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咛!”一声娇啼,传入李泰的耳朵中。
李泰微笑,刚想说话。
就见到陈新有些皱眉。
李泰以为,自己年轻气盛所致。
但陈新,从雪白的肩膀下,拿出一个异物。
李泰一看,瞳孔一缩。
竟然是一个黄色的小竹筒。
看这大小,估计是拿来送信的。
李泰接过,对陈新说道:
“你先休息一下吧!
初经人事,需要修养。”
“遵命,殿下。”陈新很乖回道。
她自己本来就是奴籍,继续待在醉仙坊青楼。
无论如何,都是需要面对恩客的。
遇到年轻帅气的并肩王李泰,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改变。
自己出身低微,将来也许在王府里面不受待见。
但从皇帝李世民,后宫里面传出那些消息。
出身低微的嫔妃,待遇都不错。
荣华富贵一辈子,是肯定的。
想到这里,陈新觉得自己,必须好生伺候李泰。
李泰看到手中的黄色小竹筒。
想了一下。
刚才陈新触碰这么久,没有中毒的事情发生。
他一把扭开了竹筒,上面的红色腊封破碎掉落。
里面是一封信。
字数不多。
长孙无忌写的。
上面说,他和赵无极,带着各自心腹麾下。
在暗中保护李泰。
看到这里,李泰转头看下圣都长安,所在的西北方向。
他知道,在这贞观13年,新年大年初一。
能让长孙无忌,和赵无极一起来保护他的人,就只有皇帝李世民。
李泰第一次,对这个便宜老爹,有了一些好感。
这样,自己手中的筹码就更多了。
信上面还说了,怎么和长孙无忌,赵无及联系的方法。
李泰看到这里,心中大定。
但他也觉得很奇怪。
昨夜值守的是薛仁贵,他怎么没把这件事,告诉自己?
打开房门,看见一脸睡意的薛仁贵,正准备和帕纳辛纳科斯换班。
李泰问道:
“昨晚,来的是长孙无忌,还是赵无极?”
薛仁贵说道:
“是长孙无忌!
他看你们睡着了,懒得搅你们的好事。
我觉得也是这样,没有阻拦。”
李泰无奈,不知道说什么好。
.........
千里之外。
圣都长安,太极宫。
贞观13年,大年初一。
京大内,一片红妆素裹,喜气洋洋。
李世民刚刚在太极宫广场上,举行完祭天仪式。
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帝国稳定。
李世民也就是走了个过场,大部分事情都是鸿卢寺的官员处理。
回到立政殿,李世民坐在黄金龙椅上。
他的身后,是御前总管王德。
面前跪着几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一个人。
跪着的几人,分别是宰相魏征,左右骁卫车骑将军尉迟敬德,破山军新任前将军程知节、程咬金。
英国公李绩,夔国公刘弘基。
站着那个人,是卫国公李靖。
坐着那个人,河间王李孝恭。
皇帝李世民在御阶上,俯视众人,宏声说道:
“知道大年初一,祭天大典之后,朕为何将众位爱卿,叫来立政殿否?”
没有人说话,谁都可以从李世民的话音中,听出他的不满。
过了一会,李世民继续说道:
“你们当中,有些人忘了三龙夺嫡的事情,是朕的家事。
虽也可说是国事,但朕如今千秋鼎盛。
还没到要死的时候!
你们要闹!可以!就不能知道一些分寸?”
“臣惶恐!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急忙装猪喊着。
李世民看到,这些老狐狸打太极。
想到这些老兄弟,老朋友,个个都是人精。
按住心中不爽,说道:
“都平身吧,起来说话!王德赐座。”
御前总管王德,马上招呼几个太监,拿来凳子给众位大人。
李世民说道:
“宰相魏征!
朕知道,你是前朝太子李建成的军师。
但现在,已经是贞观13年了。
你去折腾尉迟敬德,又连累到程咬金准备下场。
这是嫌朕的天下,事不够多,是吗?”
魏征回道:
“臣不敢!”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连朕娶一个妃子,你都要管。
以前文德长孙皇后在的时候,经常帮你说话,说你是朕的一面镜子,但你最近做的事情,已经超过了你做宰相的本分!”
魏征没有说什么,死猪不怕开水烫,他知道李世民的性格。
有些事情,你越跟他顶,会适得其反。
见魏征不出声,直接摆烂。
李世民心中那个气啊,没地方发,他知道魏征巴不得自己砍了他。
魏征做忠臣,千古流芳。他做暴君,遗臭万年!
这个魏征打得好算盘!
李世民没办法,转头看向尉迟敬德,还有程咬金说道:
“这大新年的。
你们两个,调动军队。
可以告诉朕听,这是要造反吗?”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立即起身,匍匐跪地,颤抖着说道:
“臣不敢!”
李世民冷笑道:
“你们还有不敢的?!
朕看在以往的情面上,这事不再追究。
但如果还有下次,未经朕的允许,再私自调动麾下的军队,就别怪朕不讲情面了。”
“臣谢陛下!”尉迟敬德和程咬金齐声说道。然后乖乖夹起尾巴!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英国公李绩,让李绩的身躯一震。
不过他没办法跪在地上。
前段时间,刚刚被李孝恭痛打一顿。
今天不是贞观13年,大年初一祭天大典。
李绩是绝对不会出门的。
李世民看着脸色,还是有些紫青的李绩,说道:
“河间王李孝恭,说和你一起去打猎。
你不慎跌下马,摔成重伤。
就应该在家里好生安养着,为何朕知道?
你麾下的长宁卫,从河套地区调动了20万铁骑。
前往并州这是何意?”
李绩一听,心中长舒一口气。
刚才李世民说到李孝恭。
他的心中就是一紧。
前段时间的夜里,李绩协助晋王李治,深度参与了花船血夜的三龙夺嫡,反被李孝恭利用,包了一个饺子。
不但晋王李治被打成猪头,自己也落得一身皮肉伤。
没伤筋动骨,但外表的确是不太好看,面子扫地。
李绩的心中,他不怕李世民找他。
就怕李世民扯这件事没完。
这种事情,其实在场的人都知道。
他们都是大唐帝国的高层。
知道是一回事,明面上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皇帝李世民刚才这么说,已经是给面子了。
李绩艰难起身,回道:
“这件事情,臣正想向陛下禀报。
刚刚收到河套地区最新线报。
罗刹帝国的哥萨克骑兵,突袭了薛延坨帝国的王庭,多弥大可汗战败。
目前主力,已经退守至贝加尔湖靠近河套地区的木克伦主城。
臣为了保证并州的安全,才调动20万铁骑,进行协防。
李世民早都知道,李绩会用这个说法。
但李绩说的是事情是真的,听到这里。
李世民挥手,说道:
“李绩你好好养伤,不该管的事别管!”
“谢陛下!”李绩坐好。
李世民看了一眼堂哥李孝恭,没有说什么。
如不是李孝恭的身体不好,不说多的,就李绩最近做那些事,李世民估计都要大大的惩罚他。
但偏偏李孝恭的身体不好。
在大唐帝国,现在能全面组织战争的只有李世民,长孙无忌,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四人了。
李孝恭打仗很厉害,但的身体又不好,用不上。
侯军集等人又没有这个能力,因为这条,李世民还是给了李绩面子。
最后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刘弘基。
说道:
“朕听说民部尚书唐俭,刚刚被你从山南道送回来。
这家伙好端端这民部尚书不当,去找你刘弘基只是叙旧吗?
我们大唐帝国的民部尚书,什么时候可以随意走动?
不管本职工作?”
刘弘基一听,冷汗冒出,急忙回道:
“陛下,臣也不想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唐俭跑过来了。
当年陛下也知道,臣和唐俭的关系不错。
这才收留他。”
李世民说道:
“好个收留!
他麾下那8000余军队哪里来的?
他只是个民部尚书,打仗一直滑溜的很。
逃跑是绝对的本事。
当年隋大业年间,到高祖李渊武德朝年间。
两次大型战败,他都能跑掉。
你去掺和他这些事干什么?
朕早都知道,太子李承乾派第五率的军队。
去围堵唐俭了。
为什么朕不去管这些事情?
你们全部人都给朕听着!
三龙夺嫡,就是三龙夺嫡的事!
你们如何想,是你们的事。
不要给朕抓住鸡脚!
大家都是老兄弟,老朋友。
这不是很难看的事情吗?”
这话一出,大家知道李世民的意思。
今天是过来警告他们。
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除了刘弘基。
他说道:
“臣一直都没有参与,这些破事。
臣保证,这次相关事情,也不会有任何参与。”
李世民说道:
“你知道就好!
听说李泰,现在就在江南东道的蒙城。
在蒙城,距离你们山南道的万州城,非常近。
都在鄱阳湖边。
这万州城的城主,是你的侄子刘仁景。
你去一封书信,警告刘仁景。
让他少掺和三龙夺嫡的事。
否则,别怪朕不给你们刘家面子。”
刘弘基急忙回道:
“臣,谨遵陛下旨意!”
李世民看着众人,再次说道:
“谁再让朕,发现参与三龙夺嫡的事情?
你们知道后果!”
说完,李世民从黄金轮椅上面起身,直接离开。
留下面面相视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