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张府的路上,婵儿这小丫头一脸崇拜的看着萧逸。
“少爷,你也太厉害了!刚才你都没发现,柯老先生的那几个弟子,听你念完诗,整个人都呆住了!还有那位公主殿下,看少爷的眼神也与众不同!”
萧逸看着凑到自己面前肥嘟嘟的小圆脸,忍不住伸手一捏,“小丫头片子,你难道想要本少爷去当驸马不成?”
“唔,还是不要了......”
“怎么又不要了?”萧逸好笑的说道。
婵儿脸被捏着,就那么和萧逸对视。
心里却浮现出一个念头:“要是少爷当了驸马,可就不能带着婵儿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小丫头心脏就扑通扑通跳了起来,耳根子更是烫的吓人,一张小圆脸就像是烧烤的水壶般,呜呜的要冒出热气。
逗弄了小丫头一阵,萧逸便把思绪转到了刚才的事情上面。
对于那一首诗能让李半山几人感到共鸣,萧逸并不感到意外,或者说,这本就是他有意而为之。
这首秋词,本就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所作。
与他们三人此时的处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自己之所以要把这首诗拿出来。
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用意。
之后等进了相府,李半山三人定然是柯文山一脉的嫡系。
自己现在让他们刮目相看,有利于后面的计划与行动。
还有北面的灾情。
究竟是不是给柯文山设下的圈套?
萧逸虽然只是在心里猜测,可也已经有了八九成的把握。
如何解决,这也是个问题......
劝说柯文山推脱,这是不可能的。
就算云霓现在也意识到这一点,压着不正式下诏。
可世家一方肯定也会有所行动。
到时候无论是柯文山本身的心念。
还是天下的舆论。
都会逼得柯文山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
毕竟用舆论......不是他们最擅长的手段吗?
萧逸想起自己几个月前回城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心中冷笑了一声。
所以要妥善解决这件事,就要确保赈灾不会出现乱子,但这件事......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
萧逸忽然抬起了头,对着婵儿问道:“府上的粮食还有多少?”
“啊?”婵儿愣了一下,才回道,“粮食......自己用的话还有很多富余,可少爷要是想用来赈灾,那就有些不够了......”
小丫头也有着一颗玲珑心思,猜到了萧逸问这话的意图。
她摊开双手,无奈的道:“张府在京城的人不算多,平日里也不会屯太多粮食。”
“嗯。”萧逸点点头,“明日你去城里打听打听,现在的粮价是什么样的。”
婵儿正准备答应,坐在角落的郎三却提前开口道:“我去。”
“嗯?”萧逸抬起头,旋即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就麻烦郎将军了。”
“哼!你还不错......是老张家的种。”
萧逸哑然失笑。
“少爷,要不你写封家书送去江南?”婵儿建议道。
江南一带都是鱼米之乡,田地也尽都是肥沃的良田。
今年一年,江南都是风调雨顺。
加之北狄战乱并未祸及到哪儿。
这收成,定然极好!
萧逸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是个好主意,回去我给老张写封信。”
婵儿吐了吐舌头,用细弱的声音道:“是老爷.......”
一侧的郎三又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
纨绔就是纨绔!
对自己的爹一点儿尊敬都没有!
一行人回到张府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进门时,碰巧遇到张沛芹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
萧逸随意的问了嘴。
才知道张氏瓷窑的生意有了巨大的转折。
那种新的瓷器受到了商贾们的一致吹捧,不仅向张家下了一大笔新瓷器的订单,就连之前老瓷器的也连带着买了不少。
听起来确实是一件好事,可......
萧逸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嘴,“新瓷器的事,姐姐还是小心一点罢。”
“逸之放心吧,我已经让所有的老烧瓷匠看过了,不会有问题的。”张沛芹摆了摆手,信心满满的说道。
“嗯。”萧逸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说。
那新瓷器现在还摆在自己院子里。
他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只能就这么顺口说一声。
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猜测,就把大好的机会给放走罢?
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后,萧逸拿出纸笔来,给张常清写了一封信。
里面的内容,倒不是让张常清把粮食送过来,只是让其提前收集好,留作自己的一张底牌,真正该如何用......还得看对方如何出招。
把信写完,婵儿正好端着一碗羊肉羹走了进来。
“少爷快吃,这羊肉羹吃了暖身子。”婵儿笑了笑。
“嗯。”萧逸把桌上的东西一收,便直接喝了起来。
“少爷、少爷,好喝吗?”
“味道淡了些。”
“啊?”小丫头的声音似乎有些委屈。
萧逸手上的动作就停了停,“这是你做的?”
“嗯嗯。”
“其实,少爷我喜欢吃的淡些......”
夜渐渐的深了。
书房里灯影摇曳,传出小丫头咯咯的笑声。
......
另外一边。
暂住在柯府的李半山三人,用完了晚膳,聚在院子里聊着白天的事情。
“师兄,你觉得我们的那位小师弟怎么样?”张敬严开口说道。
李半山眯起眼睛,回忆了一番与萧逸之间的对话。
然后才开口道:“才情过人,对朝局也看得极为清楚。”
张敬严点了点头:“后生可畏啊,写的诗好也就罢了,没想到对朝局也把握的如此精准,对于北方的灾情,我一时也没有想到封城之事......他却提前想到了。”
“只是......”
李半山的眼中有着淡淡的担忧,“我们的这位小师弟,城府太深,面对他时,我根本把握不住他心里的想法......也不知是好,还是坏啊。”
秦律想了想道:“他心中有很沉重的包袱......但对于师父,没有坏心思。”
“可有把握?”李半山看了秦律一眼。
“八成吧。”
“八成?那便够了。”李半山笑了一声,“听说小师弟要给师父当幕僚,到时候可得好好看看他的手腕了。”
三人齐齐点了下头。
说完了萧逸,他们的话题又转到另一人身上。
张敬严喝了口茶,说道:“那位锦绣公主,师兄你又怎么看。”