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的戚嬷嬷同样脑壳疼啊,因全院之人皆十分自觉主动,无需她派活。
没办法,她只好去管后院那些牲口了,好在鸡啊鸭啊鹅啊啥的,什么猪牛羊兔数量都极多,她同样没闲着。
胡嬷嬷与秋月同样发愁,待库房盘点完毕,俩人便无事可做,整日干站着总归不妥,便自发每日三次清扫庭院——晨起一次,晌午一次,入夜再一次。
赵嬷嬷愈发烦闷,她精于岐黄之术,偏生家中众人个个康健无恙,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只得帮衬着罗嬷嬷熬汤煮饭。
春花与夏暖作为贴身侍女,如今日日随汤楚楚躬耕田间,连日来已识得许多庄稼种类……
虽则乡野劳作较之城中更为辛劳,然她们却感觉在此生活更轻松自在许多。
再不用费神揣度主人眼底深意,不必绞尽脑汁分辨言语里的喜怒,也无需如影随形捕捉主子的一举一动......
昔日终日劳形却茫然无获,纵未担重役,却已神魂俱疲。
如今终日劳作,至夜却能酣然入梦。
汤楚楚全然不知众人心中这般曲折,只悠然倚坐树荫之下,执银匙轻啜冰糖莲子羹,顿觉神清气爽,万般惬意。
怪不得富贵人家总要蓄养众多仆从,如今亲身体验方知,被人服侍着实舒坦惬意。
只是现在家中人丁渐盛,每日的膳食竟成了头等要事——单是六名新来的匠人与家中仆役,连同主家人口,每顿饭食便需供给二十余人。
其余雇工的三餐则由老杨家开设的膳堂统一供应。
老赵家膳堂本就忙得脚不沾地,沈小阳走后,灶火间顿时捉襟见肘。老婆子只得唤回先前汤楚楚遣返的外孙女李红儿夫妇来搭手相助。
年前李红儿与覃大梅同赴皂厂帮工,仅覃大梅被留下。李红儿被遣返后,李家怪她表现不佳,未及一月便仓促许配他人,至上月已然完婚。
老婆子亦闻知那户人家家境清贫,然终归是自己外孙女儿,既逢此机缘,总要尽些绵薄之力。
汤楚楚前去探视,但见李红儿较之当初判若两人——当时神色惶遽、举止飘摇,此刻却显从容稳重,正利落操刀切配菜肴。
瞥见汤楚楚行至近前,李红儿面上微赧,低声唤了一句三舅母。
汤楚楚唇角微扬,细细交代了数言后便款步离去。
现今街市愈发热闹兴旺,每日皆有游人往来,村中渐有更多乡民支起简易摊位——这些摊位租金低廉,一日仅需二十枚铜板,引得不做固定买卖的商贩纷纷设摊营生。
集市货品琳琅满目,不仅本村乡民纷至沓来,更引得邻近马鞍村、刘坡屯等庄子的商客往来交易。
村口道路经另外规划,现分为双行道:其一通向村落居所,外客入内需登记造册;其二直达街市,往来商旅无须报备即可通行。
伫立村口,便可望见那座渐次成形、格局恢弘的四进院落。
不过旬日之间,这座院落已现雏形——百余工匠同时施工,可谓日新月异。
"此院风貌甚是雅致。"汤南南肩扛锄犁,由衷赞道,"待院落落成之际,我当助你种植花卉。"
汤楚楚回首顾盼,但见胞妹气色已然焕然一新,周身萦绕着迥异往昔的精气神。
她含笑而言:"我如今宅院,便让妹妹与大妞二妞根生一块住啦,如何?"
"那哪成?"汤南南连连摇头,"大姐给的月银,我皆悉心存储。待攒得几两纹银之数,便可请匠人构筑三间土砖宅子,够住就可以啦......"
"南南,此宅并非无偿相赠。"
汤楚楚含笑道,"初建之时耗银百两上下,今住半载,便作七十五两计。我懂南南囊中羞涩,可于月钱中扣银五钱......本想次月便涨你五钱月银,今权作抵偿,如此可好?"
汤南南幽幽一叹,一时语塞,竟寻不出一言以对。
她大姐昔日尖刻逞强,今却时时眷顾娘家——非但馈赠一门稳定买卖,更慨然相赠宅邸一座......唉,此般恩义,恐令她毕生难偿。
半月转眼过去,时令辗转至六月之末。
四进大府邸终告落成,一应家具器皿亦宣告完备。虽则工期促迫,然而,细节处却十分精细。
这个年代,不需要担心甲醛伤身之类的顾虑,宅子建好,又正值适合搬家的日,汤楚楚二话不说,一声令下-搬家。
垂花门之后便是宅院。二进住着主家全家,三进是胡嬷嬷等仆人居住,但这些人未在主院住下,仅分散于各厢房中。四护卫与蔚青璇皆为男性,便住于一进罩房中。
四进宅院则用作客房用,若家中来客人,同样能住得下。
杨大黄杨大白杨大高则住于二三进两处宅院连接处,此地特地建上一宠物游乐场场,三兽玩是还挺惬意。
而全部家禽,便安排于后院那,那里,汤楚楚按现代养殖场的结构,要求建的,鸡鸭鹅均有自己的区域,不会混到一块饲养了,且那地方离主院极远,再如何吵,都吵不到这边来。
搬家酒未再大办,仅请了近亲过来吃一顿就成。
前边待客厅极大,摆上八九桌都绰绰有余。
老杨家占俩桌,苗姚俩亲家俩桌,自己主家人仨桌,而帮着跑上跑下的里尹自然也是要请的。
“这宅子实在太大啦。”
杨老婆子不住感慨:“看小宝住那院子,不仅有主屋还有耳房,想当初,你娘仨挤到一个窄小的屋的,眨眼间,便住到青石瓦屋中了,像梦幻一样一样的。”
“是这个理。”里尹据了些酒,道:“当时我感觉姚家府邸美轮美奂的,如今方懂得,姚家乃商贾之家,用不得官员的许多物件,而狗儿娘这府邸,堪称全部抚州最豪华的了。”
他曾在抚州逗留,目睹过知府府邸的规模,还不及这宅子五成开阔。
姚家新夫人蒙氏抱住婴孩,含笑说道:"就是嘛,我方才从府门入内,便觉大门极为威武霸气。老爷,回家后咱也把姚府的门楼改上一改,我瞧着慧奉直夫人家的样式甚是美观。"
姚康富脑壳疼,道:“你啥都不知道便别吱声。”
慧奉直位居六品的官阶,其宅邸建制与商贾之家大相径庭。
纵使商户富甲一方,于宅院营造上,至多不过朱门外加碧瓦以彰富贵。
而官宦宅邸,大门之上可筑两坡式屋檐,檐下立俩承重圆柱,如此一来,进门之处尽显恢宏大气、端庄雅致。再于门前置放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那股威严气派便油然而生。
蒙氏吐着舌,道:“这儿又没旁的人,你就将心放到肚子里吧,于外人跟前,我定然管得住嘴,规规矩矩的。”
姚康富脑壳更加疼了。
彼时将蒙姨娘扶为当家主母,不过是一时冲动、草率定夺。
待蒙氏真正执掌主母之位,他方惊觉这其中的隐患与问题之大。
蒙氏之前不过是服侍人的婢女,大字没识得几个,让她管理诺大的姚府,基本是异想天开。
没办法,只得花银子请人过来好好调教,自个扶正的正室夫人,打碎牙齿也得咽入腹中,硬着头皮去培养她成为真正的主母了。
蒙氏抱娃与姚思其凑到一块聊天,她是姚思其后娘,却仅比姚思其大一岁,二人勉强对得些话,因怀孕此话题,二人聊得也挺愉快。
这边,苗家苗阿大与苗大嫂同样前来,二人看到如此恢弘壮阔的宅子,满脸的震惊。
回想上次来时的光景,再瞧瞧今日的模样,亲家的改变就像坐了火箭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