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暗剑流荧(七)
猫咪爱烤鱼2025-07-28 16:322,817

  听完杜长歌的禀报。

  李泰挥挥手。

  “小人告退!”杜长歌退下,顺手关上大门。

  军师薛元超上前,恭敬行礼后,说道:

  “主公!

  蓝华与杜长歌不同,不好控制,为何不直接...”

  李泰明白薛元超的意思。

  蓝华和蓝玉是晋王李治嫡系,起码蓝玉是游击将军。

  杜长歌旁系都不算,是六品上折冲都尉。

  军中身份天差地别。

  加上蓝华家眷不在风铃城,薛元超的担心很正常。

  李泰说道:

  “这点,本王已知晓。

  留着蓝华,更好控制那45000黑甲军。

  李治调令刚才你也看了,太子六率所部,有从山南道万州城南下趋势。

  风铃城附近战事不久矣。

  城中目前步兵两万,骑兵五万。杜长歌麾下五千骑兵,不算主力。然,那两万步兵,负责守城重任。

  从晋王李治军令上,杜长歌还是风铃城的城主,蓝华在更好控制这些军队。

  今三龙夺嫡乱局,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薛元超想了一下,说道:

  “主公的意思是控稳风铃城为诱饵。

  浑水摸鱼达成我们的战略?”

  李泰点头,说道:

  “不错!

  你要是蓝玉,知道堂弟蓝华,在目前局势下,将家眷接出蒙城,前往风铃城,你会怎么想?”

  “控军后,有了本钱。自立门户!”薛元超直接说道。

  “这种事情,在蒙城的蓝玉,其麾下的军队实力肯定更加强大。堂弟蓝华要走,蓝玉不会管。但蓝华带着军队、家眷走。

  性质就变了。蓝玉更加多想,不会让这种不安定因素,影响自己和蒙城的。”李泰继续说道。

  薛元超疑惑道:

  “这些事情不难想通。可我要是蓝玉,绝对不会让蓝华接走家眷,控制蓝华的家眷,才能让蓝华顾忌。”

  李泰说道:

  “道理是这样,但蓝华是蓝玉的堂弟,蓝家宗族,依靠晋王李治从岭南道广州府起家,蓝玉实力再强,是堂哥。可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蓝华有问题,特别是现在八字没有一撇的情况下。如何阻止?”

  薛元超说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这就是我们搅混水的机会...”李泰微笑道。

  .........

  两天后。

  太子李承乾麾下的太子六率,调动近八十万人马,全面对晋王李治麾下黑甲军,北上接应主力,在旷野外发动攻击。

  晋王李治逃离长安,仓惶应对,处于劣势。

  这条消息,传遍大唐帝国南方。

  很多城池外面血流成河,城池内安稳一片。

  没有发生任何攻城战。

  甚至有不少飞鹰卫探子,跟着战场,每天都有密报送回长安。

  大唐帝国的人都知道,越往南,晋王李治的实力越强。

  偏偏晋王李治从长安逃离时,因前事折损太多人马,人手不多。

  太子李承乾穷追猛打,李治麾下黑甲军救主。

  这一路南下妖都广州府的路,血色漫漫。

  然世人不解,并肩王李泰没有选择大路前往神都洛阳,进入南方后,如同消失一般。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让很多有心人,都在看着这出好戏。

  李泰可不是闲得住的主。

  风铃城,一百五十里外。

  蒙城。

  江南东道隘口,最大的军事要塞城池。

  人口两百余万,步兵十五万,骑兵十万。

  蒙城非常繁华,地处鄱阳湖边,有不少的水师战船。

  只是这些水军,不归蒙城游击将军蓝玉管,直属长安管辖。

  蒙城城主府。

  身材魁梧,满嘴络腮胡的蓝玉,听着师爷的禀报,面色难看。

  “据探马回报最新消息。

  民部尚书唐俭,领8000长安潜伏黑甲军,在山南道万州城西北山中,遭遇太子六率第五率骑兵军团追击,损失大半人马,进入万州城躲避,传出鹘鹰信件。”师爷说道。

  听完,蓝玉的面色阴沉。

  他说道:

  “唐俭那个废物!隋末大业时期,算上武德朝,就是逃跑出名的货色。太子手下也无能,放了唐俭跑了,后患无穷。”

  师爷明白,蓝玉说的后患无穷,不止对太子第五率军队,对于他们蒙城军来说,同样麻烦。

  山南道和江南东道比邻。

  万州城是山南道距离江南东道,最近的大型城池军事要塞。

  实力要比他们所在的蒙城,还要强一点。

  万州城的城主,叫刘仁景。

  这个家伙名不经传,大唐帝国知道的人不多。

  作为蓝玉的老对手,蓝玉很了解刘仁景的背景。

  大唐帝国山南道,因为离神都洛阳不远,局势非常复杂。

  刘仁景目前只是五品下的折冲都尉,实际上,他的权利极大。

  可以说,整个山南道,不止万州城,都在刘仁景的手中。

  刘仁景这次收留民部尚书唐俭和败军,在表面上,是得罪了太子李承乾,帮助了晋王李治,其实不然。

  蓝玉总管蒙城军队,深知这个刘仁景是墙头草。

  不懂刘仁景来历的人,一定会觉得,一个小小的折冲都尉,怎么可能控制山南道,这可不是一两个州府,而是大唐帝国最高行政单位,道。

  如果大唐帝国进入全面战争情况,道是可以设立节度使或者总督职位的。

  刘仁景掌控比自己强的实力,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墙头草。

  他救了民部尚书唐俭的败兵,无非皇帝李世民不允许三龙夺嫡的事情,影响平民州府。

  卖晋王李治人情是真,得罪太子李承乾是假,有圣旨明面压制。

  暗地里,刘仁景能左右逢源,因为他的出身很牛。

  别人不知道,蒙城的蓝玉很了解。

  贞观十年的时候,蓝玉看上了万州城里,一美貌青楼歌姬,想纳为小妾,没想到被刘仁景截胡。

  这件事情,成为附近区域五州十六府有心人的笑柄。

  蓝玉家族和刘仁景家比,出身一般,只能忍气吞声。

  因蓝玉长得虎背熊腰,被刘仁景说成熊虎之辈,乃野人,怎配拥有美丽歌姬,加上蓝玉妻管严,对妻子“忠诚不二”,身为能人,子嗣不多,这时代,易被人看不起。

  外人不懂,有些身份的人怎能不知道?

  蓝玉对这些事情,不记恨是不可能的。

  然,晋王李治在拉拢刘仁景,这件事,在大唐帝国南方晋王体系里面皆知。

  山南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东进可入神都洛阳,西北可进圣都长安。

  东南控鄱阳湖水军,辐射大唐帝国东南区域。

  崇山峻岭,易守难攻。

  可以说,谁控制了山南道。

  谁就在大唐帝国核心中部,打下了一颗强大的钉子!

  刘仁景凭什么?

  因为他是当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夔国公刘弘基的侄子。

  刘弘基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和三原县)人。

  父亲刘升是隋朝时河州刺史。唐初名将,是大唐帝国王朝的开国元勋。

  刘弘基早年因家贫,为避征辽东之役,到太原投奔李渊父子。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刘弘基协捕太原副留守王威等人,除起兵障碍。

  起兵后随李世民攻占西河郡、霍邑县,斩宋老生,功拜右光禄大夫。

  后行军至河东郡,攻占冯翊郡,驻军长安故城,及至攻破京城,功居第一。

  后于扶风郡败薛举,以功拜右领军都督,封河间郡公。

  次年,拜右骁卫大将军,命其等人与薛举交战,兵败被俘。至薛仁杲降唐,恢复官爵。宋金刚攻陷太原,奉命屯驻晋州,城破被俘。

  其岿然不屈,伺机逃回,随李世民屯驻柏壁。

  后大败宋金刚,因功进封任国公。

  又随秦王平定刘黑闼。

  班师回京,授井钺将军。

  后刘弘基率领步、骑兵协淮安王李神通北防突厥。

  贞观元年(628年),义安王李孝常等谋反伏诛,刘弘基受株连,除去名籍。

  后起用为易州刺史,恢复封爵,征拜卫尉卿。

  贞观九年(635年),改封夔国公,世袭郎州刺史。

  刘弘基早年落拓不羁,喜欢结交轻侠之士,不事生产,后以父荫被授为右勋侍,随隋炀帝征讨辽东。

  他因家贫而行程迟缓,自知误期当斩,便在行至汾阴县(治今山西万荣)时故意私宰耕牛,由此被逮捕入狱,直到一年后才被赎出。

  刘弘基出狱后,亡命江湖,以盗马自给,后投奔太原留守李渊。

  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因而深受重用,甚至与李世民“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山南道刘家经营许久,根据地本钱所在。

  和李世民非同一般的关系,是刘家敢左右逢源的原因。

继续阅读:第550章 暗剑流荧(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都日月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