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泰发表声明的第二天。
薛延陀帝国皇帝多弥,立即做出了反应。
全主力,撤出了并州战场,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西突厥帝国皇帝,阿史那再从看到薛延陀帝国撤军之后。
他也返回了自己帝国,平息内乱。
并州就这样,鬼使神差的回到了李泰的手中。
没过多久,李泰接到了皇帝李世民的圣旨,要他返回圣都长安。
11月初的寒露过后,长安降温的速度越来越快.
开始下起了小雪。
时而夹杂着一些不大不小的雨。
长安城中,人口众多。
各家各户,升起了自己的炭火,点燃了火炕。
让整个长安城中,四处都冒着黑烟。
将一些雪水,变得污迹斑斑。
作为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长安的热闹,将冬天即将降临的寒意驱散。
人们非常兴高采烈,等候着冬至、春节的到来。
李世民最新的圣旨。
宣布大唐帝国,在西域和北方战场,获得了极大的胜利!
李泰自然明白,这些都是父皇李世民在保全他的面子。
当然也是保全大唐帝国的面子。
朝政这种东西。
李泰想起来就摇摇头。
在并肩王府中,李泰拍了拍黑色皮裘大衣上面的雪渍。
在这样雨夹雪的日子里,身后的王妃阎婉,不知道丈夫为什么还要出门?
李泰只是随口一说,想去长安西市走一走。
阎婉自然不敢怠慢。
招呼了血色双子之后,还通知了赵无极,带领着几十名绣衣卫一同前往。
在阎婉的心里,觉得李泰可能是想去长安西市。
德盛行桂坊中,找李容妃,李泰回到长安后,她就没有回过并肩王府邸。
阎婉今天身穿一身黑色绣金的上衣,配着一条红色的花棉裤。
足下是一双棕红色的小皮靴。
披着黑色的皮质裘袍,拿着一把油纸伞,乖乖的待在李泰的旁边。
“夫君!我们一会去哪里?”阎婉轻声问道。
“先去朱雀大街吧!我想听听市井之言。”
李泰说完,拉着阎婉的手走出了并肩王府。
这时,血色双子姐姐塔尼娅说道:
“刚才赵无极派人过来传讯,说让你准备一下。
今天晚上,陛下要在太极宫召开小朝会。”
李泰点点头,回道:
“我知道了!
阎婉的表情,有些不高兴。
他认为,塔尼娅称呼李泰,既然叫做“你”,不用尊敬的词语。
看来李泰跟血色双子之间,肯定有时候很多的事情。
她是不知道的。
不过阎婉很聪明,知道像李泰这样的人物。
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
只要自己的位置不被取代,很多事情她都可以容忍。
阎婉时常也经常想,他要是和李泰生在普通人家里,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一辈子多好。
可惜这些事,阎婉也只是想想而已。
在并肩王府中。
血色双子塔尼娅和阿依莎,非常给她这个王妃面子。
有些话大家既然知道,没必要明说。
女人第六感,非常敏锐,特别是争夺丈夫的女人情况。
李泰也在装傻。
自己挑明这些事情,肯定是不妥的。
一路上。
马车里面的气氛,都非常的压抑。
李泰也只能想办法,找找话题缓和一下。
说着说着,就说到阎婉最关心的事情。
自然是北方战役的一些情况。
李泰回想起来,觉得整个北方战役。
很多事情,都跟他想的不一样。
期间关系,非常的复杂。
阎婉想听。
他也大致讲了一下。
当阎婉听到李泰在北仑城的时候,草原联盟为了攻破北仑城。
竟然驱使几十万的并州难民强行送死。
在北仑城高耸的城墙下,被李泰的手从军队灭亡的时候。
阎婉沉默了。
李泰看到阎婉现在这个表情,非常的忧虑。
他说道:
“王妃也不用想太多。
这些事情,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
他们麾下那些御史言官,甚至朝中大臣,肯定会因为此事,攻击本王。
在长安,对于本王不利的舆论很少,是因为父皇在压制。
北方战场相关的情况,其实仗打的特别的憋屈。
草原联盟,如果不是内讧。
这次并州,不可能拿得回来。”
血色双子塔尼娅和阿依莎,没有什么表态。
就像雕像一样,静静地坐着。
李泰看着这两个,冷若冰霜的面容。
他知道血色双子不满。
继续说道:
“北方战场的事情很复杂,太多奸细,让父皇准备了12年的榆次要塞第一道方向,形同虚设。
这事的问题,父皇的责任最大。
问题这话没有人敢说。
还可以判断,说不定这就是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给本王挖的一个大坑。
不少草原联盟内讧,罗刹帝国南下。
可以说,李承乾和李治,是败给了时运,并非败给本王。
对于我们并肩王府来说,这些舆论有好有坏。
但无论好坏,在朝廷与市井之中。
传播的热度,是非常快的。
对于很多升斗小民来说,我们并肩王府的事情。
很容易处于舆论的顶峰。
这些热度,一旦起来之后。
就很难遮掩下去。
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八卦。
他们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但这些事情,涉及很多人的军功利益。
可能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影响。
现在都11月中旬了。
本王回长安一个多月的时间。
陛下才是第一次召见。
看来,也是有一定的想法。”
说完,马车里的众人都沉默。
李泰听着马车轮”咕噜咕噜”转的声音。
他知道,阎婉的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
舆论有些时候,灭人诛心不见血。
大唐帝国民风彪悍,在言路上面管理不严格。
天地之悠悠,众口铄金。
是很大的问题。
李泰问道:
“最近朝廷里,是不是对我的攻击很多?”
李泰明白,流言多到,阎婉这个,身居于王府之中的王妃。
都能听见流言蜚语。
看来事情,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阎婉没回话,只是点头回应。
李泰无奈。
朱雀大街很快到了。
李泰不用走下马车,都能感受着喧嚣热闹。
掀开马车厢窗帘之后,看着朱雀大街上面拥挤的人群。
明白,准备冬季了。
各家各户,自然会准备一些过冬的物品。
长安的冬季比较漫长,有四、五个月时间。
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三、四月。
李泰扶着阎婉下了马车。
找了一家酒楼,想听听市井之言。
门口的小厮。
看到一辆豪华马车,又带了几十名侍卫,一看这些侍卫都是身强力壮的勇武之人。
来者虽然穿便衣。
肯定是一个不俗的人物。
在长安城中,达官贵人小厮的眼界,自然不是一般。
他身后的大酒楼,是朱雀大街一家比较大型的酒楼,来这里的达官贵人也不少。
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像,眼前这名贵公子一般。
出入可以携带如此多的护卫,放眼望去,这人数都大几十人了,也不见京兆府管。
有这样待遇,小厮猜猜都能知道对方是皇子,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级别的皇子。
他急忙迎了上去。
恭敬道:
“皇子莅临本小酒楼,不知道皇子大人,想上楼雅间用餐,还是在大堂听曲?”
李泰听到,非常讶然,说道:
“你认识本皇子?”
小厮急忙摇摇头,回道:
“并非如此!
只是见皇子大人,带着这么多名护卫。
当朝宰相魏征大人出行。
也不可能这样。”
李泰算是明白了,对面这个小厮。
之所以没有,称呼自己为殿下。
因为在大唐帝国,目前能用殿下称呼的人。
只有他和太子李承乾,还有晋王李治。
其他庶出的皇子,没有资格被人称为殿下。
自然也不能招摇带着这么多的护卫。
小厮不确定是谁,或者不想惹事,才装傻。
阎婉说道:
“不和小厮为难了。”
李泰点点头,说道:
“在大堂听曲吧。”
很快,在1楼大堂左边。
一块区域,被清的干干净净。
十几张台,就只有李泰这张有人。
他的到来,让整个酒楼大堂。
无论是表演唱曲的歌姬们,还是来听取的各路人,都非常的小心翼翼。
敢在长安如此招摇过市,带着几十名护卫。
还敢清场的皇子可不多。
李泰的身份,呼之欲出。
李世民三位嫡子。
年龄很好猜。
模样也很容易猜。
太子李承乾宠幸男伶,身体早被酒色掏空。
面色苍白妖异。
晋王李治,今年不过11岁,个子小。
眼前这位,只有可能是并肩王李泰。
大家都装作不认识。
也不会去招惹。
有很多事情说开了,不一定是好事。
这样的情况,李泰自然也听不到什么市井之言。
听了两首曲子,觉得没什么意思。
带着众护卫,离开了这座酒楼。
他离开后没多久。
整个酒楼大堂里,面立即热闹起来。
很多有心人也快速离去。
看来是向他们的主子,时时刻刻在汇报李泰在长安的情况。
上了马车之后,李泰让前往长安西市。
阎婉这时说道:
“我们出门,肯定有很多人盯着。
如今便衣,又不打并且王府的旗帜。
但我们人这么多,肯定瞒不过这些有心人的监视。
夫君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泰微微一笑,说道:
“我要营造出一种气氛。
比如说,我想听听长安市井之间。
对于本王,在北仑城之战中。
灭了这么多并州难民的事情,长安人有什么样的看法?
他们控制舆论,这就是一种无声的博弈。
有些事情,压抑才好反转。”
阎婉点点头,明白李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