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微笑着看着一副额头冷汗流落,有点惶惶不可终的窦德素。
灵魂来自现代世界的他,绝对不相信少府这块肥肉,在窦德素的手中,十几年来,没有任何的猫腻。
小官尚且出巨贪,何况少府少卿这个位置。
皇家少府和一般大唐帝国的职能部门不一样。
大唐帝国的职能部门,分级非常明确,宰相们所在的政事堂管理中书省。
中书省管理工部,兵部,礼部,吏部等大部门,各大部门再分管鸿胪寺,京兆府等下属部门,等级分工明确,其间还有魏征这类本职是御史之类的言官监督,可以无风奏闻,上达天听。
少府则不然,属于少府少卿窦德素的一言堂。而负责监督管理少府的宗正寺,负责人宗正卿李孝恭是一名闲云野鹤,明哲保身,不想过问朝堂事情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泰相信窦德素绝对不可能是干净的人物。
今天他过来,原本的计划,就是收拾窦德素,将少府握在自己的手中。
没想到,窦德素虽没明说,但举荐苏定方兄弟的事情,让李泰没有着急下手。
本来按照李泰的规划,一到少府就会以瞬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窦德素宰掉!
至于罪证,先莫须有!在调动绣衣卫和禁军,还有自己麾下的左右骁卫部分士兵,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彻查少府积病!
到时候人也杀了,宗正卿李孝恭和便宜老爹李世民,木已成舟,有窦德素贪腐的证据提供上去,也奈何不得自己。
这些事情,并非李泰临时起意。
之前在魏王府,听岳父阎立德大人提醒长安茅厕改造计划中,特别是所需物资不可在市场上面购买,必须让少府提供,以期能尽量避免太子李承乾和皇子李治的黑手影响。
李泰听完,觉得岳父阎立德大人的思维,还是过于保守了。
要做就做大的!
知道长安左右骁卫在长安县驻扎之后,李泰就知道,必须立即快速除掉少府少卿窦德素,将少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最大化控制少府,想办法抵抗太子李承乾和幼弟李治的毒手!
三龙夺嫡,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任何的怜悯,都是对自己的残忍!
看着魏王殿下微笑的看着自己,不说话。
混迹朝堂十几年的少府少卿窦德素的心中,已经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要杀死我!
他竟敢这样做!
不怕皇帝怪罪他吗?
不,他连太子李承乾和幼弟李治都敢当众毒打!
李泰是个狠人!
他要彻底掌控少府!
完了!我该怎么保命?!
先动手,不可能,苏定方兄弟就在旁边,外面都是绣衣卫和皇家禁军!
这些想法,很快在窦德素的心里涌出。
旁边的苏定方和堂弟苏定城,也看出了此刻篝火旁边的气氛,非常的微妙,或者说是,非常不自然。
魏王李泰身上散发出来的霸气压力,虽然无形,距离很近的他们,可以清晰感受到。
他们转头看向已经浑身大汗淋漓,被额头、脖子大汗涌出浸湿了额头发角和刘海的少府少卿窦德素。
苏定方感受着李泰身上爆发出来的巨大杀意,在战场上打拼多年的他,已经确定李泰要窦德素的命!
为什么?
苏定方不懂,他是个好将军,很会打仗,却不会做官,否则也不会混到如今咸鱼的地步。
不过,他也觉得,窦德素再可恨,至少没有压迫他们两兄弟太过,多少小矛盾,只是一些碎银子的事情。
可以说窦德素是个贪婪小人,却不能说他没有底线。
何况,今天窦德素知道魏王殿下前来少府视察,还想举荐他们两兄弟。
这份情,无论如何,总是在的。
想到这里,苏定方在堂弟苏定城和已经大汗淋漓,不敢随意说话的窦德素面前,走到李泰前面,匍匐跪倒,认真说道:
“臣下苏定方,请魏王殿下,放过少府少卿窦德素这次!”
李泰一听,拿起面前的海碗,将里面的劣质米酒一饮而尽后,轻轻放下海碗,看着苏定方,回道:
“为何放过他?!”
李泰这句话一出,犹如晴天霹雳,在窦德素心中响起。
魏王李泰真的想杀自己!
他立即来到李泰的面前,和苏定方一样匍匐在地,颤颤惊惊的说道:
“魏王殿下!我...我还有有用!
我...我有举荐之功!”
李泰听完,看向匍匐在地恭敬叩拜的苏定方。
他闭上了眼睛,没有说话,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一般。
气氛就这样冷了下来。
似乎旁边炙热的篝火,也不能消散此刻场中寒意四射的阴霾气氛。
苏定城看到眼前一幕,也走到堂哥苏定方的身边,匍匐在地恭敬叩拜。
李泰没有理会,他开始回忆历史,看看窦德素和苏定方的价值。
想起窦德素,就不能不说兰陵公主。
兰陵公主,按《新唐书·公主列传》记载为唐太宗第十二女,墓志及诏书记载为第十九女,名淑,字丽贞,出生于贞观二年,生母不详。
考虑到兰陵公主的墓志是当时就写好的而不是迁葬后过了几十年才写的,而且还直接引用了诏书的内容:
“贞观十年乃下诏曰:
‘第十九女,理识幽闲,质性柔顺,幼娴礼训,夙镜诗史,汤沐之典,抑有恒规,可封兰陵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所以兰陵在唐太宗诸女中排行十九的可信度很高。
贞观十年李淑被册封为兰陵公主,嫁窦怀哲为妻。
窦怀哲的父亲窦德素是太穆窦皇后的兄长窦照的孙子,看起来出身不错。
不过有意思的是,窦照的子孙很多,有能力有才干能在史书上列传的也不少,唯独窦德素与窦怀哲这对父子在史书上鲜有提及。
只能通过墓志等资料知道窦怀哲常年戍守在庆州、云州这些边地。
由此可知窦德素窦怀哲父子的能力并不突出,也没什么出众的事迹和才干,所以史官都没办法为他们列传。
而窦氏一族明明有能力优秀且留在京中任职的各枝子孙,李淑却嫁进了能力并不算优秀的这一支,可见唐太宗也没为这个女儿的婚事花多少心思。
李泰回忆到这里,少府少卿窦德素,是什么材料,已然明了。
能力差,贪财,出身本主身体高祖李渊皇后,奶奶窦家,外戚,出身显赫,却是废物!
这种货色,收入自己的府邸,那是让自己丢脸。
先不着急处理。
再想想苏定方。
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韩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献俘昭陵,影响深远。
后得以图形凌烟阁并配享武庙。
史家赞其“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
李泰觉得,苏定方如今穷困潦倒,在贞观朝郁郁不得志,最后成为李治高宗朝的大能,这牲口是李治手下本来的超级打手!
自己穿越来到这个大唐贞观年代之后,产生了蝴蝶效应,阴差阳错遇到了练级成功,却没有真正获得青睐的苏定方。
这种人,怎么可能放虎归山,再次成为李治的麾下!
李泰觉得自己要是做这种事,走出门口,就会被贼老天降下九天神雷劈死!
李泰睁开了眼睛,对窦德素说道:
“少府少卿窦德素!”
“臣下在!”窦德素立即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回道。
“本王废话不多,就一句话。
不上船,不让活!
你可听得明白?!”李泰起身缓缓说道,走到墙角,拿起了一把锋利的唐仪刀,走到窦德素的身边,轻轻的将刀刃,架到了窦德素早已汗毛竖起的颈部。
看着窦德素脖颈上的几根黑粗汗毛被刀刃,碰到后滑落。
随即一阵哆嗦颤抖的窦德素。
再次对着他说道:
“父皇神威,玄武门之变对待前朝太子李建成,前齐王李元吉杀伐果断!
汝为外戚,当深知我李家行事狠辣,当无明哲保身之说。
今我位同太子,开府建衙,定夺少府,以固我本!
然,太子乾,皇子治,与本王三龙夺嫡,势成水火,必分输赢。
有道是: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汝骑墙观望,人性使然。
本王却不可容之!
今汝举荐苏定方兄弟有功,如愿入本王麾下,为本王掌管少府,本王保你一家荣华富贵,蒙荫后世。
可愿?!”
窦德素一听,刀架脖子,安敢不从。
他立即禀道:
“臣下,愿终身以魏王殿下为主,永不背离!如违此誓,天诛地灭!全家不得好死!”
“很好!”李泰说完,手提着锋利的唐仪刀,缓步走到苏定方兄弟的面前,冷然说道:
“苏定方,苏定城!
汝们于国有功!宰相魏征,不知前线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一介老货,妄论异族!
杀俘之事,本王不喜,然,突厥人寇边多年,杀我大唐子民无数,此为大敌,不在王化圣德教诲之列。
我辈何能,替枉死前辈子民,原谅突厥恶人!
魏征所言,谬以千里!
今,你们兄弟愿投本王麾下,为本王涤荡乾坤,马踏西域,”
斩灭突厥,征战天下否?!”
苏定方和苏定城,叩拜中恭敬回道:
“魏王所言,饶至吾心!定方,定城定为魏王先锋,灭尽魏王之敌,鼎定千秋!
魏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好!今,不醉不归!”李泰喊道。
在酒后气氛渲染下,李泰心中豪情万丈!
窦德素,他不在乎。
不听话随时宰了。
苏定方,这个大唐李治麾下的大将,被自己挖了墙角。
他怎能不高兴?
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虽好,却是便宜老爹李世民的人。
自己哪怕称帝,这些老臣都未必服他!
好用,更是谈不上。
赵无极虽然也是个掌兵人选,他的绣衣卫都指挥使的身份,注定现在这个阶段,是不可能成为自己麾下大将的,最多就是做一个保镖头子。
苏定方这种有能力,却没有门路的年轻一代将领,才是李泰最想拉拢的对象。
“不醉不归!”三人应喝李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