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骑马进京城,路上,太子似乎越发的沉默起来。
朱林几次想要搭话,然而都没能得到太子的声音。
“殿下,您还好吗?”
太子点点头。
身下的马儿却跑得更加的急了。
朱林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几次想要拦下太子都没能成功。
他只好随时备着可以救人的药,紧紧的追在太子身后。
一路狂奔不知多少天,太子似乎没有开口说话过。
朱林不好的预感更多了。
“殿下,我们先休息一下吧。”
“孤要早点儿回去。”
朱林一听,皱眉头。
一向体恤百姓的太子,这一路都没有停下,好好休息一番。
唯一一次休息,还是下来喝些水?
修整了不过十五分钟。
朱林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难道说,太子已经知道了什么?
这种预感在到达顺天府的时候。越发的强烈了。
顺天府。
大明的京城。
虽然,历史有朱林的介入,似乎多了一些改变,可是朱棣依旧成为了燕王,依旧驻守北平。
似乎这一切都没有改变过,可是朱林却清楚的知道历史有所改变,至少在这历史之上从未有过南水北调。
入了京城太子身下的马,速度似乎降了下来,朱林也能跟上呢。
得知他们要回京的朱元璋出来迎接。
见到朱元璋的第1面,太子似乎放松了一下,朱林总觉得太子好像看了一下腿。
马皇后的面容更沧桑了几分,却更加的和蔼起来。
“父皇母后儿臣回来了。”
太子深深作揖。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朱元璋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然而这一拍却让太子亮相一下。
“壮了。”
“父皇儿臣也长大了。”
“去与你母亲说说话吧。”
太子点点头,又看向马皇后。
“母后。额上的白发又多了些。”
“还不是挂念你。”
马皇后小声与太子说了几句,又让他去瞧见太子妃了。
三年未见太子妃依旧与从前没有什么变化。
朱林心中不安的想法却更多了。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医师医师对着朱林点点头,他捏紧了手中的药丸,只等着太子已有不对,他就立马冲上去,将药丸塞给太子。
果然朱林的预感没有任何的错。
太子再见到自己的几个弟弟之后,突然朝着朱棣直直地扑了过去。
这一举动可把朱棣给吓坏了,他本能的扶住太子。
“怎么回事?”
朱元璋怒道。
朱林来不及说话,一个箭步冲上天,将手中的药直接喂给了太子。
太子缓了好半天,才开口说。“父皇,我没事。”
见到太子这样,朱元璋松了口气。
“没事就好。”
太子摇摇头。
“儿臣恐怖怕不能够再继续陪着皇上了。”
“太子?”
朱元璋皱紧眉头。
“宣医师。”
“皇上不必再费心了。儿臣的身体如何,儿臣心里自然清楚。”
朱标摇头。
“我已经油尽灯枯了。只是强撑着身体,回来见父皇母后一眼。”
朱标笑的有些惨烈。
“儿臣,从不后悔,主持南水北调。更不后悔是父皇母后的孩子。
儿臣去后,父皇莫不伤心,保重龙体。
有了这种功德,儿臣便是入了奈何桥,也定会投生一家好人家。
不过,儿臣会等。等到父皇母后再入轮回,还做父皇,母后的孩子。”
“太子。”
朱元璋眼眶红了。
更不用说马皇后了,要不是身后的宫女扶着,人就要晕过去了。
“儿臣谢父皇,母后教导之恩。
谢太子妃,替我照顾父皇母后,养育孩子。
也谢忠侯,让我知道,百姓不容易。
父皇,儿臣去后,恳请父皇,立四弟为太子。
这众多弟弟之中,唯独四弟,最像父皇。
他定会跟父皇一样,成为一代明……君。”
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病逝,追尊为孝康皇帝。
此后,朱元璋立下四子——朱棣为皇太子……
……
哗啦啦啦。
海水不断的撞击着大船。
朱棣看着广阔无垠的海水,又看向朱林。
“若是大哥,还在那该多好。”
“殿下,谁说太子殿下不在?”
朱林笑道。他的手边跟着一个到他腰部的孩子,那是他的儿子朱明安。
“莫要忘记太子殿下曾经说过的话。”
虽然朱棣已经成为了皇太子,但是在大明只要朱棣一天未曾登机,他们记得更多的依旧是太子朱标。
即便是朱棣,自己也是如此。
太子朱标虽然已经病逝,可在大明百姓心中他从未离去过。
“朱林大哥说的对。
我大哥永远不会离开的。他竟然跟着我们一同前去海外。”
朱棣坚定地说,如今已经是洪武40年。
是朱棣成为皇太子的第10年。
朱棣觉得自己不过是幸运而已。
若非大哥病逝,去世前推荐自己成为下一任的太子,如今的太子如何也落不到朱棣头上。
“如今我们该去哪里?”
“自然是要去那远方的欧洲,好好的看看他们究竟要怎么生活。
殿下,您现在继承的是太子殿下的遗志。”
“我不会忘记大哥的遗志的这世界终究是属于大明的天下,百姓尽归于大明。”
朱棣狠狠的拍了一下栏杆。
“无论是谁胆敢挡在我的面前,若是神那便是神,若是佛那便杀佛。
大哥的一致,我绝对要实现。”
“啪。”
浪花打在船板之上发出一声重音,似乎有人在附和。
如今大明已经将整个亚洲都统一了。
原先那个总是纠缠在朱林身后的44。
早就已经成了阶下囚,不知道死在哪一个菜市场上了。
大明的律法也越来越规范严谨。
这天下的百姓也开始有了于谦学习各项的技能。
朱林跟她们合作倒是赚了不少。
如今他们已然将整个亚洲打造成了一块铁桶。
和平,安居乐业,人人吃的饱饭,这就是如今的亚洲。
他们的步伐永远不会停下。
这一次的目标将会是远在另一端的欧洲大陆。
等到那片土地被征服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将插上大明的旗帜。
这是太子朱标的意志,也是朱元璋的愿望,更是朱棣和朱林为之奋斗的目标。
而朱民安,势必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