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太极宫,灯火摇曳,非常明亮。
非常丰盛的酒宴,各处的寒暄,似乎已进入尾声。
今天的李世民,非常的高兴。
面前白玉碗里面的长安醉,再次见底。
御前总管王德走了过来,拿起白玉酒壶加满了酒。
李世民摆摆手,王德恭敬退下。
今天与其说,是开个小朝会。
不如说是,大唐帝国高级吃瓜群众的聚会。
他们自然是来,奉承大唐帝国贞观12年的大胜。
皇帝李世民,自然是吹牛的主。
宰相魏征,帝国后勤主官房玄龄,三龙夺嫡的三位皇子。
太子李承乾,并肩王李泰,晋王李治。
甚至李泰的岳父,公布尚书阎立德等次级大臣也在场。
今天太极宫里面的气氛,随着君臣的交谈顺畅,非常的和睦。
君臣之间,也非常的默契,专挑好的说。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自古以来,这争夺皇帝位置。
所谓的平稳过渡,都是打双引号加省略号的。
皇帝李世民在,那些血色的脏东西。
自然上不了台面去说。
宰相魏征,可不是一般人物。
在很多事情上面的看法,是得到李世民真正认同的。
以前文德长孙皇后还在的时候。
为了保护后宫不得干政的高祖遗命,还有长孙皇后的身后面子。
这魏征做了很多年的镜子。
顺着李世民的同时,也在为长孙皇后处理朝政,做挡箭牌。
前两年,贞观10年。
长孙皇后去世。
魏征的心理,可以说是高兴的不得了。
魏征的身份非常特殊。
是大唐帝国的实权宰相。
按照帝国职权的分类,御史大夫整个御史台。
是不归宰相府和中书省管辖的。
偏偏魏征,又是李世民的镜子。
可以说是,大唐帝国最大的言官,他压根不怕御史大夫和御史台。
今天晚上,在场的大唐帝国高级吃瓜群众。
都在等着酒足饭饱之后,真正的好戏上演。
果然,魏征看李世民的脸有点微微泛红。
知道皇帝陛下,起码喝了两斤长安醉,有点上头了。
他先起来,和众位大臣普天同庆。
说了一堆,大唐帝国在贞观12年,取得了巨大军事成就好话。
很快开始发难。
众位高级吃瓜群众,感到惊奇的事。
皇帝李世民竟然没有阻止,不知道是真喝醉了,还是另有所图?
这些大唐帝国的高级吃瓜群众。
妥妥的人精。
什么时候开说话?什么时候该装傻?
这个尺度,把握的非常的准。
李泰旁边看到魏征的表演,突然间觉得这厚黑学。
可不是韩非子,李宗吾,或者尼采的专利。
魏征先是说了一些,大唐帝国各种灾害,和震灾的问题。
还有协助战争上面,方方面面的运转问题。
这些事情,魏征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处理。
主要的原因,是皇帝李世民在西域打仗。
很多事情,他这个大唐帝国的宰相。
是有这个权利,和其他大臣商量过后决定的。
魏征在先捧自己,拿功绩做挡箭牌。
为何这样,自然是为了后面的事情,不至于被皇帝怪罪。
魏征这一套组合拳,先防御,在出手。
在众位大唐帝国高级吃瓜群众里面,堵觉得魏征这家伙,的确是一个人物。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听着,没有表态。
他看了看三位皇子。
太子李承乾,一副正经模样端坐着。
并肩王李泰,面色阴郁。
似乎已经知道,今天自己才是主角。
晋王李治,一副小孩的模样,开心的吃着面前的美食。
魏征的态度非常的诚恳,说的很多事情都是真的。
丝毫没有过度吹嘘。
魏征很注意说话的尺度,营造出了一种奉公守己,为国为民的说话氛围。
但熟知魏征的人,都知道这家伙厚黑得狠,不,是极致腹黑!
很快,魏征话锋一转。
刚才的天南地北,过眼云烟。
他和皇帝李世民,忽然行了一个礼。
说道:
“陛下!
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李世民微笑道:
“宰相大人!
刚才不是说的很好吗?有什么不能说的?
今天众大臣,皇亲国戚都在场。
我大唐帝国,向来广开言路。
宰相大人请说!”
魏征没有立即回话,走到李泰面前。
恭敬行礼后,说道:
“臣闻并肩王殿下!
在北方战场大杀四方!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夺回榆次要在防线。
让整个并州回我大唐帝国疆土怀抱。
震慑草原小!
此事乃帝国贞观12年,最大的功绩也!”
说完,魏征静静的站着。
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
听完魏征的话,在场所有的人。
包括皇帝李世民在内,都瞳孔一缩。
知道真正的大戏开场。
李泰自然明白,魏征这一上来,就给自己上捧杀招数!
说到大唐帝国,贞观12年。
最大的功绩,是自己夺回并州。
实际上,自己作为并州,乃至大唐帝国北方地区最高统帅。
并州,本来就是大唐帝国和他麾下之地。
这一去到并州。
脸就被打得“啪啪”响!
大唐帝国,经营了10年的榆次要塞防线。
因为众多草原联盟奸细,几天时间就丢了。
后面的时间里,约大半年时间。
大唐帝国军队,不要说正面发起大进攻。
就是李泰所在的北仑城。
都出了一堆破事。
如果不是草原联盟闹内讧。
罗刹帝国南下。
现在这并州要夺回来,天方夜谭!
李泰也不是第一次,和魏征交锋了。
他知道,有些时候,急是急不来的。
李泰没有说话,静静的给自己倒了一碗长安醉,慢慢的喝酒。
这个行为,让李世民立即高看了一眼。
其他大臣,看到李泰这副随意之感。
心中纷纷点头。
脸上自然继续扑克脸。
为何?
这并肩王李泰,没有顺着魏征的话走。
自然不是被魏征牵着鼻子,像头蠢牛一般,人家说什么,自己就顶什么,或者话就去接什么,这可不是能做皇帝的人所为。
真正有能力的人,事事必争!
却不是话话必争!
这种尺度,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李泰要争皇帝位,嘴巴上睚眦必报,显然不合格。
李泰沉默,积蓄力量反击,这是高看他的缘由。
魏征很快明白了这条。
他一样不急。
不过,这次他也换了一种说法。
他走到太子李承乾的面前,恭敬的行礼。
继续说道:
“这次太子殿下!
跟随皇帝陛下,前往西域征战。
据臣所闻,太子麾下,太子六率之军,有四率。
每战必身先士卒,成为众大唐帝国军队之表率。
为大唐帝国,打击阿拉伯帝国前锋军团。
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子真乃大丈夫也!”
李承乾立即起身,拿起一碗长安醉,说道:
“孤!敬宰相大人!
不错!孤必定将那些阿拉伯宵小,彻底打败!
大食帝国,天竺帝国。
见我大唐帝国之神威,必将俯首称臣!”
魏征接过酒,豪气着一饮而尽。
众人都知道魏征给自己打气,这是名着参与三龙夺嫡。
李世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大家都不傻。
酒后失言的保护,魏征自然是需要的。
伴君如伴虎,魏征不小心不行。
祸从口出,他不得不说,却也不得不防和装傻。
转头顺着李承乾的目光,看着面色阴暗并肩王李泰。
继续保持着微笑,走到了晋王李治的面前。
说道:
“晋王殿下,年仅十一。
世人皆以为孩童之灵。
实则绝世天才!
将楼兰西域都护府,整个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
仅在贞观12年,我大唐帝国在罗布泊上建设的新水军舰队,战船数量高达33700余艘。
各型战船,算上大唐帝国本土移送过去的零件组装的战船。
还有之前西域之战中,获取的西域战船。
我大唐帝国,在西域贞观12年。
罗布泊中,拥有水军战船超过15万余艘。
在辖制西方世界,通过万里罗布泊,进入大唐帝国的水路隘口之后。
我大唐帝国,可以说掌控了整个罗布泊万里水域。
至少在水战上面,无人是我大唐帝国水军战船的对手。
由此可见,晋王李治。
管理才能,是非常突出的。”
李治急忙起身,用着童声说道:
“儿臣在有能力,也是陛下的臣子,然后才是皇子。
为大唐帝国效力,是儿臣的本分。”
一时之间,魏征准备好的一些宰相府,中书省手下,不停恭维着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唯独没有理并肩王李泰。
包括皇帝李世民在内,都知道这魏征是什么心思?
捧杀再踩两脚!
要狠狠骂李泰的过失,就必须突出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功绩。
魏征很了解李世民。
皇帝再有权利,也不会当众去驳他目前说的话。
哪怕知道自己,就是明着捧杀并肩王李泰。
李世民也不会阻止。
果然,李世民没有阻止魏征继续说话。
毕竟并且王李泰,是他最喜欢的皇子。
李世民对着李泰说道:
“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贞观12年,表现得非常好。
宰相魏征所说,你有何异议?”
此话一出,无数高级吃瓜群众心中一凛。
知道李世民,是想给李泰台阶下。
现在李泰最好的方式,就看他厚黑学,学不学得到家了。
对于李泰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
或者找个借口,岔开话题。
他如果赞同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功绩。
自然就说明自己,在贞观12年,不如他们。
如果李泰出口,贬低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的功绩。
更是落于下乘!
本来自己在北方战场,就没有什么功劳。
就连夺回榆次要塞防线,都是运气好所致。
大家现在都想看看,李泰这个年轻人。
怎么应对,来自老油条魏征的发难。
今天晚上的太极宫,绝对是厚黑学的殿堂。
一朝踏错,必定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