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队率走到罗成峰的旁边,问道:
“校尉大人,你说太原府会失守吗?我看城墙下的突厥人正规军连同仆从军起码还有50万人以上的规模!”
罗成峰回道:
“攻城一般需要三倍以上守军的兵力,我们太原府有15万太原卫的步兵,突厥人的军队数量够了,投石车等工程器械准备也很充分。他们投掷沾染瘟疫的奴隶尸体散播瘟疫,加上火石攻击,可以说这两天突厥人打得很好!
不过,我不认为他们能攻下太原府!”
他的话,很快吸引了包括那名队率在内的很多士兵的注意,许多人趁着突厥人鸣金收兵,纷纷靠拢过来想听听罗校尉的高见。
此战,突厥人打了太原府一个措手不及,突厥人实力非常强大,但太原府不止在大唐帝国,乃至前朝,都是中原地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大城市。
太原卫中很多都是子承父业,甚至几代人都是太原卫,他们非常了解不生产,只靠掠夺的突厥人一旦破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突厥人杀来后,罗成峰和其他太原卫的基层校尉,还有他们麾下的队率和士兵,都会依照战时律法直接上城墙投入守城战斗,无需大都督府统一指挥。
这是太原卫多年的传统,效率很高,也很直接。
守城的士兵都知道,第一波攻击是最猛烈的,如果他们不第一时间参加战斗守城,被突厥人一波带走,打破城池,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战斗打了两天,太原卫顶住了突厥人的攻击。但大家都没有放松,因为对面的突厥人起码有50万之数,这样规模的战争,太原府必须依靠援军才能解困。
太原府是并州乃至整个关陇地区的政治中心,如需救援,必须由圣都长安出兵,所有太原卫都知道,援军至少有十天至半个月才会抵达,没人会觉得这两天打退了突厥人,心里会觉得轻松。
罗成峰看着大家,说道:
“你们可以看看,对面的突厥人军帐,数量很少,人马却很多。
大家都知道我是探马家族出身,我父亲,爷爷都曾是太原府的探马,我们家族和突厥人打了很久的交道。
我认为这次突厥人主要战略目的是劫掠并州,打太原府只是顺带看看情况,太原卫在府外30里的5万骑兵已经败退至百里开外的落鹰城,我们已经收到飞鸽传书知道了此事。
落鹰城太子左卫率的驻军和我们太原卫的骑兵,足足十五万步骑,没能救援,说明已经被突厥人另外一支骑兵压制。
大家想想,这两天和我们战斗的,基本都是突厥人的仆从军和奴隶,他们的正规军没有动。
你们说,这说明什么?”
罗成峰的话,很快引起了旁边许多大小军官和士兵的议论。
这些人也不是傻子,很快,他们都明白了一件事。
外面的突厥军队,心中有顾忌。
否则,他们的投石车和攻城器械准备这么充分,第一波就应该是正规军上,那时太原卫还没有在突厥人的突然攻城中缓过劲来。
投石车一开始规模投射的燃烧火石,不是开玩笑的。
这件事也证明了,突厥人是真的心有顾忌。无论这个顾忌是什么,都让大家信心倍增。
战争中最怕的就是绝望,人类是群居动物,很容易感染情绪。冷家伙时代的战争,一万人打败十万人的事情,并不少见。
主要的原因,就是士气低迷和人内心无法打赢的绝望。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神仙来了都不一定有用。
在罗成峰身边讨论这个事情的众太原卫,都知道突厥人攻击太原府的最好机会,已经失去。
很快,这个事情,迅速在太原府的城墙上,甚至是整个太原卫迅速传播开来。
大唐帝国贞观时代国力鼎盛,不光是皇帝李世民一人聪明和有能力,他麾下的军队,也不是善茬。
罗成峰旁边的那名队率,看了城墙外五里左右密集的突厥军阵,炊烟渺渺,开始造饭,知道对方今天可能已经偃旗息鼓,只等来日再战。
队率继续说道:
“校尉大人,突厥人打了两天,未能一鼓作气打下城头,说明突厥人心有顾忌,只是,突厥人的顾忌我们并不知道,看他们造饭的模样和规模,突厥人绝对不会退去,明天的攻城,卑职认为,突厥人很可能投入正规军攻城,我们必须小心!”
罗成峰听完,点点头大喊道:
“明天战斗肯定更加惨烈!大家尽快轮班吃饱,今天晚上加强守城,防止突厥人夜袭!
我相信,皇帝陛下和大都督李勣大人,是绝对不会看着太原府陷落的!”
他的话,很快在太原府的城墙上,形成一阵阵的呼喝声。
人,要是有了希望,战斗力会增加很多!
突厥人的阵营中,也听到了城头唐军的呼喝声。
北海兰珠一身金甲,身着红披风,英姿飒爽的走出了王帐,来到王帐旁边的小山丘上面,看到城墙上的唐军士气高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的面色冷峻,刚才麾下哨探回报,北海汗王王庭直属的几路哨探,也失去了踪迹。
这样的情况,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时,父汗阿史那克克走到她的身边,说道:
“女儿,父汗觉得很不对,刚才派人去探查了一下附近的情况,我们的哨探已经发现了张亮所部,他们依旧距离我们约百里地左右,目前在我们的东南方,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是迂回牵制。
似乎是不想和我们交战!
但我们的哨骑损失很多,难道唐军有其他援军抵达?”
北海兰珠冷喝一声道:
“张亮那鼠辈,就是滑腻的黑鱼,他这样子,女儿没有丝毫的意外。长安的援军是距离这里最近的唐军建制军队,他们不可能来到这里这么快!
除非,我们启程的时候,他们也同时启程。
我们在长安的探子,没有发现长安的军队有大规模的调动,大将,甚至李世民也没有离开长安,唐朝的大年初一早上,李世民还前往相国寺祈福。
但,如今哨探损失很多人马,我心中总是有不好的预感。”
“那女儿你打算怎么做?”阿史那克克问道。
北海兰珠心下一横,回道:
“一会吃完饭,我打算投入20万仆从军和奴隶全力夜战攻城,剩余十万仆从军和奴隶做预备队,今天晚上我们全力攻击太原府。
20万骑兵正规军,随时准备和唐军可能的援军决战,如果不敌,那撤退落鹰城,和铁勒宏合兵。
如果今晚唐军没有援军,那追加10万正规军攻城,剩余10万人,牵制住张亮。”
北海汗王阿史那克克看到女儿进退有据,心里甚慰,不再说什么。
另外一边。
太原府,下水道中。
一处秘密仓库。
刘仁轨看着匍匐跪倒在李世民面前的大都督李勣,此时他麾下的那些东门卫,和心上人王晴儿等人,已经知道眼前这个英俊挺拔的中年男子,竟然就是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她们非常震惊,所有人都匍匐在地,不敢轻易窥探圣颜。
除了被李世民要求不跪的刘仁轨和长孙无忌之外,其它人都是跪着。
随着李世民的安排,许多李勣带来的太原卫士兵,还有他麾下的直属护卫,都纷纷朝外搬着一桶桶的火油。看来,这处下水道中秦朝建设的秘密仓库中,不止有陈年的葡萄酒...
李世民很快交代李勣今天晚上的作战计划,李勣听完,奉命退下,亲自安排今晚的事情。
李勣走的时候,深深的看了刘仁轨一眼,让刘仁轨的心中有些发毛,他低下了头,不敢和李勣的眼光直视。
其实,这是无妄之灾。
刘仁轨非常的聪明,他知道李勣可能误会了他是李世民在太原卫中的卧底。
如今皇帝李世民不让他跪,大都督李勣却需要跪,这就是证明刘仁轨是李世民人的证明。
同时也是警告李勣,不要轻易动刘仁轨。
对于这次突厥人寇边,在半月前,李世民在大年三十晚上听完长孙无忌的军情禀告后,李世民初一作秀完后,从密道离开长安,率军星夜兼程,赶来太原府救援。
他带着长孙无忌和几十名精锐的飞鹰卫,从暗道进入太原府的下水道中,来到这处秦朝建立的秘密仓库里面,调拨火油,进行暗中指挥。
说明李世民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
突厥人此次攻击太原府,来了50多万的重兵,如果李勣认真一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
城外的5万骑兵又不是摆设,如今太原府虽然没有被攻破,但城中早已火海一片,死伤无数。
李世民知道事情发生了,李勣寡不敌众没有办法,不会明面上怪他,心中不满是非常正常的。
刘仁轨此时有些话憋在心里太久了,不吐不快。
他想了想,觉得还是问出口:
“陛下,您是怎么知道这个仓库里面,有这么多武德朝时期的火油的?”
李世民转头看着刘仁轨,随口说道:
“我是在太原府长大的,前朝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在长安长大的。太原府中的下水道,我非常的熟悉,十几岁时就已经了解清楚。”
刘仁轨对于这个答案,非常的惊讶。
他想到高祖李渊曾经是隋朝的太原留守,太原府就是李唐龙兴之地,李世民说的事情,非常正常。
于是,他继续问道:
“陛下是如何笃定今晚突厥人会全力攻城的?如此,陛下打算怎么应对?”
李世民笑着回道:
“我猜的!另外,我带了三万重甲牵牛卫和十万长安左右骁卫的骑兵过来,今晚,他们会向突厥人发动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