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小时候挺喜欢看康熙王朝的。
犹记得,在康熙王朝中,有一次科举舞弊,靠的就是蜡烛。
这些古代人,可是将蜡烛的用处玩出花样来了。
后世的作弊手段,对比现在,简直是个弟弟。
后来,如果不是康熙派人去查,一次意外的机会,才知道,原来答案是放在蜡烛里面。
小吏一向是一个国家最不起眼的人。
说白了,就是最底层的基层人员。
这些人,看上去不起眼儿,但是往往几代人传承。
心里的鬼鬼道道,是数也数不清楚的。
这就导致,很多时候,一些小人物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危害。
朱林想了想,没有去管这件事。
先不说,这会儿的大明,有没有人敢乱来。
就说朱林自己的小身子板儿,也肯定抗衡不了背后的人。
一般情况下,这背后人都是跟考官有关系的,要不然,怎么送出的题目?
路过肉铺,看着上面成堆的猪蹄,还有扔在一旁的猪下水,朱林想了想,让李伯停下了车。
他直接将肉铺生剩下的东西包了下来。
肉铺夫妻二人是一对爽朗的中年人,见朱林直接包了,还给朱林送了好几根看好的猪骨头。
里面白花花的骨髓,看着就诱人。
朱林付了钱,就带着东西走了。
这会儿,其实已经有了处理猪下水的方法,不过,大多数人也不喜欢。
毕竟不是肉。
朱林就不一样了。
他家里可是吃肉的大户。
不管是大侠,还是来家里蹭饭的便宜爹。
再加上朱林自己本身也是无肉不欢的,时常要出来买肉吃。
看到了肥肠,朱林想着,中午干脆弄个红烧肥肠,反正他便宜爹每到饭点儿总来蹭饭。
上次给他做了一顿肥肠,他可是赞不绝口。
今天给他点儿福利,让他给力点儿,好给自己弄些人手来帮忙。
朱林美滋滋的想着,当然要是还记得话,就给说一说舞弊的各种手段。
上一次忘记说了。
幸好今天是周末,朱林不用上课,也就空出时间来收拾这些东西了。
骨头早早就让李伯给炖上了,为此还杀了一只老母鸡。
炖了整整一个时辰,家里都是香味。
朱林忍不住先去喝了一口汤。
趁着这个时间,他出去转了一圈,记录一下辣椒的成活率,已经长势如何。
顺便去了趟河边。
肉眼可见的,河水减少,朱林皱眉。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下一场雨。
继续下去,恐怕是要打井的。
为此,朱林又去了一趟族老家里,本着未雨绸缪的想法。
族老派儿子去找打井匠了。
朱林算了算,村里有七八十户人家。
十户人家一口井,要打个七八口。
他家里人多,用水也多。
也得打上一口。
干脆的准备好了银钱。
族老去通知村里的人,他则是回了家。
猪下水用盐巴泡着。
朱林捞出来跟李伯二人将猪下水搓洗干净。
约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李伯去烧饭,朱林干脆的炒肥肠。
香味很快飘了出去。
毛骧舔了舔嘴唇,太香了。
他最近发现自己是真的胖了。
难受的要命。
再胖下去,就真的飞不起来了。
可是,朱林的手艺太好,他实在是舍不得。
毛骧陷入了纠结之中,最后觉得,多活动一下。
那么大的林子,吃完饭,他就去跑几圈,总不会继续胖下去。
不出朱林所料,朱元璋卡着点儿上门。
闻到了香味,很是满意。
嗦着酱骨头,吃着炒肥肠,再来一碗鸡汤。
这种生活是朱元璋以前想也想不到的。
入了宫之后,他也依旧节俭,更是因为知道,这天下的百姓有多苦。
如今,他吃饭的碗也是干干净净的。
吃饱了饭,照例是李伯洗碗。
便宜父子二人开始“温馨”的聊天时刻,如果忽略两个人的互怼话。
朱林喝了一口茶,再次想起那些小吏。
“爹,你知道科考舞弊案吗?”
“嗯。”朱元璋应了一声。
科考舞弊案,历朝历代带都有。
朱元璋表示很明白他们的心情。
毕竟,不算是谁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续接自己的班。
别忘了,不是所有的软糯糯都有那个能力的。
自然就会有呢额想到旁门左道上去。
这科考舞弊案,即使父母对孩子的谆谆爱意,也是人性的贪婪。
朱元璋不解朱林为什么提出这个事情来,在他看来,锦衣卫监察百官,谁也不敢乱来。
朱林接着说:“我今天看到了一群小吏去买东西。”
三言两语,将小吏的话复述了出来。
朱元璋依旧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顶多就是有人要照顾一下自己家的生意。
他早就知道了,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爹,你好像一点儿不惊讶?”
“人情往来,有什么好惊讶的?”
朱元璋很淡定。
朱林当即明白,便宜爹是商人,商人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打交道的人,自然也参与人情往来。
这件事太正常了。
“爹,瞧你这样我就知道,你不清楚科举舞弊的手段。”
朱林笑道。
“你可知道,这蜡烛的门道?”
“有什么门道?”朱元璋无语,不过是跟蜡烛而已。
“蜡烛可是能传答案的。”
嗯?传答案?
朱元璋看向朱林,见他神情认真,眼眸坦荡,心里一慌。
难道说,这蜡烛真的能传答案?
“你倒是说说,怎么传答案?”
朱元璋问道。
“爹,我问你,是不是有考生会选择晚上的时候继续做题?做题是不是需要蜡烛?要是在蜡烛里面安装上藏着答案的小钢管,收到答案的人,只需要躲着晚上来回走动的侍卫,是不是就能轻而易举的拿出答案来抄上?”
朱林几个问号下来,朱元璋的脸色明显的不好看。
不排除这种可能。
“不对!”朱元璋冷笑。
“你别忘了,那些小吏出不去。”
会场里面案是提供吃食的,而且还有蜡烛。
朝廷默认这些蜡烛是他们用来赚钱的。
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考场内的天价蜡烛,人人都知道。
有些人为了防止写不完卷子,总会在晚上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