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泽亡命天涯的时候,三龙夺嫡也没有闲着。
晋王李治,送出赵瑞泽这个大礼,给太子李承乾,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李治在预先的登陆岸边,留下一些其它的“礼物”,也希望李承乾“笑纳”!
李治决心在鄱阳湖上面料理,并肩王李泰。
李治明白,太子李承乾,损失万州城这个补给基地,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无非就是去虎吞狼。
李治自己是狼还是虎?
或者李泰是狼还是虎?
对于李承乾来说,并不重要。
现在陆地上的军力,李承乾占优势。
鄱阳湖虽大,但想大规模登陆,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李承乾有能力封锁整个鄱阳湖的周边,做到,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中秋节家宴要到了。
李承乾也明白,皇帝李世民将他们召回圣都长安,这道圣旨不会太久。
李承乾寄望于天意使然,李治觉得这么想不会错,起码他和李泰,也会这么想。
天家无亲情,皇帝位只有一个...
鄱阳湖西北方向,距离万州城约70里开外,一处芦苇浅滩上。
几条两丈许的小船。
分别载着十几名黑衣人,他们手持火把,正在给一位钓鱼者照亮湖面。
距离他们,约一里开外的鄱阳湖深水区,战船军旗林立,放眼望去,数量起码有3000艘以上,船上灯火通明,像湖中热烈的游园会一般,火光映射天际。
在漆黑的鄱阳湖上,黑夜中的萤火虫一般显眼。
这些战船,都是大唐帝国最先进的快船。
从高空俯瞰下去,他们所在这处位置,四面八方,都有数量不等的同类快船,正在接近。
似乎此处,是预定聚集地一般。
一名黑衣人,恭敬找到正在垂钓的年轻男子。
这名垂钓男子,一袭黑衣,上面有锈金的大龙,说明了他的身份。
他正是晋王李治。
“晋王殿下!
我们如此大张旗鼓,在此处聚集。
非常危险!”
李治抖了抖,手上的竹节鱼竿。
一张年轻小脸,转头望过来,轻声说道:
“影四十七,本王知道你善于做刺客,却不善于领兵。
你的脑子可不可以?多去思考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要不给你带了整个刺客队伍?照样得全军覆没。”
影四十七立即拱手躬身,恭敬行礼后,说道:
“小人本来就是习惯单打独斗,然,必为殿下效死,请晋王殿下明示!”
李治说道:
“看到岸边沙洲上,靠近岸边那些人有没有?”
“属下看到!”影四十七点点头,回道。
李治说道:
“岸上不用猜,都是太子李承乾的人。
现在整个鄱阳湖的岸边,都布满了李承乾的人。
鹘鹰传讯非常快,最多两、三个时辰。
李承乾,一定会得知此地消息。
此地,距离万州城不过70里地。
估计李承乾派出来的斥候,会更快得到消息。
本王猜得不错,李承乾在来的路上了。”
听完,影四十七面色,非常疑惑。
他不明白。
自己是负责做刺客,只能偷袭,单打独斗。
为何这次,晋王李治要将他带在身边,还跟他讲,这些指挥作战、带队伍,甚至大局观的问题,这不是为难他吗?
李治非常聪明,看着影四十七的表情,自然明白他心中想什么。
其实李治的心中也有怨气。
最近事情不太顺。
几个懂指挥的影子军团人物,要么有事,要么就出事。
一时之间,身边抽调不了什么好人手。
准备做的事,必须属下得忠心,能力差都得为这条让路。
赶鸭子上架,目前只能找到,负责鄱阳湖区域暗杀任务的影四十七。
李治哪里知道?几番沟通后,这家伙是直肠子。
为了今天的战事顺利,李治只能耐心的教导,希望别出什么岔子。
于是,李治说道:
“据最新的探报,并肩王李泰麾下,估计有8000余艘新式战船,这些都是玲珑公主赵家的家底。
搞不好,已一次性全部拿出来。
鄱阳湖很大,月黑风高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本王目前战船的数量,算上补给,加起来最多5000余艘。
数量差距的太多。
李泰之前在西域罗布泊的战绩,不是开玩笑的,本王必须小心点。
如今,我们准备战场交战,这才有些胜算?”
影四十七听到这里,问道:
“那是要有带人去做刺客,灭了李泰?
如是这样。
我们应该做的隐秘一点,为何要通知太子李承乾的人?”
李治听完,摇摇头说道:
“非也!你要带人灭的是李承乾!”
这话一出,影四十七面色愕然。
李治继续说道:
“李承乾这人心如蛇蝎,本王和李泰,与之相比,压根不入流。
李承乾以残害良家为乐,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李承乾,非常狂妄。
想尽快将本王,和并肩王李泰一起灭之。如今却有机会。
李泰身边高手如云,刺客得手很难。但李承乾身旁,却只有张亮,你们更易得手。
本王不相信,我们和李泰真打起来。
太子李承乾,不会落井下石?
与本王一起,灭李泰。
或者和李泰一起,夹击本王。
李承乾驱虎吞狼,谁是虎狼,他以为自己是执棋者,自然担心。
但这也是本王,同样驱虎吞狼做法的好机会!
本王战船数量,不如李泰,照样与之作战之原因,正是如此。
且此处沙洲浅滩之地,战船容易搁浅。
大船更进不来。
纵使李泰知道此处的水文情况,但大战将起,本王这么多后手,来了,岂容他这么容易逃离。
昔有诸葛武侯,借东风,火烧赤壁。
今有我李治,中秋前夜风,烧透鄱阳湖!”
李治说这些,豪情万丈!
但他忽然间发现,身边的护卫们都不出声。
特别是影子军团的影四十七,这个刺客头子同样不出声。
李治很奇怪,问道:
“怎么?
本王的豪情万丈,就让你们这么没话说吗?”
影四十七摇摇头,说道:
“臣和大家听不懂?”
李治听完,面色尴尬。
刚想解释,影四十七继续道:
“晋王殿下,要是李泰,或者李承乾,今天晚上死在这里,皇帝陛下那边,该如何交代?”
李治听完,哈哈哈大笑道:
“交代?本王为何要给交代?
本王今晚来过鄱阳湖吗?
如此愚蠢的问题,以后不要再让本王听到。”
影四十七点头应是。
不和老板争论,这影四十七明白。
他还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如太子李承乾,和并肩王李泰一起对付我们怎么办?”
李治说了一句:
“李承乾没那么多战船,对我们影响不了太多。
如今,我们在这里就是主场,除非李泰过来站在李承乾那边,否则李承乾拿本王没办法。
李泰会站在李承乾这边吗?
去按谋划做吧!”
说完“遵命!”,影四十七退下。
李治忙着布局的时候。
太子李承乾也知道了,李治选择战场地点的密报。
这种事,李承乾不会缺席。
他很快带着大将张亮。
前往距离万州城,西北70里开外的这处芦苇沙滩浅滩地。
太子李承乾带了10万人马,清一色骑兵,由张亮统领。
士兵手中举着的火把,很快在黑夜中形成了一条蜿蜒的火龙。
从天空中望下去,非常壮观。
夜晚行军,太子李承乾非常小心。
统兵的张亮,很快选择了一处比较好的落脚地。
这是一处不大的山谷。
进谷和出谷就只有一条路。
这种山谷,适合伏击,同样适合防守,就看先手。
破局也简单,只需要派一部分敢死队。
去做斥候查探,拿着人命堆,无论有什么样的埋伏,都可打草惊蛇。
在上位者面前,棋子就会有棋子的命运,没办法的事。
斥候出去,一切正常,篝火随即点燃。
太子李承乾一改,平常一副仙风道骨,儒雅文士的打扮。
他同样穿上了黑色的劲装。
这种夜行衣,衬托着李承乾妖异的脸庞,顺着篝火的摇曳。
李承乾那齐腰的黑色长发,随风飘舞。
如李泰在旁边看到,一定会觉得太子李承乾,颇有二次元的风采。
当然他看不到这一幕,更不会明白后面连锁反应的一堆破事。
张亮给李承乾,递了一块刚烤好的饼。
你承认没有接。
张亮以为是他太子的身份,不适合吃军中的粗粮。
李承乾不傻。
从张亮的眼神里,他已知道,张亮在想什么。
在历史书中,太子李承乾被形容成一个愚蠢的暴君模式。
实际上,他是由文德长孙皇后,和皇帝李世民亲自教导。
不是自己作死,顺带坑死李泰,就没有唐高宗李治那么多事了。
主要原因,是在李承乾12岁的时候,成了瘸子。
残疾人自卑,无法成皇帝被认同的心理障碍,让李承乾的心,逐渐扭曲。
后世观点,上帝视角,知道谁要把李承乾当成是傻子,他自己才是傻子。
那些当时被坑死的人,找不到后悔药。
张亮跟李世民打了那么久的天下,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又是暗器的宗师高手。为人能隐忍,绝对不是一般人。
张亮认为还需稳妥,刚想说话。
李承乾抢过话头,说道:
“孤今天很兴奋,没有什么胃口,要吃也等天亮。
今晚这出大戏,估计是鄱阳湖之战,最终表演!
近距离中秋节,不到10日。
最多两三日,父皇派的人,一定会传讯过来。
叫我三兄弟,返回圣都长安过节。
只是能不能一起回去?这就看天意。
爱卿,可知孤心思?”
张亮那小三角眼,咕噜噜转了一下子。
回道:
“太子殿下。
这借刀杀人的明局,也太明显了吧,皇帝陛下那里,可不好交代。”
“呵呵!”李承乾干笑了两声。
说道:
“天下之事何其多。
有什么事情,都需要刨根问底。什
么事情都讲道理,什么事情都较真。
这不是帝王之术。
很多事情明知道。
没有直接证据。
或者就算有,又能奈何孤?”
张亮一听,沉默了。
他当然明白,李承乾说的是真事。
万一今天晚上,并肩王李泰或者晋王李治,在鄱阳湖上面打的如火如荼,无论哪个丢了性命。
太子李承乾,都可以说他是救援不及,身为大哥阻止不了两个弟弟开战,只有过失之嫌,并无直接动手之错,天下悠悠众口,也说不了他。
但实际情况,此事并非这么简单。
张亮相信,只要有机会,无论对晋王李治,还是并肩王李泰,李承乾是绝对会落井下石的,否则带着10万骑兵过去干啥了?
太子李承乾,明摆着一副去虎吞狼,要借刀杀人,他在脸上写的明明白白,怪不得他现在兴奋的没胃口吃东西。
想到这里,张亮看着黑夜中出峡谷的那处裂口,仿佛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一般,在今夜,不知道要吞噬多少人的性命。
突然!
太子李承乾说道:
“传令全军整军,已经休息够了,半个时辰后,我们出发!
去参加今夜的血色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