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买珠还椟
天木寅2025-07-02 21:372,743

当二人来到了郭襄的房间,见到郭襄并不在房间,于是就询问了小棒槌,听到了郭襄的丫鬟小棒槌说道:“二小姐,刚刚出去了就没有回来。”

  黄蓉听到了小棒槌说的话,想到现在的郭襄应该是心里很乱,所以就出去散散心了。于是对郭靖道:“那靖哥哥,既然襄儿不在,那么我们就先回去吧。”现在的郭靖也明白郭襄的事,他人只能协助,而不能做决定,那么就让郭襄好好的缓缓也好。于是就和黄蓉回去了。

  原来郭襄在张君宝房间外,听到了张君宝的表白,心里很是乱乱的,自己也不知道对待张君宝的问题,自己究竟该怎么办好。在自己的心里还一直念念不忘的在想着自己的大哥哥杨过那。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见到了自己的大哥哥能这么样,但是自己就是在心里默默这样的想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的了另一份感情那。所以郭襄就这么胡思乱想的想着,一会想着杨过,一会想着张君宝。就这么走着走着就出了府门,来到了大街上。

  郭襄就这么的想着想着,自己突然想到了一件关于自己的大哥哥的事,好像还挺重要的,但是究竟是什么事,自己却始终的想不起来。就在郭襄还在想什么事的时候,就被一段争吵之声给打断了。这时候的郭襄就随意的向那边望去,见到是两个秀才打扮的人在拿来争吵什么,虽然郭襄从小就不这么待见读书的书呆子,但是见到这两个秀才能不顾斯文的在大街上争吵还是很好奇,况且自己现在还什么都想不出来,那么就先换个心情,去看看这两个读书人究竟在争吵些什么也好。于是郭襄就向那两个读书人走去了。

  郭襄边走边听到了那两个读书人争吵一个秀才道:“你错了,那是笑话楚人的,”另一个道:“你错了,那是笑话郑人的。”这时候的郭襄见到了二人显然都争的面红耳赤的,郭襄想到如果这两个秀才如果不是读书人的话,又手无缚鸡之力,那么就一定回打起来了。这时候的郭襄走到了二人的面前道:“你们在争吵什么啊?这么会在大街上就争吵起来了那。”

  这时候的二人才回过神来,见到自己果真真的在大街上,原来二人从私塾出来就是边理论边走,既然不知不觉的都走到了大街上,由于二人都深陷其中,居然没有发现自己究竟身在何处,现在见到自己真的在大街上争吵,还真的有辱斯文,于是二人就想各自离开。待明日找个僻静的对方在做争辩。

  这时候的郭襄见到二人那明显的能来日在战的表情,就知道二人还没有服气,郭襄自己也对这对书呆子有了兴趣,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会让两人不顾形象的争吵。于是好奇的嬉笑的问道:“你们为什么争吵啊,不妨说出来,让我听听。”

  这时候的二人见到郭襄不过是个少女,又能有什么高见那,刚要拒绝,突然有一个人道:“这不是郭二小姐吗?”这时候的郭襄很是奇怪,自己都好几年,都不在襄阳了,没有想到还是有人会记的自己。于是微笑着道:“是我,你们在为什么事争吵啊。”

  这时候的一个书生道:“居然是名满天下的郭大侠和黄帮主的千金,那么一定是学富五车了,那么我们不妨让郭姑娘给我评评理了。”另一个书生道:“好啊,那我们就让郭姑娘给评评理。”

  郭襄听到二人说的话,在心里暗暗的笑了,自己虽然是郭靖和黄蓉的女儿,但是从小就不这么爱读书,现在见到这二人让自己给评理,那么还真的找错人了那,这时候的郭襄突然有一种后悔管这闲事的感觉了。但是见到二人已经开始说了,自己也不能临阵脱逃不是吗。于是就先听听他们说些什么为好。

  这时候一个书生说道:“今天我们学的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上的一个成语,是买珠还椟。我说里面是笑话楚人的,但是他却说是笑话郑人的,所以我们才在这里给争吵了起来。现在既然见到了郭二姑娘,那么不妨让郭二姑娘给我们评评理了。”

  这时候另一个书生道:“是啊,你明明是笑话郑人的,可是他却说是笑话楚人的,还请郭二姑娘给我们评评理了。”

  这时候的郭襄就很是无语了,由于自己从小就不爱读书,书本上的东西自己还真的不知道多少。自己都不知道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个什么书,那买珠还椟究竟是什么事,现在让自己给他们评理,那还真的无从下手啊。但是郭襄小脑袋一转对那个书生说道:“那你先说说看为什么说是笑话楚人的啊。”

  那名书生欢喜的道:“郭二姑娘你看啊,这里面说的都是那楚人怎样的包装那盒子,却只在开头和结尾的时候提到了那珠子,那么郑人买了盒子还了珠子又有什么不对的啊。那只能证明那盒子不珠子要珍贵的多。”

  这时候的另一个书生道:“不对,珠子才是名贵之物,那郑人只注重盒子的外表,而忘记了盒子里面的珠子才是无价之宝,却偏偏的买了盒子还了珠子,那不是笑话他只注重外表,而忘记了内在的无价之宝吗?”

  这时候的郭襄虽然知道他们在争吵些什么,但是却不知道那买珠还椟究竟是这么一回事,于是对二人道:“好了,你们先不要争吵了,”然后又对那人道:“你先说说那买珠还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二人见到郭襄说的,于是那名书生摇头晃脑的道:“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上道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郭襄一见到那书生那摇头晃脑的表情,就很是无语,况且他说的什么自己还真的没有听懂,于是对另一个书生道:“他说的可对啊?”

  只见那书生道:“对啊,就是这么一会事啊。”

  这时候的郭襄道:“那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个故事啊。”

  这时候的那书生说道:“他说的就是对的啊。”

  郭襄见到了那书生说的话,很是无语,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自己说的话就那么的不明白吗。自己是想让他给解释一下这个究竟是什么故事,自己才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啊。但是见到了他们二人那书呆子的样子,还真的是很无语啊。但是由于郭襄从小就智商很高,小眼珠一转,想到了主意于是又那书生道:“那好,我考考你。你可知道这个故事怎么解释啊?”

  那书生道:“这个我当然知道了。说的是:一个楚国商人得到一个珍珠到郑国卖。其包装匣用木兰制作,用桂、椒熏香,用珍珠、宝玉点缀,用红色美玉装饰,用翠鸟羽毛连缀。郑国人买了匣子后却把珍珠送还给他。”

  郭襄现在才知道这二人在争吵些什么,原来一个书生是按照书本上的理解,见到书上说的都是怎么形容那包装匣的,于是就以为作者是在笑话楚人太注重包装,让盒子的价值远超那珍珠的价值,所以才会导致那郑国人买了匣子后却把珍珠送还给他。

  而你一个是按照世俗的理解,那珍珠才是真正之宝,不管那包装匣怎么包装都是在外表上胜出,那那郑国人买了匣子后却把珍珠送还给楚国商人,是在笑话那郑国人只重外表,而不注重那普华无实的珍珠,是在笑那郑国人。

  这时候郭襄听到二人还在争吵,想到现在蒙古对襄阳贼心不死,而现在他们二人不去想着怎么样的保境安民,而在这里争吵些酸文礼节,不是很可笑那。于是对二人道:“我知道作者在笑话谁了。”这时候的那二人道:“笑话谁啊。”郭襄笑道:“笑话你们二人。”然后就笑着离开了,但是那两个书生却怎么也想不明白郭襄究竟是什么意思。就那么呆若木鸡的站在哪里。

继续阅读:第四十九章:最终决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雨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