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冬至的寒雨,令宫墙外喧嚣,宫墙内凄美。
皇帝李世民于冬至,下达圣旨,着并肩王李泰迎娶房玄龄庶女李容妃,立为侧妃。
一时之间,并肩王府和房玄龄梁国公府门口,门庭若市,庆贺送礼之人络绎不绝。
整个京大内,破例为并肩王李泰红绸装扮,一副喜庆的气象。
李泰大婚,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中原大国各朝代,自古皇宫之中,除了皇帝大婚,和太子大婚,为了嫡次子大婚装扮整个皇宫的事情,开天辟地头一遭。
很多人归功于并肩王李泰,位同太子,有此待遇正常,却也惊人。
太子李承乾气得东宫不出,骂声不断。
晋王李治,同样收敛。
但这不妨碍整个京大内整体欢庆一片。
后宫,自然也传遍了这件事。
青砖碧瓦红墙下,初冬的新雪皑皑。
太极宫西北部西宫,怡德殿。
东南一处小庭院中,这里是后宫低位才人的居所。
面积大约几十丈开外,小花园,鱼池,木屋,五脏俱全。
相对于其他未获宠幸的才人,只能住大通铺,真正地位和宫女差不多。
这里的主人,出身武家,待遇不同。
“先父武士彟隋朝经商致富,后成为鹰扬府队正。
大业十三年,他资助高祖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铠曹参军,然后随李世民军平定长安。
唐朝建立后,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陛下李世民即位后,历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任内治民有方,得到陛下李世民嘉奖。
贞观九年,父武士彟得知太上皇李渊驾崩,悲痛成疾,在荆州都督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皇帝李世民赐谥号为定。
父武士彟先后娶相里氏、荣国夫人杨氏,后者生下小女。
我第一次进宫那天,天气阴霾,下着小雨,风雪不停。
记得那天是贞观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宜嫁娶。
那天京大内午门前,我落轿看天,天空中灰蒙蒙的,乌云密布,天空中电闪雷鸣,众侍卫和侍女皆视我不详。
那时正好一队大雁南飞,我认为鸿雁高飞,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预示着我大展宏图!
全国各地选来的秀女,都要在京大内午门前下车,大家都保持沉默,列队整齐。
我和她们站在一起,等候旨意下达。
秀女们大多环肥燕瘦,红妆秀脸,体香扑鼻。
大家都不敢说话,都明白,入宫后,这话还是少说为妙,不想祸从口出。
大家都看着自己身上的锦衣秀服,是否如意。
也看着旁边的竞争对手们,是何人物。
对于每一个官家少女来说,三年一度的选秀,是命运的垂青,也是进入后宫,这巨大漩涡之时。
自古红粉佳人,皆不长命。
长孙皇后,得陛下真爱,荣宠一生,不过三十有六。
皇后,母仪天下者,世间几人可得?
娘亲杨氏,算出身隋朝皇室。
我接得母亲秀丽容貌,出身武家门阀。娘亲总说将来要给我找一个好媒妁,平平安安嫁个好郎君便罢。
然,武家父亲不管我母女,异母生姐弟时常欺辱,母亲早早离世,我亦变成无根浮萍。
贞观九年,父亲追随高祖离世后,武家为保富贵,将我送入宫中。
陛下乃天子,坐拥九州之地,为当今天下最有权力的男子,在我之心中,陛下如父之龄,何来男女之情。
我心中万念俱灰,入宫前于杭州出海游玩,老天垂青,让我遇到命中注定那个他。
我很勇敢的把握住这个机会,他成了我的男人。
今天虽然他娶了别人,但在我的心中,我相信他不会辜负自己...”
武媚娘在铜镜面前,一身红衣,头戴金钗,一副华贵的打扮,在低声喃喃自语。
“咔嚓!”一声推门响,打断了武媚娘的思路。
进来的是贴身侍女喜儿。
这喜儿,是武媚娘的陪嫁丫鬟,从武家一起入宫伺候,和武媚娘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长相同样出落水灵,一副花季少女的模样。
“咦!小主这身打扮?是陛下召见宠幸?”喜儿惊道,随即将门关好。
这小院中,虽只有两女,墙外却有侍卫和太监值守。
有些事,还是不要传出去得好。
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虽见天日不见天的说法,喜儿还是明白的。
武媚娘轻声道:
“陛下未曾召见宠幸!”
喜儿一听,面色更加疑惑。
“那小主穿婚装这是为何?”
说完,喜儿面色一惊!
来到武媚娘身边,轻声说道:
“今天是并肩王李泰大喜之日,小主这么穿,莫不是...”
武媚娘轻笑道:
“对啊!今天也是我的大喜之日!”
李泰和武媚娘的事情,作为心腹的喜儿自然知道。
那天武媚娘和李泰巫山云雨完,正是喜儿照顾。
当时还有几名侍女都懂这事,被李泰留在了獐子岛,没有灭口,已是恩情。
喜儿在武媚娘的担保下,一起返回了长安。
“小主,你真的是好傻啊!”喜儿一边说,一边接过武媚娘手中的黄色梨花木梳子,帮她轻轻梳理着乌黑的秀发。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吆喝声。
“去看看什么事情?”武媚娘一边说,一边走入内厢房。
李泰大婚,自己也穿成新娘红装,自然不能让外人看到。
好在她出身武家,有这个小庭院的待遇。
没有圣旨,一般人是不敢闯入的。
今后宫没有皇后,却无长孙皇后在世时那么宽容。
皇帝李世民也经常过问后宫的事情,管理更加的严格。
如今,代管后宫的,是杨妃。
杨妃乃隋炀帝杨广之女,唐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实乃长孙皇后薨逝后四妃之首。
但杨妃此人厌倦宫廷斗争,为人清雅,不好斗。这点倒成为长孙皇后薨逝后,李世民高看这隋朝公主一眼的理由。
杨妃在秦王府时,便已是李世民的侧妃。加上隋炀帝杨广女儿公主身份,在李世民后宫的地位高,也属正常。
目前协助杨妃管理后宫的,是御前总管王德。
武媚娘知道,自己入宫后,御前总管王德非常的照顾自己。
母亲杨氏,虽然是后册封,也是隋朝郡主。
实际上,武媚娘母亲杨氏,出身于关陇望族弘农杨氏,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
她出身贵族,但并非隋朝公主。
不过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为了拉拢人心,拉拢宰相杨达,结为同姓兄弟,称五百年前是一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媚娘的母亲杨氏,被隋炀帝杨广册封为郡主。
所以,武媚娘觉得御前总管王德,在自己入宫之后,颇为照顾自己,因为自己母亲和杨妃的关系。
其实,这点御前总管王德,为了隐藏真实目的,并未和任何人说起是李泰,要他照顾武媚娘。
王德已经彻底倒向并肩王李泰,唯命是从,在明面上,分寸王德还是知道如何处理的。
李泰如今参与三龙夺嫡,步步惊心。
王德为了将来,自然不会在后宫给李泰找事。
有些事情,不知道,才是最好的保护。
喜儿很快回到房间,武媚娘已经换下新婚红妆。
知道有些事,做过即可,没必要一直找事。
身处后宫,情不自禁可以理解,但必须有分寸。
“什么事?”武媚娘问道。
喜儿回道:
“刚才一位公公传御前总管王德的话,说让小主,今天晚上参加冬至夜宴。”
武媚娘疑惑道:
“陛下今天这么好兴致?”
喜儿点头道:
“嗯!听说今天是并肩王李泰大喜之日,他和王妃阎婉,侧妃李容妃、塔尼娅、阿伊莎五人,都会出席。”
这话一出,武媚娘的脸立即阴郁下来。
看到武媚娘有些不高兴,喜儿问道:
“小主怎么了?是喜儿说错话了吗?”
武媚娘摇摇头,说道:
“思君梦思量,没想到那两个异族女子,也成了李泰的侧妃。
天地对我,真是不公!”
喜儿明白,开导道:
“小主勿忧,李泰不是这种人。
他一定会让小主幸福的!”
一想到李泰,武媚娘刚才的不顺心立即烟消云散。
一副小女人心态,面色泛红,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吗?”
喜儿自然拍拍傲人的胸脯说道:
“宫内李泰的传言很多,相对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他身边一直都是只有阎婉,和血色双子塔尼娅和阿伊莎。
实际上,塔尼娅和阿伊莎都是李泰的近身护卫,在一起一条心也正常。
我们在獐子岛也是她们救的。
只有李容妃是新纳的侧妃,这也是李泰和房玄龄,还有德盛行柜坊的联姻。
这点,小主明白,就不要多想了。
李泰的身份,只有几个女人,已经是好男人了。”
武媚娘明白,大唐帝国虽然女子地位很高,实际上男尊女卑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自己的母亲在武家的情况,不正是这样?
如今自己进宫,成为了李世民的才人。
武媚娘才不愿意伺候那个糟老头子。
还好李世民平常非常忙,又深爱着长孙皇后,对后宫,除了杨妃那些老人之外,极少宠幸新的后宫女子。
对于未来,武媚娘还是很有信心的。
今天能见到李泰的喜悦,很快冲淡了武媚娘心中的阴霾。
“快快快!我要换个装扮...”武媚娘这才恢复了16岁花季少女的模样。
喜儿笑着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
今夜见爱郎...
思君梦思量...”
“好你个喜儿,总有一天,我让李泰也把你收了!
看你怎么嘲笑我!”
“哎呦呦!那我将来成了贵妃,再照顾你!哈哈哈!”
“喜儿!我看你是皮痒了!我是要做皇后的,怎么会怕你这个贵妃哦!”
“哈哈哈!”嬉笑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