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二月十七日。
大唐帝国,并州太原府。
城外五里,一处地势不高的小山丘上。
正午时分。
东TU厥帝国,右贤王、北海汗王阿史那克克,看着小山丘下,爱女北海兰珠公主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指挥着投石车军队战斗。
放眼望去,剪了一头短发的北海兰珠,肤白唇红,美艳如同出水芙蓉,天然俊俏的瓜子脸,伴着冷峻面容,别有一番异族风情。
她身披红色披风,穿着手工打造的特制金甲,上面如同鱼鳞般的鳞甲反射出太阳光,让她浑身上下闪闪发亮,一副沐浴在金色光辉中的神人模样。额头上渗出的热汗,像热情之火挂额流淌,完全一副冰美人身处干柴烈火两重天的迥异风景。
北海兰珠手持双刀,异族王侯英雄盖世屹立着,就像突厥人的狼神图腾一般,激励着战争进度。
她看着战场上,不停在攻城中战死的奴隶仆从军,表情冷漠无感。如不是大能者,这种万般妖娆的危险异族,极难采摘。
一阵啸鸣声,从天边传来。
一只黑灰色的漠北鹘鹰,看到了金甲红衣的北海兰珠,很快飞到她的身边,然后轻轻落在北海兰珠的肩膀上。
见状,北海兰珠收起了双刀,伸出了左手,肩上鹘鹰很通人性,立即飞到上面,锋利的爪甲紧紧扣着黄金臂甲。
北海兰珠的右手,从鹘鹰的脚上一个古铜色的小金属筒中,拿出了一封密信,看完后,左手一扬,鹘鹰飞起。她骑上旁边的千里马,朝小山丘上奔驰而去。
肩膀上的鹘鹰很听话,一直在低空跟着北海兰珠。
一会过后,来到父汗身边,将手中刚获得的密信递给北海汗王,阿史那克克。
鹘鹰则继续落在北海兰珠的肩膀上,可见训练有素。
阿史那克克看完密信后,向北海兰珠问道:
“你是我的爱女,草原的公主,帝国的未来。
父汗只是协助你,此次战事,你自己决定,不是必要,父汗绝不干涉。”
北海兰珠在小山丘上,看着五里外的太原府,面色冷峻道:
“铁勒宏,传来书信,其麾下八万五千骑,包含王庭支援的五千狼兵,在王庭狼将洛伤胡的率领下,已经压制落鹰城十五万唐朝军队。”
阿史那克克点点头,回道:
“太原府里面是李勣,这个家伙不好对付。
我们虽然出动了20万骑兵,算上仆从军和奴隶一共55万人。算是倾巢出动,李勣麾下有20万的唐军,15万步兵在城内,5万骑兵已经退守落鹰城。
本来我们对太原府志在必得,但战场瞬息万变,已经不好处理。”
北海兰珠冷漠的回道:
“父汗,我们派出的探马已经回复,张亮麾下的15万黑甲军骑兵,在我们后方百里处游戈。
女儿曾派军迎击,这张亮就是一条狡猾的黑鱼,不是到口的肉不吃。
他深得李世民指挥作战精髓,我们骑兵进攻,他就跑路,丝毫没有唐朝将军的风范。这家伙甚至连营地都没有,随便搭几个帐篷,就是指挥所。
我们掠夺并州,他掠夺我们后勤的仆从军和奴隶,真不是东西。
我们一走,张亮那家伙又回来了。一个不小心,还被他吞了一些后勤奴隶和辎重。
如此反复,甚是恼人!”
阿史那克克看了一眼烽烟四起、大白天都火光冲天的太原府,他继续说道:
“张亮到,那肯定是我们的行动,已被晋王李治和侯君集知道,看来王庭哈木尔也不是铁板一块。
唐朝太子李承乾可以卖并州,图谋他事。王庭哈木尔我们的敌人,一样可以卖了我们。
张亮现在这样,我们打下太原府可以,但不会有掠夺机会,我们主力,一旦被李勣麾下的太原卫15万步兵在城中拖住,张亮就不是狡猾的黑鱼,而是下山的猛虎了!
从我们身后杀将过来,你我父女就算活命,实力大损的北海汗部也不能再存在,东TU厥就只能彻底改名薛延陀了。
这样的情况,薛延陀的多弥大可汗,肯定希望见到。”
北海兰珠点点头,回道:
“事情我知道,女儿已经安排人宰掉染了瘟疫的三万奴隶,将他们的尸体通过投石车,抛入太原府。
最多再过两三天,城中瘟疫必将全面爆发!
不过,李世民也不傻,女儿猜测,多着半个月,少则十天,唐朝大军必到。
所以,三天后,二月二十日,我们必须撤军,保存实力。
殿后,就让仆从军和奴隶去和唐军作战吧,反正这些东西去西域抓,要多少有多少。”
北海汗王阿史那克克看到女儿进退有据,心里欣慰。
北海兰珠是他心中复兴东TU厥的希望,阿史那克克很多儿女,却没有北海兰珠这样掌控大局的能力。
去年唐朝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阿史那克克和多弥大可汗商量后,派出了北海兰珠作为东TU厥帝国的遣唐使代表。
只是,北海兰珠从唐朝回来后,性格大变!
以为女儿受了欺负的阿史那克克,让稳婆检查,尚为完璧。
北海兰珠又不愿意说,只是回复恨死李世民第二个嫡子李泰,其它就不再提。
阿史那克克没有办法,只能静待其变。
另外一边。
张亮这条黑鱼,正狡猾的听着探马的回报。
事情基本和北海兰珠说得一致。
“将军大人,我们就这样只骚扰,不正面攻击突厥人?”
一名副将向张亮问道。
此时在一处随意搭起帐篷的里面,张亮连甲胄都没有穿,正听着一名江南歌姬,拉着二胡,唱着小曲,喝酒吃肉,一副潇洒旅游的模样。
张亮(6世纪初-646年4月17日),字号不详,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
唐朝初年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出身贫寒,务农为生。
参加瓦岗起义,隶属于徐世勣(李勣)部下,后跟侯君集。
归顺大唐后,授定州别驾。
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
进入洛阳,招募私党,被揭告李渊,坐罪下狱,拒不招供。
唐太宗继位,授怀州总管,册封长平郡公,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长史、工部尚书、太子詹事、洛州都督,册封郧国公。
善于行政,颇得信任;
后揭发吏部尚书侯君集谋反,改任刑部尚书;
曾任沧海道行军大总管,随军远征韩国。
晚年宠信术士,萌生异志,并收有养子五百人,蓄谋造反。
贞观二十年(646年),张亮被人告发谋反,处死于西市。
张亮出身贫贱,早年以务农为业,隋末时投奔了正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的瓦岗军,但却未能得到李密的重用。
他后来向李密告密,称军中有人密谋叛乱,因此被李密认为是忠诚之人,被任命为骠骑将军,那时隶属于徐世勣(李勣)所部。
张亮和太原府中的大都督李勣,是老熟人了。
两人都是从土匪窝瓦岗军中出身,干的都是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勾当,但不可以否认的事情是,张亮非常会打仗,属于贫贱出身中人的佼佼者,否则不会得到李世民的赏识。
甚至李渊要贬黜杀之,李世民都动手保下,称帝后,张亮的官职像大鹏一飞万里般扶摇直上。
张亮后面虽然跟了侯君集,然,影一侯君集和影二李勣,都是晋王李治的人。
这次,来太原府“唱戏”,由张亮率领黑甲军的私军前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张亮和老大人李勣翻脸,不为其他,就是为了金银。
这也是瓦岗寨出身的将领通病,金钱第一,其它第二。
侯君集也非常的贪钱,但侯君集大气,李勣小气,所以,张亮后面跟了侯君集,在大唐帝国南方,成了晋王李治麾下暗中的著名打手。
太原府。
大都督府中,有条不紊。
李勣已经通过张亮的飞鸽传讯,知道了城外的情况。
所以,他不急。
哪怕是太原府中战火纷飞,四面城墙上面的太原卫都在血战突厥的仆从军和奴隶。
城中火光冲天,瘟疫爆发。
但这些,与李勣没有丝毫的关系。哪怕整个太原府死光,李世民知道情况,也不会怪罪于他。
因对战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突厥人准备充足,倾巢出动。
李勣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无论死多少太原卫,或者太原府中死多少人,必要的时候,他还会让太原府中的人做炮灰,最多拖个半个月,既遂了晋王李治的意思,也给了李世民带领大军讨伐的准备时间。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无论哪个时代都一样。
李勣作为并州大都督,凭李世民圣命掌并州乃至太原府多年。
特别是太原府,被李勣经营得滴水不漏。
李勣在大唐帝国军中资历很老,地位比张亮都高,也非常善于打仗。
是大唐帝国和李靖齐名的军神之一。
他的战争思维非常的敏锐,通过原先麾下,如今已经得道鸡犬升天的张亮、飞鸽传讯城外战场的情况后。
李勣不认为,太原府外的突厥人能打进城来,除非他们都想折在这里。
至于落鹰城,李勣更不担心了,晋王李治能派张亮来太原城外,带着黑甲卫私军骑兵15万人威慑拖延,落鹰城自然也不可能陷落。
太原府不是一般的城市,是并州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中心,历史悠久。
还是高祖李渊龙兴之地,李渊在隋朝的时候,最后的官职,就是太原留守,简称太守。
城市很大,人口超过百万,是西北关陇地区最大的城市。
十五万的太原卫防守太原,那肯定是不够的。
主要因素是大唐国力鼎盛,骑兵上百万,步兵超过三百万。
关陇地区距离关中的圣都长安不远,如果发生大规模的作战,长安发兵至太原,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太原城外30里军营中,本有接应的骑兵五万人,算上城内的步兵,太原卫有二十万人,这种驻军规模,在贞观朝的唐帝国已经算是中上水平。
大唐帝国和东TU厥帝国小摩擦不断,但几十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战斗,李世民登基以后,就没有发生过。
这次,北海汗部倾巢而出,李勣,甚至李世民都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