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上,他对官制、礼制与法制进行了重大变革。”
“他主张用孔孟之道作为治国治民的准则,选用儒生来担任各级官吏。”
“在蒙古建立之初,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不允许滥杀、不允许贪污、打击杀人道歉、禁止巧取豪夺,使得社会秩序逐渐安稳。”
“在经济上,因地制宜,主张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朝中有人想中原变为牧场,他极力劝阻,最终在中原设立了十路课税使,全部委任儒士,使中原地方避免了一次历史大倒退!”
“而在军事上,他坚决反对蒙古军队侵略时的残暴行为。”
“他认为国家新兵打仗就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而只有土地却没有人民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而在各个战争中,他也力劝窝阔台不应滥杀无辜,使得无数生灵保住性命,也使得四方归附,之后更是成为蒙古对外战争的常例。”
“在文化上,他生于燕京,世代深受儒学影响,由此尊孔崇儒。”
“他恢复孔庙,建立国子学,恢复科举取士,使得汉族文化未曾断绝。”
“他使得蒙古上层接受了汉文化,大力保护各种专业人才,使得各种名士存活于世,对于汉文化复兴起着极大的作用。”
“他保护的典籍,编集经史,印刷图书,保存了无数的传统文化和文学名著,避免了文化断层。”
“他就是耶律楚材!”
“一个契丹人,最终却成为了蒙古国之相。”
“一个外族人,却热爱汉族文化,也为汉族保留下来文化复兴之种。”
“成吉思汗认为他是天赐之人,军国庶政,都可以委托于他。”
“窝阔台也认为自己之所以安枕无忧,都是因为能有耶律楚材辅政。”
“有人认为他远超诸人,为相之人能与之相比者不过寥寥几人。”
“还有人言有元一代名相,必以楚材为称首。”
“后世评价他,用夏变夷,辅仁胜杀。弥缝化工,洗濯日月。创立帝制,底绥民生。仁者之功,孰能与京。”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三十年,为蒙古国立下不世之功。”
忽然,音乐声由恢弘大气渐渐转为悲凉之声,画面也是再次转变。
耶律楚材躺在病床之上,满脸悲愤之色。
画面再变,街道之上,百姓仿佛听闻某些难以接受之事,两两抱头痛哭。
一些府邸之中,许多文人雅士也是面露悲伤之色。
低沉声再次出现。
“如此之人,却仍是敌不过权力更替。”
“窝阔台死后,皇后脱列哥那称制,因为耶律楚材与之有旧怨,逐渐被排挤。”
“三年后,耶律楚材悲愤而死,享年五十五岁。”
“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
“消息一出,举国皆哀,国人皆痛,如失其亲。”
“蒙古之人痛哭不已,汉族之人亦为其感到悲伤。”
“人曹之谦作《中书耶律公挽词》,忽报台星折,仍结薤露新,斯民感天极,洒泪叫苍旻。”
“耶律楚材一生为蒙古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促进蒙古贵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人。”
“治天下匠,北国卧龙。”
“十大名相第八位,实至名归。”
……
南宋世界,文天祥看到耶律楚材居然是第八名的时候,他的心里十分震惊。
文天祥对耶律楚材是早有耳闻,他人对文天祥评价说耶律楚材是辅助朝政的天骄,而且有许多南宋文人也受过他的恩惠。
所以一时文天祥也说不清楚对他是什么情绪。
现在元国刚刚建国,已经有了鲸吞天下之势。
南宋更是风雨飘摇,一触即散。
文天祥对于南宋能否在元国的铁骑下保存下来其实并不抱什么希望。
而耶律楚材恰恰就是那奠定元朝基础的最为关键的几人之一,也可以说是大宋最大的敌人之一。
不过耶律楚材也已经去世多年,这让文天祥情绪十分复杂。
“哎,世道艰难,唯有尽心而已。”
……
就在文天祥叹息于南宋悲惨的命运的时候。
隋文帝杨坚此时也正在看这个视频。
刚刚把这一段看完。
“治天下匠,北国卧龙?有这等评价,想必此人必然真正是个人才。”
“可是此人却不是中原人,居然是外族人?”杨坚对于这件事很敏感。
因为现在的中原大地刚刚经受了五胡乱华的摧残。
这也是中原大地近千年来最为黑暗的时刻,民生凋敝,天下各处皆是一片荒凉气象。
杨坚本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在掌权之后就恢复了汉姓。
这足以知道他对于自己汉族人的认可是要强于自己胡人身份认可的。
杨坚继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整个国家的掌控已经达到了极强的程度。
他对于各民族的处理是处于一种温和的状态的。
但是仍然将汉族放在了各个民族的最高层,实施的还是以汉制夷的方法。
所以当杨坚看到耶律楚材作为名相时,他也不由得有些皱眉。
“难道后世之中人有五胡乱华之事?或是更进一步,那些胡人突然就占了这中原大地?”杨坚很难想象后世之中还会出现这种事。
毕竟这次胡人入侵中原纯粹是一次极大的意外。
在吸取这次的教训之后,杨坚不敢想象什么样的朝代还会被胡人打到中原之地。
“看来对于这些胡人的清理要稍微严酷一些了,不然他们恐怕尚有力量对我汉族政权造成冲击。”
“我大隋虽然不敢妄求千秋万代,但要为后世子孙做上一件有利千秋的事。”
这么想着,杨坚逐渐陷入沉思之中。
……
而在明朝平行世界,崇祯皇帝朱由检此时端坐在书房之中。
他一边处理公务一边观看着视频。
他对于张居正和寇准两个人都很熟悉。
尤其是张居正,他觉得张居正能被称作十大名相可谓是实至名归。
对于寇准的事他也在史书之中学习过,对此也不意外。
可是让他看到耶律楚材居然也被称作名相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不由得一阵恼火。
此时的大明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内忧、外患都让整个大明的百姓们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