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上姚家
蔷薇梦秋2025-07-28 17:362,544

  二人难以置信:“你刚说我二人若招,便让我二人走的?”

  “不用担心,我明日便将你二人送至姚家。”

  汤楚楚勾着唇解:“让姚夫人自个处理你二人吧。”

  二人眼瞪得老大,顾不上惨嚎,便让汤二牛拿烂布给堵上嘴,拖到后边猪圈去了。

  此事办完,戌时也快结束了。

  汤楚楚让众人快些回家睡吧,挺晚的了。

  陶丰杵着木棍回老屋去时,里尹小跑到他身旁:“小丰,我能不能请求你个事呀?”

  陶丰顿住身形:“里尹直说便是。”

  “狗儿娘讲,你懂功夫,我也见识了,你实在是厉害,我想问一下,你可否教一下咱村人?”

  里尹挠着头:“之前感觉人多就不担心坏人跑到村中闹事,今天姚家这么一闹,我才感觉,没功夫,人再多也不顶用。

  村里出经费,你让巡村队学些基础的拳脚,行不?我懂这请求突兀了些,你若不肯,便直说也没事......”

  陶丰到东沟村没多久,可在此的时时刻刻,他内心都极为安宁。

  这样的安宁,他之前如论如何都没办法寻到的稀世珍宝。

  “没问题。”

  陶丰道:“不用给钱,我随意指点,诸位随意学,是否学得会,便和我没关系。”

  活落,杵着木棍走了。

  里尹咧嘴一笑,巡村队近二百人呢,肯定有个把能会的,会一个就赚一个。

  次日。

  天才蒙蒙亮。

  汤楚楚家便忙碌起来。

  杨大发驾着的牛车上,俩姚家护卫,带着一身的猪臭味,被汤大柱和汤二牛看着,边上则是汤楚楚和姚思其。

  用马车也是没问题的,可汤楚楚怕晕车,只好选牛车。

  牛车走得慢,却稳,晃啊晃啊太阳没出呢,就到汤头镇城门那了。

  汤楚楚领着众人,到姚府跟前。

  朱漆门庭,青砖黛瓦,门前石狮巍然踞守,檐角悬一盏朱红宫灯,随风轻曳。这般气象,正是昔日簪缨世族之居所。

  如果商住的日常用度有着严苛至极的等级规制,这座府宅想必会愈发奢靡辉煌。

  守门的府卫厉喝:“站住!此乃府上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入。报上名来!”

  汤楚楚正想说话。

  她若说自己是慧奉仪,那姚夫人定然没敢怠慢。

  可她未开口,姚思其便从后边走上前:“咋的,都瞎眼了?”

  两守门的在姚府好多年了,虽姚小姐极少露面,却也是识得的。

  二人马上行礼:“大小姐,奴立刻禀夫人去。”

  不多时,便有嬷嬷领着一众仆人前来,那嬷嬷见地上被捆得严严实实的人,心尖颤了颤,这一看便知道是来找茬的......

  汤大柱和汤二牛,各提一人,丢入大丁,二人刚好爬到姚夫人跟前。

  姚夫人今日盛装华服,一袭正红色织锦云纹长裙曳地,发髻间斜插三支雕龙凤纹的金累丝步摇,耳垂缀着鸽血红的鸽血红宝石耳坠,腕间层叠缠绕着五六只翡翠碧玉镯,每只镯面皆沁着羊脂白玉般的温润光泽。

  项间更悬一串南海明珠穿就的璎珞,行走间珠光流转,金玉交辉,满身富贵气派竟似要溢出衣襟,偏生眉眼间还噙着三分矜傲,仿佛生怕旁人看不出她"富甲一方"的底气。

  她正身姿优雅端坐在那,猛然见俩粽子似的护卫,漂亮的脸上瞬间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姚夫人。”

  汤楚楚笑道:“这二人昨晚迷了路误闯进我们家,今日我特地两人送过来给你。”

  姚夫人后边的嬷嬷凑上前,压低声音道:“那是昨天安排到东沟村的两人,那位夫人,估计是陛下亲封慧奉仪……”

  姚夫人眼都瞪大了。

  又说慧奉仪受伤及重,她贴身侍候的嬷嬷才被罚那么重,还投入牢中关好几个月。

  但慧奉仪不是好好的?

  不就是个种田的村妇么,还真当圣旨能改骨血?拽的二五八万似的跑她家撒野来了!

  她狠命把熊熊燃烧的怒火生生咽下去,冷声道:“来人啊,给慧奉仪备座,上茶来!”

  “茶就免了。”

  汤楚楚扯唇,她斜睨曹夫人,手指轻轻扣了扣案几:“姚夫人,把你的人管好来。下次再看到人到东沟村去,我不介意让他们尝尝‘特别招待’。至于姚小姐……”

  她忽然眯起双眸,嗓音转柔却更渗人,“我这人爱才,觉得她极为灵慧,暂时养在我膝下,思其,走吧。”

  姚思其扬起脸直视主位,目光如刀般割过姚夫人面颊:"我娘给我的庄子店铺,上月佃租银两可收齐了?"

  尾音拖长如悬刃,"若三日内不送到东沟村——"忽地展颜一笑,却衬得眼底寒光更盛,"我和傅大人聊聊。"

  话落她随汤楚楚往外走去,汤大柱和杨狗儿紧随其后。

  "反了!反了!"

  姚夫人直接摔碎手中茶盏:“这**居然敢给本夫人脸色看?!”

  鎏金护甲猛地拍在案几上,“来人啊!拦住大小姐!本夫人今日便让她知道——这姚府谁才是主子!”

  她边上的钟嬷嬷赶紧道:“夫人,有慧奉仪在,咱还是收敛着些,对方虽不过九品,却是陛下亲封,且才封呢。

  各方势力都看着,我们此时做得太过份......老爷那行程被耽搁了,没那么快回府,等大家不在关注此事,我们再将小姐弄回府。”

  姚夫人只觉胸膛如绞,血脉逆流。

  她进姚府多年,府中无论是嫡出庶出,全部没哪个能逃出她的手掌心。

  可因姚思其是嫡长女,许多事她没好放在表面去做,只在姚康富没在时,如此算计她。

  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整个江头县都在传姚思其没了贞操。

  姚思其没了名声,便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嫁蒋老爷子,那时,姚康富回家,也没办法说啥。

  但她没办法强行绑回姚思其。

  她要气疯了。

  江头镇有关姚思其的谣言自己消失了。

  姚思其在闹市中走着,耳边全是说姚夫人的,当然,也有部分嘲讽她老爹没将后院管好的。

  不过,谈最多的依然是陛下亲封慧奉仪这件事。

  一村妇,因提出二茬稻便得了九品奉仪的封号。

  一学子,因提出除蝗方法,得陛下赏玉质蝗虫,听说值上千两的纹银。

  有个不知是哪个,知道如何给谷子更快地脱粒,结果得皇上赏赐笔墨纸砚,听说那东西,全是皇上御用的......

  农,虽于"士农工商"四民排序中居次,实则为社会根基中最孱弱的一环。

  官有权,商有钱,工有技,农只能靠天和地活着,可天跟地,实在难以靠得住,天难测,地会被有权有钱之人把控。

  因此,农人的生活,最苦,变数最多......

  皇上这个举动,明显是在把农民地位往上提升。

  全国上下,农民最多,这么一来,像给农民注入极大的强心剂,激励大家将心力放在提升粮产上......

  汤楚楚全身粗土布穿着,没人看出,她便是那个大家口中的慧奉仪。

  她到醉月填词问了下,知道最可靠的稳婆是西街屋的徐大娘,近七十了,听讲,由她接生的妇人孩子,全都母子平安成长。

  因口碑极好,徐大娘收费同样贵,走一回得二两起步,还得先给银子,生时,喊一声便到。

  母子都可以平安生产后,得再给大利是,利是给多少,看主人家的意愿。

  汤楚楚和徐大娘商量粗略时间,给了银子,再到街上想着如买些啥东西给自家小侄子或小侄女买礼物。

  她喊三个娃儿在门外候着,她自个进店买长命锁啥的。

  她上一世没少看历史书。

  古代因医疗技术太过低下,小孩极难养活。

  买个长命锁,盼着娃儿能平安成长。

继续阅读:第215章 难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村妇,带着拖油瓶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