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13年,7月29日。
大唐帝国,圣都长安,
太极宫,立政殿。
穿着一身黑色绣金龙袍的李世民,今天心情非常好。
这与目前,大唐帝国遇到的事情,正好相反。
今天来立政殿,参加小朝会的人不多。
除了宰相魏征,就是房玄龄。
魏征和房玄龄的心里,看到李世民这高兴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大唐帝国,整个贞观13年到7月底,可以说是多事之秋。
自从开春解冻后,更北方的罗刹帝国联合薛延坨帝国,向大唐帝国,还有西突厥帝国,发动了新的春季攻势。
在遥远的西域,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率领着,已经灭国波斯帝国的炮灰,向天竺帝国和大食帝国,发动了同样强大的攻势。
目前的整个东亚,中亚,西亚战火一片。
魏征和房玄龄都知道的事情,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
魏征是宰相,负责大唐帝国日常运转。
房玄龄是后勤大臣,负责大唐帝国整个后勤事务。
这两个人所在的位置,非常重要。
这也是他们相信皇帝李世民,今天召见他们的主要原因。
他们万万没想到,皇帝李世民今天,是找他们来分享快乐的。
这让他们丈二摸不着头脑。
李世民说道:
“最近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将三龙夺嫡的战火,延续到江南东道,鄱阳湖附近地区。
朕的这两个嫡子,打得兴高采烈!
完全忘记了,谁是亲哥哥,谁是亲弟弟,看来朕所坐的这个至尊龙椅,这个皇位,真是让天家无亲情。”
李世民说完,看着魏征和房玄龄。
两只老狐狸,哪里敢回皇帝的话?
这种话回以后,说不定要掉脑袋!
于是,魏征和房玄龄都装傻。
他们直接闭嘴!
连顾左右而言他的行为都没有。
李世民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既然这两只老狐狸,不愿意说话,他会有办法,让他们说话。
李世民继续说道:
“这并肩王李泰,在琉球搞了个自由贸易港,借助外国军队海军战舰的势力,在苏州府附近,一处叫崇明岛沙洲的地方。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让晋王李治麾下黑甲军,在杭州府驻军15万,全部下海喂了鱼!
你们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魏征和房玄龄对视一眼,知道事情躲不过去了。
魏征是宰相,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回禀陛下!
并肩王李泰做这些事情,虽然也属于三龙夺嫡之间的自保,但他不能代表大唐帝国,去将大唐的番属琉球,擅自做主,让其变成自由贸易港。
这不符合,我们大唐帝国朝廷的规矩。”
李世民没有任何意外,魏征是太子李承乾的人,对并肩王李泰,落井下石很正常。
不过他没有,顺带踩一下晋王李治,这点倒是让李世民非常的意外。
估计是因为晋王李治,这次输的太惨。
魏征也不好意思,开口来踩。
这时,房玄龄说道:
“回禀陛下!
老臣不认可,宰相大人的看法!”
这话一出,性子急的魏征,急忙骂道:
“本宰相所说,合情合理!
按照大唐帝国规制,无论是皇室,还是朝廷,李泰都没有权利,去做这些事情!
你如此说话,是何居心?”
魏征的话,虽然没有明说,李世民和房玄龄都知道,魏征说房玄龄,是李泰第二岳父的潜台词。
这岳父帮女婿说话,天经地义。
这里是太极宫立政殿,李世民没有表态。
忽然!
房玄龄的老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个微笑,让魏征心中一寒。
他忽然明白,自己可能说错话。
或者给错了暗示。
这房玄龄,是李泰的第二岳父。
那现在高坐龙椅上面,皇帝李世民不也是李泰的亲生父亲吗?
果然,房玄龄继续说道:
“这并肩王李泰,为我大唐帝国开疆拓土!
想我大唐帝国,多年来不重视海权。
整个海军舰队,如同一盘散沙。
我大唐帝国骑兵,和陆军非常强大,无惧这些外国人。
同样这次,李治麾下15万黑甲军,在这些外国联军,海军舰队的舰炮轰击下,连一个时辰都没撑过去。
里面有李泰诱敌深入,还有舰炮太重,不适合陆地战争等,这些原因在内。
有一点不争的事实,是外国海军战舰,在火器的发展上面,已经比我们大唐帝国要先进!
关于这一点,我想陛下和宰相大人都知道。
你魏征看这次明面事情不错,实际上李泰无错,更是有功!”
两个老狐狸说完,都看向了皇帝李世民。李世民说道:
“朕曾经见过很多外国的火器,我们大唐帝国的火器,也见过不少。
两位爱卿,要知道海军战舰再强大,上面搭载的舰炮再强大!
这种火炮,要达到一定的杀伤力,体积得造得非常大,重量非常大。
根本不适合陆地战斗。
陆地上,战斗力最强大的军种是骑兵。
骑兵的机动力非常高,特别是重甲骑兵的冲击力,非常强大!
这些笨重的火炮,在目前,不可能在陆地上,对骑兵造成太多的威胁。
如果将这些火炮的体积缩小,除了容易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事情,杀伤力会变得非常弱。
且炮弹装填,非常的麻烦。
说白了,就是操作太复杂了。
如少府做出来那些火铳,打打少量没有防护的士兵可以。
要是对付重甲骑兵,那来多少都没用!
这也是,大唐帝国火器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或者说是外国同样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骑兵目前,还是这个世界上战争主流!
火器再强大,如果没有机动力,或者具备伏击的力量,目前火炮的战争,在陆地上是没有意义的。”
李世民的话,说得非常的简单。
意思是,非常重的火炮,在大海上面,有海军战舰搭载,可以通过风力,得到移动力。
问题是,这些动不动就超过2000斤的大家伙,在陆地上,面对非常灵活的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那就是送死。
这些事情,魏征和房玄龄都明白,但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这么说。
说李泰刚才的越权,两个老狐狸都知道,琉球自由贸易港,会为大唐帝国带来多少的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绝对不会怪罪李泰。
今天过来,只是走个过场。
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会这么高兴?
李世民是什么人,他们两个老狐狸明白。
这时,李世民继续说道:
“火器这种东西,肯定会得到发展!
但怎么发展?都需要时间。
朕决定建设,大唐帝国新的海军舰队,这是必须的!
我们大唐帝国已经落后很多,外国海军强的国家太多。
人家都可以,从欧洲开着海军战舰,来到我们大唐帝国做贸易。
这种事情,再不居安思危,后果不堪设想!”
这话一出,魏征和房玄龄,更不知道李世民想说什么。
他们选择了继续沉默。
李世民看着这两个老狐狸,终于拿出了杀手锏!
他说道:
“你们两个!
一个支持太子李承乾,另外一个支持李泰。
一个掌管大唐帝国的日常,另外一个掌管大唐帝国的后勤。
你们要是相互使绊子,大唐帝国很多事情,都不用做了!
三龙夺嫡,闹事情太厉害。
从西南道双塔城,折腾了大半年,除了增加死伤之外,没有什么太多用处。
他们的格局也就是这样,不过也不怪他们,朕是皇帝,站在的立场不一样。
他们那些麾下,都不是大唐帝国朝廷的士兵,多多少少总是有影响。”
李世民说完,停顿了一下。
魏征和房玄龄都知道,真正的风暴来了!李世民继续说道:
“我要你们,去告诉太子李承乾,和并肩王李泰,晋王李治那边,朕会派人通知。
让太子李承乾去大唐帝国北方,主理与罗刹帝国,还有薛延陀帝国的战事。
让晋王李治去西域,主理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事。
并肩王李泰那一边,继续为我大唐帝国,发展海军舰队。
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都可以带自己麾下所有的精锐,去参与战争。
谁获得帝国功勋更大?
朕将来就把皇位传给谁?
并肩王李泰那边,也同样!
我们不能因为西域,和北方的战事,继续忽略海权!
外国海军舰队越来越强大,我们大唐帝国的海边边境这么长,这件事情,难道不需要人去处理吗?”
宰相魏征和房玄龄,都知道李世民,这是给李泰缓冲期。
是直接动手干预!
看来,因太子李承乾和晋王李治,做得太过分。
知道皇帝心意已定,不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