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神棍VS神棍(一)
猫咪爱烤鱼2025-07-28 16:573,212

  李淳风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

  赵无极带人进门后,站在李泰的身侧。

  李泰和赵无极看着面前的两个牲口,嗯,是人,但穿的像牲口。

  眼前这副模样,就好像四个人要准备打麻将一般。

  为何?

  进来的两个人,招呼都没打,径直坐在李泰书房里面的四边桌旁,还如同菜市场卖菜牲口一般,吆喝着什么。

  一边商量,一边如同在自己家一般,拿起李泰书房桌子上的茶壶,就给自己满上,然后“咕嘟咕嘟”牛嚼牡丹般喝了几口茶,又开始聊起来。

  赵无极看到这两个牲口如此怠慢,就想上去抽两耳刮子!

  被李泰拦下。

  赵无极不解,转头,听到李泰说道:

  “本王生于皇家,素知算科能人,为求真解,废寝忘食,不知寒暑。今见二位,古人之言,诚不欺吾。”

  李泰说完,起身走到桌边,给两人满上了暖茶。

  李淳风和旁边那人,因为李泰的动作,这才打断了争论。

  两人异口同声道:

  “你是谁?”

  “魏王李泰!”说完,坐下,静静的看着面前两人。

  听完,两人这才明白,自己现在在哪里。

  于是,两人立即起身,恭敬拜道:

  “臣李淳风/袁天罡拜见魏王殿下!”

  李泰本来笑容满面,正准备招揽李淳风,袁天罡三个字的出现,让他面色惊讶。

  眼前两人,一中年、一老人。

  中年自然是李淳风,老人却是袁天罡。

  李淳风今年贞观十年三十四岁,黑色短发,露肩灰挂衫,实际是白色脏成灰色,黑色亚麻布裤子,一双露脚的草鞋沾满了黄泥,一副工地工人的模样。

  旁边的袁天罡干净很多,一件深蓝色的长袖裹衫,一条白布长裤,脚下一双木质人字拖,嘴角白胡,乃知天命。

  李泰此时心中惊涛骇浪,不敢置信,今天估计要双喜临门。

  他立即转头对赵无极说道:

  “两位贵人到来,速去让王妃阎婉准备拿手好菜,今天本王要在前殿宴请贵人。”

  李泰的话一出,赵无极眉头一皱,不知道这是玩哪一出。

  不是李泰给他猛递了几个眼色,证明他没有疯,否则赵无极一定会认为李泰的脑子有问题,两个进门丝毫不给面子,自顾聊天的两个牲口,李泰不但没有生气,还决定热情款待。

  赵无极不解。

  不过,他也想看看自己这个徒弟,葫芦里面卖什么药。

  随着赵无极的呼喝,李泰书房门口进来一名心腹绣衣卫,赵无极上前嘱咐了几句后,回到了李泰身边,继续站着看戏。

  这下子,轮到李淳风和袁天罡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们刚才在讨论贞观八年,也就是两年前才在长安京大内里面建设好的新浑天仪的一些校正问题,来拜见魏王李泰的一路上,争论不断。

  导致来到李泰的书房以后,口干舌燥,失礼于前。

  他们发现,李泰不但没有怪罪于他们,反而让魏王妃阎婉去准备晚膳,看来是要请他们大吃一顿。

  李淳风和袁天罡是什么人物?他们飞快对视一眼,立即跪倒,匍匐在地,三叩首,搞得李泰和旁边的赵无极也跟着懵了。

  赵无极觉得这两人现在才明白怠慢了魏王李泰,磕头赔罪是不是晚了一点。

  赵无极本来要叫书房门口的绣衣卫进来,将这两个不知礼数的牲口好好打个十大板,一想到李泰刚才要请这两个牲口吃饭,只能暂时作罢。

  李泰的心里想法不一样,他知道做学术的,一旦入戏,很容易忘记周围的事情。

  李淳风和袁天罡则觉得,李泰和一般的李唐皇室不一样,似乎非常尊重他们。

  要知道他们都是算科郁郁不得志的人,以魏王李泰的身份,能不计较他们之前的怠慢,足以证明李泰是一块新大陆!

  李淳风和袁天罡不知道,李泰的灵魂来自一千三百多年的后世科技世界,混迹于市井的他,没有本主身体那种高高在上的心态。

  李泰越随意,让李淳风和袁天罡都真实感到,李泰是尊重他们。

  他们在唐宫中,何尝有过这种待遇。

  要知道,面前这位,可是货真价实的魏王李泰。

  长孙皇后和皇帝李世民的嫡次子,也是皇帝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青雀。

  李泰的礼遇,让匍匐在地的李淳风和袁天罡,都觉得,今天来魏王府,是他们非常明智的决定。

  李泰让他们起来后,继续刚才的议论。

  说道:

  “算学之事,乃大事!诸君商讨完毕,本王再行议论。”

  李淳风和袁天罡拜谢,深感魏王体恤,于是,便继续开始争论起来。

  赵无极现在一头雾水,做好保护李泰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吃瓜群众。

  他哪里知道,李泰的心中,何尝不是惊涛骇浪。

  李淳风竟然会带着好友袁天罡来!

  李泰心中想到:

  绝对不能放过袁天罡!

  这家伙,可是比李淳风还要大能的主!

  李泰继续回忆自己在后世历史中,关于袁天罡的记忆:

  袁天纲(生卒年不详),又叫作袁天罡。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中国隋唐时期官员、相卜师。

  袁天纲年幼时父亲去世,家道贫寒,却喜好道术,精于面相。

  隋炀帝大业(605年-618年)中,被任为资官令(隋朝县令)。

  唐高祖武德(618年-626年)初,任命为火井令。

  工于相术,大业末时曾为杜淹、王圭、韦挺、窦轨相面,所言后皆应验。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闻其名,召至九成宫。

  后又为中书舍人岑文本、侍御史张行成、马周等相面,均一一灵验。史籍记载袁天纲相人都很准确,后又预言自己去世年月,也应验了。

  据《新唐书·艺文三》载,袁天纲著有《相书》《要诀》,后与李淳风合著《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

  袁氏相书还有《人伦龟鉴赋》《气神经》《骨法》等,其著述均已佚。

  袁天纲作为以相术风水著称的术数大师,其易学的造诣是非常深厚的,为易学的术数化开拓了新的领域。

  袁天纲作为中国堪舆学的鼻祖之一,和李淳风的堪舆城建理论对阆中城市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泰想到这里,觉得这些都不是袁天罡真正的能力。

  实际上,袁天罡真正的职业,是神棍!

  俗称算命先生,还是历史上非常知名的算命先生,超级神棍!

  李泰想要招揽袁天罡,难度比招揽李淳风高太多。

  李淳风是郁郁不得志,高官厚禄,加以信任八字,让他去做少府的科技总监,李淳风绝对磕头磕破流血去感激李泰。

  袁天罡则不同,他在朝廷的地位,虽然官职低微,因其神棍本质,待遇和地位远超李淳风。

  李淳风和袁天罡是好友,究其原因是双方有很多的共同爱好,如算学,天文学,道学,阴阳学等。

  但这些只是袁天罡的副业,他的主业,是神棍!

  李泰继续想到:

  袁天纲年少时孤苦贫寒,喜好修炼长生之术,精于相术。

  隋大业年间,任资官(今四川荣县西)令。

  唐武德初年,蜀道使詹俊用赤牒授任他为火井(今四川邛崃西南)令。

  当初,袁天纲在大业元年(605年)来到洛阳,杜淹、王珪、韦挺来找他看相。

  袁天纲对杜淹说:

  “您兰台之位(鼻子左侧)已然饱满,学堂之处(耳门的前处)宽阔,一定会位居御史,并因为文采而受到赏识。”

  对王珪说:

  “您面部三庭,已然匀称,上庭额与下庭地浑然相邻,从现在起十年以后,一定会得到五品要职。”

  对韦挺说:

  “您面相如虎,交朋友极为真诚,一定会得到朋友的提携,开始为官时会任武官。”

  并对三人说:

  “二十年后,三位恐怕会同时被罢免,但只是短暂离开,很快就会返回。”

  杜淹不久升任侍御史,武德年间任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王珪为太子中允。

  韦挺在隋朝末年和李建成关系好,后来李建成引荐他任东宫率。

  到了武德六年(623年),他们都被发配流放到了隽州。

  杜淹等人到了益州,见到袁天纲说:

  “袁公在洛阳说的话,现在都实现了,不知道日后会怎么样?”

  袁天纲说:

  “你们的骨相,大大胜过了往日,最后一定都会享受荣华富贵的。”

  到武德九年(626年),三人被征召入京,一同拜访袁天纲,袁天纲对杜淹说:

  “你会立刻得到三品要职,但寿数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王、韦二公,以后会得到三品要职,都很长寿,但是晚年仕途都不如意,特别是韦公。”

  杜淹到达京城后,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

  王珪不久被任命为侍中,又出任同州刺史。

  韦挺历任御史大夫、太常卿,贞观十九年(645年),因督促粮草不利、延误军事被贬为象州刺史,都与袁天纲所预料的一样。

  李泰回忆着这些在后世科技世界里面公开的历史,深知袁天罡不是好对付的主,想要招揽他,自己得花大力气,高官厚禄,金银美人,估计对袁天罡没用。

  想真正招揽袁天罡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的人多了,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便宜老爹李世民,也只是名义上得到袁天罡而已。

  如果袁天罡真的愿意跟着皇帝李世民,就不会如今贞观十年,还是这么低的官职。

  好在皇帝李世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袁天罡也没有敌对自己和大唐帝国的行为,反而大力帮助大唐帝国的发展。

  这也让皇帝李世民最终决定罢手,不赶鸭子上架。

  落得人前口舌。

继续阅读:第148章 神棍VS神棍(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都日月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