这钱是借你的啊,后面会还你的。”
“行,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只是好奇,您老什么时候有个孙女的,这几年下来,我可一次都没见过。”沈怀疆好奇的问道:
“你这是什么话,我们烟火道人本就立足红尘,又不是出家。想当年我也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翩翩道士,行走江湖不知道迷倒多少少女,有个孙女怎么了。”
听完沈怀疆不由得暗笑,第一次听说玉树临风是形容道士的。
当然这话可不敢直接说,自己还是个道士呢。却听到杨先生接着说道:
“我们烟火道人,一只脚身在红尘之中,一只脚踏在道门之内。
身在红尘,哪能不沾尘埃,你以后就明白了。”
顿了顿,杨先生接着说道:
“本来修道之人,为追求长生,往往斩断尘缘。但我们烟火道人既然身处红尘,那就需要处理红尘俗世。往小了说,守护一方阴阳平衡,往大了说,为得神州安定也没少做贡献。”
沈怀疆听完不由的肃然问道:
“您说的守一方阴阳平衡比较好理解,神州安定我们能做什么。”
杨先生笑了笑,说道:
“早在明万历年间,适逢天下大旱,百姓食不果腹。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
但怎么带回来却是个大难题,那时候的关卡,就像现在的海关一样,查的非常严。他想了很多方法都告失败,最后找到了火龙真人。
火龙真人就是一位精通奇门遁甲的烟火道人,他们将红薯藏在八门中的景门,带回到了中土神州,不知道挽救了多少黎明百姓。”
沈怀疆听完,不由对那位爱国商人陈振龙和火龙真人心生敬仰,原来烟火道人还有这些多不为世人知道的传奇。
杨先生继续说道:
“世间若不太平,何处又能是净土,我辈修道之人又那能静心修道追求长生大自在。
就像你化劲之后食量猛增,如果买肉都没钱了,拿什么继续修炼。”
沈怀疆深有所感,看来修道也难以独身世外,尤其是他们烟火一道更是如此。
要不是这次杨先生有事,他也难以发现家里的状况,更不知道父母为他付出了那么多。
杨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摸了摸花白的胡须,说道:
“世间的修道之人,大多有三种选择,一是独自身处深山大川之中,修得内心的安宁。
二是选择名山大川开宗立派,广受善男信女的香火捐赠。
其三就是我们烟火一道了,或是选择大家族屋檐之下借助资源,或是像我一样,早些年游方各地,为人问玄解惑赚点小钱,边度日边修道。”
听完沈怀疆心有所感:
“您说了那么多,中心思想修道也得花钱呗。”
杨先生点点头说道:
“你这么理解,虽然有些粗俗,但道理就是这么个理。好了关于烟火道就说这么多了,你慢慢体会吧。你这次外出应该遇到麻烦事了吧。”
沈怀疆这才把石雨竹女儿悠悠的事讲出来,并问道:
“那南海林场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我一感应到那里就如遭雷击。”
“你可知道那片林场为何叫做南海林场。”
沈怀疆摇了摇头。
“当年抗倭,在困龙岭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大战过后只能用尸山血海来形容,天地色变日月无光。
人们为了祭奠忠魂,立了一块纪念碑,在碑的南方便是当年的埋骨之处。
而困龙岭地势特殊,加之天地气场有所变化,使得忠魂久久无法散去。后来有一位陈姓高人便在此建了一座林场,同时布下了惊雷阵。
保护忠魂不被邪魔歪道利用,有朝一日天地气场正常后可以入轮回。”
听完沈怀疆心中暗道:原来南海林场还有这样的故事,那位陈姓高人想必就是行脚老道口中的陈瞎子了。
“至于你说那小女孩悠悠的爽灵丢失,其实也好办,只要陈瞎子同意,你便可以带走。”
既然已经有了治疗悠悠的方法,沈怀疆就想马上去南海林场找陈瞎子。却听的杨先生笑道:
“南海林场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即便你有天目异瞳,以你现在的修为还看不透惊雷阵,估计你进去连陈瞎子人都见不到。
你还是带上我的酒葫芦,给陈瞎子带一壶酒过去,或许他能帮个忙。”
说完,杨先生手里凭空多出一个酒葫芦,正是当初在他们家装酒的那只。
“现在这葫芦可是空的,你回家装满酒再过去吧。陈瞎子那老东西就好这口,上次在你们家装的酒他可没少喝。不过你老爸今年怕是喝不到青梅酒了哦。”
说完,杨先生哈哈大笑。
沈怀疆接过葫芦,这葫芦非金非木,入手却是一种温润的感觉。据杨先生有一次喝醉了说的,酒有多少葫芦就有多大。他脑中不由得浮现了老爸那肉痛的表情。
告别杨先生,沈怀疆回到家中把葫芦给到母亲陈香莲。
果然,一个小小的葫芦,硬是把家中那一百多斤的青梅酒装完了酒葫芦才满。
只看得父亲沈定远在一旁一个劲的吞口水。
说也奇怪,装了一百多斤青梅酒在里面,这葫芦的重量没有丝毫的变化。沈怀疆暗道这可是见了不得的宝贝。
心中记挂着小女孩悠悠的事,沈怀疆并没有在家多做停留,再次告别的父母,踏上去往莱远县城的方向。
一路无话,来到了困龙岭。
隔着老远就能见到那块纪念碑,上面写着“烈士永垂不朽”字体苍劲有力。
以前他也来过纪念碑,多是抱着游玩的心态。
但听完杨先生的讲述,此刻他的感受大不一样。那些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尊严与解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深深的打动了他。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生当如此。
来到碑前他深深的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