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认真看着李泰问道:
“青雀,你之前参与三龙夺嫡,是不是以为只要朕下达圣旨,或者三龙麾下谁强大,谁就可以坐稳这个皇帝位?”
李泰回道:
“是的!除这些之外,儿臣不知道坐稳皇帝位,还需要什么条件?”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那些都是外面不知帝国运转的书生之言,甚至魏征都不明白,也许魏征是治理国家基础日常的好手,长孙无忌,李靖他们是打仗的好手,但他们不会明白,大唐帝国合理运转的核心,就是谁才是掠夺之王!”
李泰听完,拱手行礼后,问道:
“请父皇解惑!”
李世民继续道:
“朕的皇帝位置,需要坐稳,并非这么简单。
人的欲望,最是难以满足。
刚才朕已经将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具体实力,以金银和军队数量给你有了直观的认识。
朕不忍你们兄弟同室操戈,但争夺皇帝位的事情,让天家无亲情,朕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
人,有些时候就是这样。
昔年,朕做秦王之初,隋末战乱搞得民不聊生。
朕只是想让这片大地上面的人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的影响,食不果腹,妻离子散。
当时隋朝军队很多,隋朝死而不僵。瓦岗寨、窦建德、李密之流盘踞一方,与我李唐作对。
朕四处征战,掠夺金银等一切,都基本赏赐给有功的将领,那时后期的杜如晦、房玄龄之大才,军事中的大将如李绩,侯君集,程咬金之流,大部分将领都是出自敌人一方,后面因为朕阔气和实力强大,可以满足他们的掠夺之心,这才投靠朕。
后玄武门之变那夜,朕尚且不能做出彻底杀死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心,于是开始占卜,杜如晦怒斥于朕,说此事多谋不断,必遭大祸!
朕心下一横,这才决定直接将李建成和李元吉三族移平!
朕也是人,也是李建成的弟弟,李元吉的哥哥,我们同父同母,朕为了帝国的稳定,却不得不做这些事情。
朕,说这些,青雀可否明白?”
李泰听完,心中一寒!
他思考了一下自己灵魂所在后世知晓这段时期的一些历史,终于明白六年后,也就是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发动玄武门之变MAX版本失败后,被贬为庶人,仅没有过多久,李承乾便“暴病”死亡,李世民以国公之礼下葬,却没有调查此事。
按照李世民今天的表态,李泰明白,这说明历史中李世民是知道李承乾是被李治毒死的,但李治那时已经确立为太子,自古以来,参与夺嫡的皇子一旦失败,特别是前太子这个位置的皇子,都是下场极其悲惨的。
李世民为了大唐帝国的稳定,虽然没有帮助李治清理李承乾这前太子,却放任了李治行无耻杀兄之事。
李泰现在一边沉默,一边看着李世民的模样。这杀兄杀弟之事,李世民自己就做过,他早都不在意这些事情。
李世民将他带到这里,让李泰看看李世民是如何每天指挥着大唐帝国进行掠夺之事,依靠不停的大小战争,满足着大唐帝国无数人的嘴巴和需求,才是他坐稳皇帝位的真正理由。
李泰点点头,回道:
“父皇!儿臣明白了!”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刚想说话。
这时,一名参谋都尉上前禀报道:
“陛下!辽东有最新情况!”
李世民眉头一皱,回道:
“说吧!”
“刚刚接到辽东飞鹰卫800里加急密信,内容为韩国安红旭刚刚侵入帝国辽东区域不到十天时间,三十万兵峰转向北海汗部地区。
目前结合其他飞鹰卫的传讯内容,已经可以确定,罗刹国至少有四十万大军,开始对薛延陀帝国发动了大规模攻击。
可以确定,罗刹国趁东TU厥内战,和西突厥对**厥的进攻,他们想先吃掉北海地区,将哈木尔王城攻下,彻底控制那边。
陛下,该如何应付?”参谋都尉说完,静静的等候李世民的命令。
李世民起身,转身走到吊挂着的巨大地图面前,认真的看了一下情况。
回道:
“罗刹国此次真正的目标,正是北海地区疆域。他们利用了我们和薛延陀,这次围杀北海汗王阿史那克克的战果,果真是好贼子!
李泰,你怎么看?”
李泰听闻,立即起身,思考了一下,回道:
“罗刹国确实高明,安红旭麾下的韩国、百济、新罗国的联军,实际上寇边辽东地区,只是幌子。
这样,可以掩盖他们真实的战略目的,是攻占北海地区。
因为安红旭的寇边,我大唐辽东的边军肯定认真备战,将边境尽力防守,这样一来,等罗刹国和安红旭的联军全力夺取北海地区的时候,薛延陀帝国在西边需要扛着西突厥帝国的进攻,还要面对北海兰珠麾下铁勒、莫伦部落的抵抗,多弥大可汗清绞北海兰珠余部的时候,这时,安红旭的大军和罗刹国的大军夹击!
多弥大可汗必败!他们的败军,一旦接近我大唐帝国边境,必定被我帝国边军阻击!
所以他们唯一的退路,就是往西,集结薛延陀帝国西部边境的军队,很有可能会和西突厥讲和,以应对两线作战,甚至是与我大唐帝国再起战争三线作战的局面。”
李世民点点头,吩咐道:
“你先下去,朕教育一下儿子。”
“遵旨!”那名参谋都尉恭敬拱手行礼后,暂时退下。
李世民带着李泰,回到了茶台面前,自己先喝了一口茶,让李泰也喝茶,不要着急。
一会过后,他才说道:
“青雀的分析,八九不离十。
只是,如何应对?”
李泰想了想,回道:
“今天父皇说言,掠夺既然是这个世界国家之间的主流,今天这事非常正常。
我们大唐帝国肯定也有很多敌国的探子,甚至朝廷里面都有很多,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掠夺的胃口,作为父皇棋子之时,未必不会有自行的意见推波助澜。
据儿臣所知,北海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历来非常肥沃的一片土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突厥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之后,北海这片富饶之地,在突厥王庭分部和薛延陀帝国手中已经很久了。
罗刹国看上不奇怪,安红旭想控制朝鲜半岛,甚至夺取更多的土地,听命于强大的罗刹国更不奇怪。
罗刹国也深知突厥人或者薛延陀人马上骑兵的厉害,不愿意自己损失大,他们也需要安红旭和他的麾下做炮灰,给点骨头汤水即可。
但无论如何掠夺,都不会直接找我大唐帝国,父皇天可汗盛名之下,柿子得挑软的捏!
和我们大唐帝国去抢辽东地区,这不符合安红旭和罗刹国目前真正的利益。
所以,儿臣认为,这个时候,父皇应该派得力的将军领兵巩固辽东的防御,无论薛延陀和安红旭,或者罗刹国之间此次战斗的结果如何,他们的获胜者掠夺新的土地和资源后,必定需要时间消化。
所以,在我大唐辽东地区,目前是无虞的。
父皇,如果儿臣猜测不错,父皇会趁主要掠夺竞争对手目前大战之中,父皇会趁西域十六国目前的战争情况,大规模出兵,解决西域问题!
而且,儿臣整个新册封的并肩王,父皇不止会带着儿臣出征,甚至会让儿臣自行决定灭国之战!
如果儿臣成为了新的掠夺之王,那大唐的延续,父皇也不会太忧虑。”
李世民静静的听完了李泰的话,非常高兴,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后,没有着急评价,而是问道:
“目前大唐帝国西南地区和东南海边地区,都有小型战事,青雀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也是派得力大将统兵征讨?”
李泰同样笑着摇头道:
“无需!”
“呵呵,为何?”李世民笑着继续问道。
李泰回道:
“儿臣刚才已经看了晋王李治在南方地区的实力,他麾下这么多的私军,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大唐帝国南方半壁疆域。
大哥李承乾在北方半壁疆域里面,同样豢养了几十万的私军,他们在谋划夺嫡的时候,何尝不是增加了大唐帝国军队的实力。
所以,在父皇眼里,李治和李承乾搞那些私军,实际上都是大唐帝国的军队实力增加,这些私军又不用朝廷养,父皇又可以多那么多可以调动的战力,这简直是李承乾和李治最大的“孝顺”啊!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就是之前张亮率领黑甲卫的十五万私军,参与了剿灭北海汗王阿史那克克的战争,父皇班师回朝后,这件事提都没有提。
这说明,父皇对于我们三龙夺嫡,能者居之的局面,并不会干预。”
李世民此时微笑的看着李泰,说道:
“的确!朕并不会干预三龙夺嫡,我大唐帝国,经过高祖李渊,和朕多年的经营,才有这万里江山社稷。
哪怕朕非常宠爱于青雀你,这江山,可不是靠一道圣旨,可以解决传承的问题。
青雀你想做皇帝,别怪朕不给你机会,这次并肩王,名义是将封地给你在关陇并州和关东你岳父阎立德所在之地,然,那里早都是李承乾麾下经营多年之地,你不可能会得到大的发展。
所以,解决西域十六国的问题,朕觉得你要是有本事,大可基于西域成为新的掠夺之王,从而真正站稳脚跟。
朕压制李承乾和李治,不让他们麾下的势力参与大唐目前新的掠夺计划,就是给青雀你机会。
并肩王的封地,你与朕都知道,只是幌子,李承乾和李治肯定不会让你如愿。
可惜,朕也不是无情的父亲,西域自古控制与西方世界的通商,特别是汉时开始的丝绸之路,你控制这条要道和整个地区,既是为我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又是和李承乾还有李治斗的本钱,能不能将来成功,坐上朕的皇帝位,你就靠自己吧!”
“遵旨!”李泰认真的躬身回道。
李世民点点头,高声喊道:
“起兵百万!骑兵五十万,步兵五十万,调动牵牛卫重甲骑兵三万,陌刀重甲步兵军团十五万,十天后起兵,灭西域!”
“遵命!皇帝陛下!”大唐帝国秘密参谋军师部门的全部参谋都尉和校尉都大声喊道。
随着李世民的圣旨,整个大唐帝国掠夺机器,再次锋锐高效的运转起来。
而跟在李世民身后,前往地上,参与大朝会的李泰,终于明白,自己的本主身体,为何在历史上,得到高祖李渊和李世民万般宠爱的魏王青雀,带着不知官的大唐帝国实际的最高职位,没有能继承皇位,而是被李治继承了皇位的最大原因!
根本就不是魏征的谏言,说李泰和太子李承乾斗争那么久,如果李泰上位,李承乾难活的事情!
而是在历史中的李泰,空有李世民的宠爱,却没有李治麾下的军队,当李承乾举行升级版的玄武门之变失败,被贬黜之后。
李世民就算将皇帝位下达圣旨,给了李泰。
但李泰没实力,根本就坐不稳皇帝位。李治在南方麾下几十万军队,分分钟灭了李泰。
既然是这样,反正结局已经注定,李世民不想大唐帝国起这种明知输赢的无意义的皇帝位争夺战争,徒然损害大唐帝国的实力,所以,李泰这个李世民最喜爱的青雀,终究成为了大唐帝国延续的一颗弃子。
这才是历史中,李泰受万千宠爱,却落得被李治毒酒鸠杀的悲惨结果的,事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