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村人为贩卖奴隶的罪恶买单的时候,距离沪村约2000多米外的海面上。一艘长达100多米,宽达30多米的重型风帆船正在缓缓破浪航行,准备靠岸抛锚。
这是一艘典型的欧罗巴中世纪的重型风帆船,有三个巨大的桅杆,前后桅杆短,中间的桅杆高。短桅杆的高度约十几米,中间高桅杆的高度约二十多米。
在每条桅杆上面,都有一个带木质护栏的瞭望塔。里面各有一名希腊士兵,正拿着手中的铜管模样,前大后小的望远镜,正在四周看着情况。
一会过后,中间高桅杆上瞭望塔的士兵,顺着巨大灰黄色帆布风帆的保护绳,顺溜而下,来到船头。在他的身边,有十几名和他穿着一样的斯巴达勇士。
这些斯巴达勇士身着结实的灰色亚麻衣,黑色长裤,身穿古铜色的轻甲,都是光头,脚下棕色的牛皮靴,装备包括长达二米的双尖长矛、或者近一米长的刀以及重达30斤的铸造青铜盾牌。
他们在各种战斗中擅长使用圆盾和长矛,长刀辅助,形成坚固的方阵,以确保战斗中的稳固和冲击力。
船头上,一名身高起码有一米九,身型非常健硕魁梧,手持长剑光头男子,正看着眼前的“司南”,确定着方向。他的手中,同样有一根长约30厘米,头大尾小的青铜管子,只是在这个青铜管子的前部和后部,都镶嵌了一块精心打磨的圆形水晶镜子。
如果李泰在旁边,一定会惊讶的发现这条来自希腊的大海船,上面的东西,都是来自大唐的流行货物。
司南,早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劳动人民就用了磁石做了一种指南工具,叫“司南”,到了北宋年间发明了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唐代的司南已经非常的流行,并非后世宋代发明那种指南针的模样,却相差不远。随着丝绸之路和全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来自大唐帝国的司南,已经来到世界各地。
至于望远镜,这东西说是伽利略发明的,实在经不起推敲。
东汉广陵王刘荆墓里出土了一件金圈嵌水晶石的放大镜,据说,可以把字体放大五六倍。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广州地区发掘的两汉墓葬超过千座。从西汉初期的南越国时期开始,各时期墓葬中发现大量玻璃制品。
这些玻璃制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特色的仿玉玻璃,一类是富有外来特色的项链、手链、珠子等装饰品,也就是古代所说的珠玑、璧琉璃,此外还有一些玻璃器皿。其中,出自南越王墓的22件镶在鎏金铜框里的平板玻璃,是迄今所知的时代最早的透明平板玻璃,1983年于广州越秀区象岗山出土,现藏于南越王博物院。
实际上,在大唐帝国,望远镜这东西,早都不是军事使用的限制装备,而是只要有钱,小孩子都可以玩耍的物品。
和司南这种指南针一样,望远镜这种东西,也被大唐帝国贞观时代的外国人,广泛的应用。
此时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世界上海上航行强大的欧罗巴国家或者势力,大多数已经广泛采用来之大唐帝国生产的司南和望远镜,在辽阔的大海上面,进行着大航海时代。
那名瞭望的斯巴达士兵,来到船头后,恭敬的对着那名明显是他们首领的魁梧斯巴达巨汉说道:
“帕纳辛纳科斯长官,我们已顺利抵达大唐帝国东部,江南东道,苏州府昆山县,一处叫沪村的登陆点。”
帕纳辛纳科斯头也不回的问道:
“我在这里看不到有什么异样,望远镜的有效范围不过千米。你在主桅杆上面,看到有任何异常情况没有?”
那名斯巴达士兵回道:
“没有!我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到,那个大唐帝国海边的沪村,已经做着晚饭,房子中有火焰的明亮,还有炊烟的冒出。”
身为斯巴达号的舰长,帕纳辛纳科斯没有着急,他说道:
“距离岸边一千米下锚,希望斯帕莱蒂这个家伙给的水文图不要出问题。我们第一次来到大唐帝国贸易,还是小心一点。”
旁边的斯巴达士兵,有些不以为然。
他们这艘船,叫做斯巴达号,是东罗马帝国希腊行省最精锐现代化的军舰,全员有四百多人,连同水手,都是东罗马帝国的中,最强大的希腊斯巴达勇士,个个身经百战,特别是海战。
而且,他们的装备,非常的精良。特别是斯巴达号正面的三门直径在20厘米的黑铁铸造炮,只要一个齐射,即可将大唐帝国那种百米长的木质龙舟楼船,打得溃不成军,更不用说在船两侧和尾部,共有25门同样直径的黑铁炮了。
李泰现在不在这里,如果在,一定会觉得热家伙的使用,西方世界的确远强于大唐帝国,人家拿了火药去发展热家伙,大唐帝国现在还在放烟花和炼丹药,这差距,是统治者眼界的局限,也是历史的必然。
“大人!我们的火力,非常强大,斯巴达号携带的黑铁火炮,射程可以达到800米,只要我们在海中,无惧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军舰。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大唐帝国的陆军非常强大,特别是骑兵军团,但他们的海军,在我们的巨炮面前,就是送死的小孩!”那名士兵说道。
很快,他看到首领,也是斯巴达号的舰长帕纳辛纳科斯摇了摇光头,转头过来,很认真的和他说道:
“我们向往大唐帝国的繁华,喜欢这里的黄金和白银。但我们都是战士,是东罗马帝国希腊行省最强大的斯巴达战士,我们的荣耀,来自一次次的血战,轻视敌人,不是我们的作风!
况且,这里不是我们希腊,距离我们的家园上万海里,如果出什么事情,非常麻烦。我希望,士兵,你可以认真对待你的海军军人工作!”
士兵无奈,只能拱手行礼,退下。
但舰长帕纳辛纳科斯的眼中,依旧从这名士兵眼里看到了不削。
的确,他们这艘希腊海军的斯巴达号非常的强大,在前往大唐帝国的遥远海路上面,他们击溃了很多敌人。特别是那种岸边的土著,更是经受不住他们火炮的屠杀。
但帕纳辛纳科斯不是一般的希腊海军舰长,他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海军指挥经验的舰长,在他的心中,大唐帝国的威名,早已听到耳朵起茧。
他不远万里,跋涉来到大唐帝国,其实也有很多无奈之举和隐情。
帕纳辛纳科斯走到了船首,再次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模糊的看了一下沪村的轮廓,发现耳边除了呼啸而过的夜晚海风,再没有任何嘈杂的声音传入,他也没有着急下达登陆的命令,而是闭上了眼睛,思绪飘回了遥远的欧罗巴大洲。
如今的欧洲,正是中世纪时期。
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
以君士坦丁堡为新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在强敌环伺的环境苦苦支撑着。
而随着中东阿拉伯的崛起,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也逐渐沦丧,至今公元637年,东罗马的核心领土已经只剩安纳托利亚与部分巴尔干地区了。
罗马人本是起源于意大利的拉丁民族,而希腊人本是帝国内的被征服者,但此时的罗马帝国,早已把拉丁区都丢光了,仅剩的核心领土都是希腊民族的聚居区。
在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皇帝的希腊化改革后,帝国抛弃了拉丁语,开始以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对于帝国统治者的称呼也从拉丁语的“奥古斯都”变为了希腊语的“巴塞留斯”。
东罗马帝国的本质,其实早已是一个披着罗马的外皮的希腊帝国。
帕纳辛纳科斯想到这里,他非常想念在君士坦丁堡中的王妃妹妹。他们家族是东罗马帝国希腊行省一个老牌贵族。在希腊被罗马帝国吞并以后,家族逐渐没落。
在这一代,帕纳辛纳科斯家族已经轮为普通的家庭。
他的妹妹,因为长得非常美丽,被东罗马帝国现任皇帝希拉克略派出搜寻美女的长官发现,他也因此,得到了200东罗马帝国的金币和一个军中任职的机会。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现在东罗马帝国,如同垂垂老矣的老人一般,往日罗马帝国的荣光,早已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